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可怜的懒虫
“不,不是神通被废,是这方天地有问题,道法不存,故而无法施展神通。”
放出神念,试着感知一下,这些邪神惊恐的发现,他们竟然感知不到天地规则的存在了。
混元之前,修士是离不开规则与大道的,若道法不存,那修士的一身本事,立即就要废掉大半。
除了最基本的力量外,别的任何神通都施展不出来。
毫无疑问,这片道域是敖丙用神通开辟出来的。在他的神通下,所有的道法都被粉碎,化成虚无。
也就是说,他的道域,就是营造出一片无法之地,让落入其中的修士,亲身体验无法时代的环境。
“死!”
敖丙心念一动,无法道域开始破碎,像是天地在破灭,浩荡出恐怖的毁灭潮汐,直接将里面的邪神淹没。
然后,等一切回归平静,所有的邪神全都消失不见,只留下了些许星辰,滴溜溜的飞向天空。
“今日之事,我会告诉四位圣人。除魔之时,尚不能同心。也就没有外人看到,若是被外人见了,我三教以后,还有何面目见人?”
解决了邪神之后,敖丙看向赶来的三教弟子,面色难看的说道。
太丢人了,但凡他再晚来一段时间,三教就会因内讧打起来。到时,除魔的损失还没自相残杀大,那三教可真要沦为洪荒笑柄了。
知道的人以为他们是彼此不和,不知道的人见了,还以为他们是受魔道挑拨,这才自相残杀呢。
嗯,这更加的丢人,还不如内讧呢!
“让道兄见笑了。”
三教弟子很尴尬,因为这事闹得,确实丢人。还好没有闹大,不然他们都难逃圣人的责问。
“人龙道友,朝歌之事,想来你也有所听闻,非是我等玩忽职守,实在是那商帝不明事理。”
“不听我的劝告,强留妖狐在宫内也就罢了,竟然还派人来羞辱我。”
“既如此,那便无甚可说的了,除魔之事已了,我等也该返回昆仑山了。”
这时,云中子上前,朝敖丙说道。这是解释先前之事,不是他们主动离开朝歌,而是商帝逼他们离开的。
而对此,敖丙也不好说什么。因为云中子说的都是实话,帝辛不听他劝告,强留妖狐在宫内,此事为真。
按费仲尤浑的性格,辱他八成也是真的,至于这是不是帝辛的意思,已经不重要了。
费仲尤浑乃是帝辛的宠臣,他们做的事,哪怕帝辛不知道,在外人看来,也代表着帝辛的意思。
既然都是真的,那阐教受此大辱,与大商决裂,也是正常之事。
“事已至此,多余的话,我就不多说了。还望诸位道友珍重,下次见面,我们就是敌人了,到时再见分晓。”
阐教弟子去意已定,敖丙没有出言挽留,而是示意他们离开。
“告辞!”
声甫落,阐教一众弟子在燃灯道人的带领下,化成一道金光消失不见。
而他们这一去,就意味着,截教与阐教之间再无缓和的余地,下次见面,连表面功夫都不需要做,势必要分个你死我活。
三教杀劫,真的要开始了。
“西方教的道友呢,你们也要离开吗?”阐教弟子走后,敖丙随即看向西方教弟子。
四方邪神已经被他全数斩杀,这场邪神之乱到此,就算是告一段落了。
西方教的弟子已无留在这里的必要,他们可以选择返回西方,也可以选择前往大商传道。
这都是当初说好的。
“我等有意前往四方诸侯国传道,还望人龙道兄应允。”
西方教弟子彼此对视一眼,突然朝敖丙说道。
“前往四方诸侯国传道,四方诸侯可曾应允?”
敖丙若有所思,没有直接同意,而是反问道。
“事实上,我等正是应四方诸侯之请,这才觉得前往四方诸侯国传道。”
这没什么好隐瞒的,西方教弟子如实回道。
真是不来九州不知道,一来吓一跳。九州诸侯国,真的太适合西方教传道了,简直就是西方教梦中的理想国。
“四方诸侯主动邀请?”
敖丙觉得有些不对,不由陷入沉思之中。然后他猛然察觉到,究竟是哪里不对了。
是西方教的理念!
他忽略了西方教的理念。
此时,西方教还未从玄门脱离,佛道未现,别说是大乘佛法了,就连小乘佛法都没有。
也就是说,现在的西方教,其理念是壮大西方,而不是后世的渡尽众生,带其登临彼岸。
重地轻人!
这就是如今的西方教,圣人眼中只有西方,以及那些能为西方带来好处的修士,并无芸芸众生。
如此态度,自然就导致西方生灵两级分化极为严重,受圣人重视者占据一切;无能者受其奴役,为其驱使。
无能者,即无法为西方带来利益之人,他们毫无价值,是废物,是负担。他们在西方的地位,甚至不如九州的奴隶。
起码,九州的奴隶还有翻身做主的可能,但西方的无能者没有,不仅自身要做牛马,子子孙孙,也都要做牛马。
因为唯利至上,久而久之,西方便产生了一种等级观念,并演变成一种制度,即种姓制度。
为西方带来的利益越大,其自身,乃至其所在的种族,等级就越高,掌控的权势与地位也就越大。
反之,为西方带来的利益越小,等级就越低,掌控的权势与地位就越低。
这种制度,怎么说呢,放在如今的九州,很受那些诸侯的欢迎。
毕竟,诸侯也好,贵族也好,都想着万世不衰,一直高高在上,永远享受下去。
种姓制度的出现,无疑正中他们的下怀。稍微改一改,就能拿来用。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国人,野人,奴隶。你看多好,七个等级,层层递进,可谓严明至极。
天子永远是天子,诸侯永远是诸侯,奴隶永远是奴隶,各个等级间隔阂分明,互不相同。
如此,自能长盛不衰。
“坏了,我成帝辛改革的最大阻力了。”
第353章 臭棋
直到此刻,敖丙方才恍然惊觉,他把西方教引来九州,是何等臭的一步棋。
西方教的种姓制度适合所有的诸侯,却唯独不适合大商,因为先前帝辛为了集权,干了一件大事。
他打破传统,任用奴隶为官。当然,也不能说是打破传统,应该说是恢复传统。毕竟,大商开国元勋伊尹,就是奴隶出身。
总之,不管是恢复传统,还是打破传统,在如今这个时代,帝辛这么做,都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韪。
今时不比古时,古时地广人稀,封地想怎么分就怎么分。今时却是地少人多,封地与权力已经不够分了。
是故,就连很多贵族后裔,都没资格成为官员,要慢慢跌落阶级,沦为无权无势的国人。
这种情况下,帝辛竟然还要拿出一部分珍贵的官位,分给身份卑贱的奴隶,而弃贵族于不顾。
这可不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一下子把所有的贵族与诸侯,全都给得罪了。毫不夸张的说,大商若灭,这就是主要原因之一。
国君的权力,源自于国内贵族的支持。天下共主的权力,源自于四方诸侯的支持。
帝辛倒好,登基没多久,就把国内贵族与四方诸侯全都给得罪了,国数焉能长久?
任用奴隶为官这点,无疑使帝辛站在了诸侯与贵族的对立面。
而种姓制度的根本,便是阶级不可跨越,贵族永远是贵族,牛马永远是牛马。
所以,种姓制度或许会受到四方诸侯的推崇,但绝不会受到帝辛的推崇。
相反,他还要严厉打击这套制度,因为这与他的集权政策不符。
按种姓制度,权力是分散在贵族与诸侯手里的。
可帝辛要的,却是集权,把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在自己手中。贵族与诸侯,应由他来册封,而不是靠血脉传承。
故而,但凡有野心的君主,都不会推行种姓制度。
但奈何,眼下正是分封制的巅峰,天子也好,诸侯也好,都只是强大的贵族,并不能说一不二。
换而言之就是,只要国内的贵族喜欢种姓制度,那就算国君反对,也没什么用处,根本阻拦不了。
四方诸侯邀请西方教前往他们那里传道,未必是他们的意思,更可能是国内贵族的意思。
毕竟,贵族也缺乏安全感,不想自己的生死荣辱,皆系于国君之手。
这样就太被动了,万一哪天国君不高兴,收回赐予他们的封地与官位,那该怎么办?
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打个补丁,让国君没有权力收回他们的封地与权力。
而种姓制度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他们的需求。身份是生下来就注定的,权力是上天赋予的。即是上天所赐,国君自然没权力收回。
实话实说,四方诸侯国的贵族,要真在国内推行种姓制度,那对敖丙来说,反而是件好事。
阶级固化之后,再强大的国家也要腐化,继而无可避免的走向衰弱。
这对有志于扫清所有诸侯,建立中央集权制的敖丙来说,无疑是件好事,能节省他很多精力。
但对帝辛来说,这就不是什么好事了。种姓制度若真的被贵族所接受,并在四方诸侯国推行,那无疑会加深帝辛与他们间的冲突。
地方诸侯要分权,帝辛却想着集权,双方的矛盾根本无法调和,爆发冲突是必然的。
而刚刚施行种姓制度的四方诸侯国,不可能马上就衰弱。此时大商若是与其爆发冲突,绝对会被其推翻。
这么算来,敖丙主动引西方教入局,可不就是走了一步臭棋。
非但没有缓和矛盾,反而加剧了帝辛与诸侯间的冲突,使得大商被灭的速度加快。
这可真是……
“果然,天欲灭大商,不做不错,多做多错。”
回过神来,敖丙并不认为自己有错,还是那句话,尽力而为,不负本心。至于结果,听天由命。
“既然四方诸侯都已同意,那我也没什么好说的,只希望你们不要后悔。”深深的看了西方教弟子一眼,敖丙说道。
他们现在抽身离开,还能脱劫而出。可要是去了四方诸侯国传道,那就只能在杀劫中挣扎,日后少不得要往封神榜上走一遭。
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大商与四方诸侯国爆发冲突是早晚的,西方教弟子入了四方诸侯国后,还能置身事外?
只能为四方诸侯国而战,与大商在战场上血拼。
这么一想,敖丙眼前又是一黑。他好像又犯了一个大错,引西方教入局,不仅加快了大商灭亡的趋势,还为截教招来一个大敌。
截教可是力保大商的,西方教弟子站在四方诸侯那边,与大商死磕,可不就是与截教死磕。
这下好了,敖丙拉西方教入局,是想合阐教截教两教之力,先把西方教弟子送上封神榜,以削弱劫数。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才过去多久,事情的发展,就大大出乎了他的预料,完全反着来,变成了阐教与西方教联手,共同对付截教。
别管以后他们会不会打起来,起码在大商被推翻前,他们会是盟友,与截教死战到底。
好嘛,敖丙一顿操作下来,封神的走向确实变了,从阐教打截教,变成了阐教与西方教联手打截教,也不知这是好是坏。
……
“无量寿佛,即入九州,生死早已置身事外,我等岂会后悔?”
宣了声佛号,西方教弟子也离开了。然后,原地就只剩下一众截教门人。
“这倒成我的不是了,本想引西方教入局,然后合我两教之力,先送他们上榜,以全杀劫。”
“但事情发展至此,却完全出乎了我的预料,变成了西方教与阐教联手,共同对付我们。”
眼下没有外人在,敖丙就有话直说了,满脸歉意的朝众人说道。
这次入劫的截教弟子,算是被他坑了,本来对付阐教没什么压力的,可现在倒好,同时对上两教,压力一下子就上来了。
可别小看西方教,只说弟子,西方教别说和截教比了,就连阐教都不如。但西方教最厉害,从来都不是弟子,而是一众护法。
西方教护法,这可都是西方二圣亲自出手渡化的猛人、狠人。不是纵横一方的大妖,就是积年老魔,实力强横的很。
截教弟子与其对上,压力可想而知,便是有法宝护身,稍有不慎,也会丢掉性命。
“师弟此言差矣,从表面上来看,两教联手,共同对付我截教,局势确实于我等不利。”
上一篇: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
下一篇:离谱!开局成了精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