大唐:身为太子的我只想摆烂 第190章

作者:交出思想

  “但诸位若是新建了一份报纸,得看最开始时申请的是不是全国性的报纸,若只是地区性质的,那便只能在当地进行售卖。”

  “若是在其他地方大批量的出现了,那朝廷必然会按图索骥一路追查上去的!”

  “而说完这个规矩,再说为什么报纸印出来了,还不能直接卖?”

  “那便是,你们没有专业的售卖队伍。”

  说到这儿,李承乾笑着指了指外头。

  “诸位想必都知道,孤已经收纳了整个长安城的乞儿,承担了他们的穿衣吃饭不说,还要给他们安排学堂、夫子。”

  “那么与此同时,让他们多一份卖报的差事,不仅能给孤挣点回头钱,也算是给了他们一个能挣钱养活自己的工作。”

  “可若是只有孤一份报纸,那实际上孤是在亏钱养着他们。”

  “但若是加上诸位将要发行的报纸,那就不一样了。”

  “其他地方孤不管,可长安城的报纸,只能通过孤手里那批小乞儿来卖。”

  “售价你们来定,孤只要一份三文钱的抽成养活那些小乞儿即可。”

  “当然了,若你不在长安城售卖,那随意,你们自己组建队伍卖报纸就是了。”

  “以上,便是关羽建报社、卖报纸的一些规矩。”

  “不知诸位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大可直接向孤提问,孤今日畅所欲言!”

  李承乾自觉已经把该说的说完了,可一众朝臣这时候却觉着远远不够满意。

  “殿下,这限制是否太多了一点?”

  “没错,殿下,若是按照你所说的那样,岂不是是说这报纸从头到尾都在你的控制当中?”

  “殿下,这处处受你限制的报纸,到底是我等的报纸,还是你接着我等的财力、人力另起炉灶的报纸?”

  “殿下……”

  好家伙,李承乾原本以为自己把该说的说完了,那想干的来试试就是了。

  这帮子朝臣是不是以前以权谋私干得太习惯了。

  他们是不是忘了如今这天下是他们老李家当家做主的时候了?

  李承乾面色一肃,脸上再不复之前的温和笑容,反而多了几分冷冽的沉声道。

  “诸位,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若是一家一姓之事,那随便你们怎么做主。”

  “可牵扯到我大唐一国的文教大事,若是没几分规矩,那才是咄咄怪事!”

  “至于你们方才说的,建好的报社到底算谁的,那更是笑话。”

  “你们之所以这么说,无非就是觉着前期需要审核才能开设报社,后期的刊印和发行也被孤握在了手里。”

  “可除了审核报社之外,孤也没强硬要求吧?”

  “你们若是觉着用你们之前用的宣纸印刷更好、更划得来,孤没意见啊!”

  “这买卖本就是你情我愿才能成的事儿,怎么就成孤强逼着你们了?”

  “至于发行,呵,说句不好听的,以孤的身份,只要长安城这么一片区域,难道不是孤对你们网开一面?”

  “你们不称赞孤的大方也就算了,反而觉着孤小气?”

  “既如此,那孤也不是不能强制要求以后全国的报纸都只能由孤那帮乞儿来卖!”

  “这钱,孤挣着也不觉着为难!”

  “诸位觉着,这样如何?”

第256章 要不……小爷先服个软?

  果然,鲁迅先生不愧是一等一的大家。

  他说的话,哪怕相隔千年还是有道理的。

  国人向来是乐于妥协的,但凡要开窗,开口就要是掀屋顶。

  这不,李承乾这么一说,一众刚刚还要死要活,嚷嚷着不同意的朝臣们顿时就不说话了。

  开玩笑,不过是各处几文钱的好处养一群小乞儿而已。

  老爷们心善,帮一帮也不是不行嘛。

  上首的李世民看着这一幕,多少有些不爽了。

  你们这些人怎么就不敢跟承乾闹一闹呢.?

  平日里在朕面前那叫一个群穷汹涌啊。

  如今到了李承乾这小崽儿面前,为了些许利润,你们倒是不闹腾了?

  你们的骨气呢?

  不过李世民也没多说什么。

  你可以说李世民霸道、好面子、虚荣,但你不得不说,他这个当皇帝是当得极好的。

  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情绪跟事情的好坏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所以,哪怕他这会儿看着李承乾在朝堂跟人嘻嘻哈哈的谈着报纸采买、印刷、发行的事儿多少心里有些不爽,但他也不会说出来。

  反而,他还要对这种行为大加支持。

  不说别的,为的就是从今日起,这舆论渠道彻底掌控在了皇家手里。

  门阀世家纵使手里的书生再多,你盖得过每过十天就发行至少十万份的大唐旬报?

  纵使世家们发现这里头不对,想要自己开设报社。

  呵呵,可以!

  从报社的审核到报纸印刷所需要的纸,到印刷工坊,再到发行,全都掌握在了李承乾手里,那不就意味着掌握在了皇家手里。

  那世家顶多暗戳戳的拐着弯的夸一夸自己,至少明目张胆的诽谤君王的胆子,那是绝对没有了。

  不然的话,真当之前李承乾举例的报纸上出现造反言论就会从总编开始往下查的话是白说的?

  说白了,不过是给人提个醒,别到时候不认账而已。

  不过李世民是轻松了,可李承乾却是好不容易才从众人的包围中脱身。

  但还没等他缓过气来呢,忽然听到有问高声道:、

  “太子殿下,不知你之前所言的书籍印刷和出售一事,可有定论?”

  “此事不如交于我礼部如何?”

  李承乾眉头一挑,乐了。

  “哟,原来是颜夫子……”

  “不知颜夫子有何指教?”

  被李承乾称为颜夫子的不是别人,正是被称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的颜师古颜夫子。

  此人祖上乃是孔夫子门徒颜回。

  一直以来其家族对于儒学可谓是代代研究代代坚持。

  而他本身也确实是一名学问身后的大儒,如今官居秘书监。

  是个非必要时刻基本不会开口的闲职。

  没想到,这时候却在这种问题上开口了。

  李承乾眸光一闪,笑着问到。

  “颜夫子,不过是一些经史典籍的印刷、售卖而已。”

  “这种小事儿还需要牵扯礼部?”

  “孤名下又不是没有商铺,亦不是没有人手,随便安排一下,届时便宜点卖就是了。”

  “麻烦礼部就有些没必要了吧?”

  “总不能颜夫子觉着孤会印出一部反书来不成?”

  颜师古老脸一红,不过他还是顶着别人异样的眼神,嘴硬到。

  “老臣倒不担心其他的,就是想着殿下若要印书的话,当会发行注解版。”

  “既如此,放到礼部操作此事的话,老臣家中珍藏的几本先师注解的典籍,便能面世了。”

  “如此也方便我儒学传播于世不是?”

  李承乾本就大概猜到了对方的心思,如今这话一出,哪里还不知道对方的想法?

  当即笑着点点头。

  “原来是如此啊!”

  “颜夫子有心了!”

  “不过颜夫子对于儒学的了解和把握,当是天下第一。”

  “既然颜夫子有此雅兴,那不如来我詹事府的报刊司任职如何?”

  “以后别的地方不说,但至少我那别院印刷、出售的书籍,都需要报刊司审核通过之后,确认没有反动言论,方可印刷、售卖的。”

  “甚至等施行一段时间效果不错之后,孤还会奏请父皇,把这类审批推广到全国。”

  “颜夫子既然有心推广家学、传播儒学,那便来孤这儿任职便是了。”

  “这不比您绕圈子方便多了?”

  颜师古那点小心思被李承乾这么一挑破,都是还有点不好意思。

  他抬头看了眼上头的李世民,发现对方没表态,而后又看了看李承乾,这才极为不好意思的说到。

  “殿下您看出老臣的想法了啊?”

  “那……都不好意思!”

  “哈哈哈哈哈,颜夫子醉心文教,对于人心上自然不如其他朝臣老练。”

  “不然的话,孤也不会一眼看破!”

  “不过,这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李承乾拱了拱手,笑着道。

  “看出来了又如何?”

  “若是其他人,有这等想法,孤还得想想怎么拒绝。”

  “可颜夫子,你家的先师典籍拿出来,其他人谁敢不服?”

  “或者说,但凡到时候能买到一本那都损失烧高香的好事儿了。”

  “于国于民有利,那孤自然乐见其成!”

  颜师古听李承乾把自家夸得这么好,哪怕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类似的话,但他仍旧非常开心。

  毕竟,这位殿下可跟其他人不一样。

  这位如今手里慢慢的开始掌控着一些东西了。

  哪怕这些东西都是他自己打造出来的,似乎看起来还不怎么惹眼。

  但对于他颜师古来说,简直就是最最有人的礼物啊!

  谁还不想把自家老祖、先师的学问传遍天下,最终让颜家声名远扬,最终青史留名呢。

  至少颜师古这个一辈子没啥其他物欲也没啥其他想法的老头子,这会儿已经笑得豁豁牙都露出来了。

  他是真馋这个。

  “承乾啊!”

  就在李承乾以为,又能给自家詹事府捞到一位大才的时候,上头忽然传来了一声颇为感慨的呼喊。

  李承乾顿时一惊。

  糟了,得意忘形了。

  忘记这是中登的地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