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交出思想
“这已经不是你学不学的问题了,这是我大唐需要君臣鞋里一起解决的问题!”
“这样,你说说你在此事上究竟是怎么想的!”
“之后你还是学点其他东西吧,这事儿……太大了!”
李承乾双眸猛的一缩,立马就急了。
这可不行啊!
他就指着这些名头糊弄糊弄天下人呢。
他难道不知道怎么提升民生水平?
政务方面的东西他确实不懂,两辈子没当过公务员的那种。
可这不代表他不知道经济手段啊!
而且,他还有一个躺平系统和一个偌大的商城呢。
里头好些东西,那可真是便宜又实用来着!
他其实已经想好了,回去就把穿越神书兑换出来。
到时候就放在系统空间里头,自己时不时的偷偷翻一翻就行了。
就凭借那东西,实际上就能让不少村庄脱贫致富了。
所以,这事儿,他是万万不可能松手的。
想到这儿,他直接拱手朗声道。
“父皇,请恕儿臣不能奉昭!”
“儿臣在此事上,其实是比父皇还有诸位臣工更加方便也更加合适的!”
“嗯?有意思!什么时候你一介无权无职的太子比朕和一应朝臣都方便了?来来来,你给朕好好说说!”
“说得好,朕恕你无罪,可要是瞎胡闹,那可就别怪朕罚你了!”
看着一脸坏笑的李世民,李承乾是真心觉着无语。
这当爹的是不是有点过于跳脱了?
怎么就想一出是一出呢。
不过,他还真不怕。
“回父皇,儿臣之所以儿臣是最为合适的,实是为了维系朝堂体面。”
“政令最忌朝令夕改,可朝堂一个政策究竟合不合适,事先我等只能靠着猜测。”
“而一旦施行下去,发现有什么问题,实际上调整起来麻烦不说,还损伤了朝廷的体面。”
“同时,朝堂如今国库空空,处处要钱,哪里还承担得起这些突然冒出来的开销?”
“可儿臣就不一样了,儿臣乃东宫太子,按律是能招募东宫属官并组建太子六率的!”
“虽然目前用不到这些,但至少儿子如果自己掏钱养几个幕僚和一应属下来完成这些事儿,在名义上是没问题的,同时还减轻了国库的负担。”
“与此同时,天下谁不知道我李承乾才十二岁?”
“那么纵使儿臣闹出了什么笑话,或者有什么不对的地方,那看在儿臣的年纪上,也不会损伤到大唐的颜面!”
“最后,一枝独放不是春,光提升百姓的收入,让百姓增产那是一项工作。”
“可若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东宫也能合情合理的挣上一笔呢?”
“那岂不是双赢?”
“父皇,儿臣如今就是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着!”
“而之前的香满楼,既是开始,同时也是对这种手段的一种探索!”
“大家都心甘情愿,亦没有违反相关的律法,更不存在欺上瞒下和强买强卖,百姓也实实在在的得到了好处!”
“父皇不觉着儿臣干的不错?”
李世民无语了。
一应朝臣也无语了。
敢情,你的双赢就是你大把大把挣钱,然后一应朝臣库库掏钱?
可这时候这些朝臣们还真不好意思说自己掏钱掏亏了。
因为李承乾那儿的价格确实不贵,也不存在什么强买强卖。
你难道还能说人家本事太足东西太好吃?
所以,真就只有朝臣、勋贵们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倒是李世民看着冲着自己眨了眨眼睛,并且朝着某个位置轻轻努了努嘴的李承乾,双眸猛的闪过一道明光。
他明白了。
他全明白了。
敢情自家好大儿是冲着世家去的!?
对啊!
要论有钱,这些传承千年的大家族才是真正的有钱。
老李家跟他们比起来,那就是破落户而已!
如今站在朝堂上的那几个高门大户出身的臣子,他们什么时候为这点吃食钱烦恼过?
而自家好大儿,显然是用吃食打开个口子,后边的才是杀招啊。
从五姓七望手里大把大把搜刮银钱,然后自家分一笔,再给百姓分一笔,这买卖,干得好!
这一刻,李世民再无疑虑,直接一拍御案,大声道。
“好!”
“承乾所言,朕心甚慰!”
“有子如此,朕当自省啊!”
“我等君臣确实有些事情不大方便做,但这不代表我等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承乾孑孓独行。”
“嗯,朕意已决,承乾宫中教习就暂且不派了。”
“而承乾所提的招募东宫属官之事朕也允许了。”
“对了,承乾太子六率,你要不要招募?”
李世民本就是随口一问,他觉着自家儿子这么懂事,这种兵权上的事儿,肯定不会犯忌讳。
谁知道,李承乾猛的一点头。
“谢父皇,要的要的!”
“这个其实父皇不提,儿臣也打算奏请父皇同意的!”
“呃……你真要建太子六率,你这是要……”
李世民这下可腻歪坏了。
这小子怎么就不按套路出牌了。
你不是自己都说过不要碰军权的么?
怎么?
没过几天,胆子大了?
第49章 朕,一应皆准!
这事儿所有朝臣都老老实实地闭上嘴了。
兵权啊!
这事儿,但凡有脑子的都知道有多忌讳。
看看地上的蚂蚁,看看案几上的花纹,或者实在不行,头往柱子上一磕,把自己弄昏过去都比这时候出声强。
李承乾倒是一脸的坦然。
“父皇,儿臣之所以要重建太子六率,其实还是来自于前几日在街市上的见闻。”
“上次,儿臣带着程家处默、秦家怀道、尉迟家宝林三人一起去城外踏查提供蔬菜、羊肉的供货地,在蓝田县,我等三人见到了一户人家。”
“这户人家虽有些破败、简陋,可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一看就让人觉着舒坦。”
“但内里的几个孩子面黄肌瘦,当家妇人也是风吹就倒,我们三人当时其实就是想打听打听村里的情况,无意中走进这家而已。”
“可这家把村里的情况说得倒是清清楚楚,但死活不说自家的困难,儿臣当时还以为这是遭了天灾人祸了,便想着遇着了便是有缘,那能帮一把便帮一把。”
“问过里正之后才明白,这一家人之所以到了今日这地步,实则是因为家中的顶梁柱当了十年府兵,最后受伤退役了。”
“少了一只手臂的他,很多活儿干不了,可衙门给出的抚恤又只有那么些!”
“所以,这一家人生活才如此的困顿!”
“而见到这一幕之后,儿臣除了留下些许银钱之外,转而冲着程家、秦家还有尉迟家的几位兄弟问起了军中的情况。”
“毕竟这些事情儿臣之前没接触过,反倒是他们了解的比较清楚。”
“然后他们就告诉了儿臣,如今实际上因为伤残退役的府兵,光是长安以及周边,大概就有三千左右。”
“这些数字,其实一应国公还有大将军们心里都是有数的。”
“该给的抚恤,其实都给了,一应国公还有大将军们也想帮一把,但他们总不能长期供养人家!”
“这既不现实,也犯了忌讳!”
“此事之后,儿臣便对这事儿上心了。”
“儿臣派人持儿臣太子金令走了一趟兵部翻查了一下长安及周边因伤退役的府兵统计。”
“最终得到的数字是一共有四千五百二十八人!”
说到这儿,李承乾脸上已经满满都是郑重之色了。
他先是直直地看了李世民一眼,而后环视大殿内一周,这才朗声道。
“这些府兵,他们的功勋或许还不够升官,该给的抚恤朝廷也给了。”
“但是,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家庭实际因为他们的伤已经彻底毁了。”
“而他们之所以受伤,为的是大唐,为的是我李家!”
“故此,其他人可以把抚恤一给就忘之脑后,而孤不行!”
“因为孤乃李家长子嫡孙、大唐东宫太子!”
“这些府兵当年为了大唐、为了李家豁出性命奋力一搏,若孤没有这个能力,那是孤没办法!”
“可如今孤的产业开始慢慢挣钱了,甚至可以骄傲的说一声做得还不错!”
“那孤就养得起他们!”
“所以,父皇,儿臣请命重建太子六率。”
“当然,目前只设一率!”
“而且,这一率不需重甲、不需弓弩,亦不负责宫中守卫和上阵厮杀,更不需要兵部划拨钱粮。”
“与其说这是太子六率,还不如说这是儿臣自己掏钱养着的私军!”
“还请父皇恩准!”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那一脸正经的模样是真心觉着纠结。
自家这崽儿,到底是个什么脑子啊。
要说人不聪明吧,他能把事情看得明明白白,把手尾处理得漂漂亮亮。
可要说人聪明吧,人却把收揽伤残府兵为私兵的事儿,就这么摊在了朝堂上。
这事儿,能摊开说?
李世民甚至觉着,李承乾真就是拿家事当国事,没什么不敢拿出来说的了。
刚刚李承乾说的这些对不对?
上一篇:三国金榜:我的系统太逆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