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女侠别怕,我是好人呐 第718章

作者:善解人颐

  别说她以前的魔门身份了,单纯是她女子的身份,就要受到许多人的质疑。

  但是你们懂不懂天下无敌的开国皇帝含金量啊?

  其他皇帝顾虑这顾虑那的,在李二凤这里都不是事儿!

  他就是所谓的一言堂!

  胆敢罢工,胆敢抗议,李二凤他就真的敢把你脑袋摘下来,游街示众!

  真以为天下除了儒家就没其他学派了?

  李二凤不是拿一个重要的职位来泡妞的。

  他只是想告诉所有人,自己一视同仁,咳,大部分时候是一视同仁。

  阴癸派作为李二凤前期的天使投资人,可谓是倾尽了所有帮助他。

  当时既然答应了,要让其他学派兴起,李二凤一言九鼎,自然不会食言。

  而且所谓的儒家学派,可用但不可尽用,李二凤确实也觉得一种声音更加适合他的统治。

  但他李二凤又不是纯粹的帝王,他更喜欢百花齐放。

  一枝独放……

  咳!

  李二凤同样交过相印,看着面无表情,但眼神当中满含感动的祝玉妍叮嘱道:“朕可是将这大帝国都交给了你们手中,莫要辜负。”

  “臣,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祝玉妍无视了群臣奇怪的目光,郑重的拜倒在李二凤的龙袍下。

  “嗯,我朝不像其他朝廷一样限制女子入仕,抛头露面,朕更加信奉有能者居之。”

  李二凤笑语盈盈,看向满朝文武,既是在警告他们,也是在给祝玉妍站台:“诸公,莫要被你们看不起的女子比了下去。”

  “……”

  满朝文武这还能说啥?

  只能挨个上前拍马屁了。

  反正他们确定只要是李二凤还在当皇帝,这大唐就会和其他帝国画风不一样。

  不过千秋万世,时间还长,这一代帝王不行,还有下一代嘛。

  唔,听说还未出生的太子已经被取名为李世民了?

  不少人悄悄摸摸地看向角落当中的李世民,看着他浑身别扭。

  毕竟在这个地方全都是各种大佬,李世民现在的身份真不算啥了,侯爵还是他老子承的呢。

  真就是这年十八,站如喽啰。

  李二凤回到了宝座之上,也没有把戏做得太过。

  他选择这两人当左右丞相,除了上面那些原因之外,也是因为他们的关系并不对付。

  反正李二凤知道,石之轩和祝玉妍是永远不可能联合起来隐瞒他对付他的了。

  嗐,下意识的就搞什么帝王平衡之道去了。

  至于说后面的皇帝怎么处理左右相公,还是改体制,那李二凤都懒得关心了。

  他可不是某些穿越者,一来就要整个现代体制在这里。

  李二凤再怎么厉害,再怎么一言堂,大众思维以及时代局限性摆在这里。

  他可以在有限的体制当中进行小小的改革,但直接照搬理想当中的体制……洗洗睡吧。

  可能以后会有,但绝对不是他这个时代。

  有了三省改内阁左右丞相这事儿,后面的六部任命也就显得波澜不惊了,几乎都在众多官员的猜测中。

  吏部尚书:李寻欢。

  户部尚书:安隆。

  礼部尚书:宋鲁。

  兵部尚书:戚继光。

  刑部尚书:宇文智及。

  工部尚书:鲁妙子。

  余下各级各职自有分任。

  分果果嘛,李二凤不说是照顾到了每一个,但对他好的那些人,他几乎都是照顾到了的。

  至于什么研究院,督军部,情报部门,该是谁还是谁,作为大唐皇帝亲自建立的机构,其他文武官员想插手也没那能耐。

  新朝建立各个方面都需要磨合。

  李二凤准许了大家狂欢,同时也将任命的名单公布天下。

  别管合不合礼制,但却十分契合要面子的心态。

  历经千辛万苦,为的是啥?

  不就是高官厚禄以及千秋功名嘛?

  以往都是自己小心翼翼的传播名声,生怕被皇帝给猜忌了。

  哪有像李二凤这样的,主动给大家宣扬功绩,一点也不怕被占了风头。

  好吧,也正是随着各种任命的官员事迹传播开来,天下百姓才发现,做出更多贡献的反而是他们的皇帝。

  欸!

  你就说要是没有皇帝陛下的话,那么多小势力魔道势力啥的,能走到一堆,精诚合作吗?

  所以天下百姓不仅没有盲目的崇拜其他各种高官,反而对他们的新陛下更加拥戴起来。

  嗯,要是换算到李二凤的民心所向buff上,恐怕都已经升了两三品了吧。

  欢乐总该是会结束的。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兴奋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大唐逐渐走入正轨。

  李二凤一看,差不多是时候公布圣地,招揽人进去快速基建了。

  他已经有些等不及获得奖励了。

  反倒是攻打异族,占领其他大帝国啥的,被稍微往后拖了一点。

  用李二凤的话说是,现在战争初定,人民生产力都还未恢复,着什么急?

  他们大唐打仗不打则已,逢打就要必赢!

  所以李二凤压着武将,只让他们操练士兵,准备战争就是了。

  许诺他们等到后勤充足之时,就携带堂皇大势四处出击,这才是真正的天朝上国神威。

  皇帝老板都这么说了,其他人哪还敢有什么意见。

  总之他们都知道自家皇帝跟其他几个国家的皇帝那完全不一样,真惹不得。

  十一月初一,当今皇上下令招工,建设圣地。

  李二凤不希望自己建造圣地,弄出来秦娥哭长城那种事情,所以他是发工发粮的,也算是为人民安定出一份力嘛。

  儒家学子们倒是颇有任怨,觉得你一个皇帝不把心思放在处理正事上,搞什么武者的圣地。

  但在大唐疆域,现在因为魔门兴起,呸!圣门下对了注,诸多流派又强势出现。

  再加上大唐皇帝并不是只重视儒学,所以,儒家弟子bb也没用。

  只能看着百姓蜂拥而至,开启圣地建设。

第534章 秦汉元,风云现

  建造圣地是一个长远的事情,主要是太过繁琐,不像在外界建造建筑和道路那么方便。

  不过好处也在于可算是休养生息,安定了许多无业游民。

  另外同一时间,李二凤可以趁着正在建造的机会向天下宣布天下第一圣地的情况。

  有意向加入的,可以先去天下第一武馆进行备注,等到圣地开启之后再做挑选,成为真正的圣地门人。

  另外李二凤还要广布武学,这毕竟是任务要求嘛。

  可单单往外拿,自己不收一点好处,那也不是李二凤的性格。

  所以他没有凭白无故地向外散布武学,而是使用了兑换贡献点的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把自己麾下的部门机构,以及天下第一武馆那些方法拿到了外界来。

  做任务,捐献武学,获得贡献点,然后可以兑换武学。

  相信有了神功秘籍的诱惑,建造圣地的进度又会快一些。

  成为了一个大帝国的主人,李二凤现在想的就大胆多了。

  有这么强大的势力,为什么不利用起来呢?

  可以定下一个小目标,收集天下武学,将所有能够升级的技能全都升到一品。

  即便有许多武功,他都已经获得过了,但是现在他坐拥一个大帝国难道还能凑不齐?

  质量不够,数量来凑嘛。

  只不过这也同样是一个长期任务,毕竟总有一些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不可能同时上交功法。

  有的人会观望,有的人会疑惑,有的人会害怕……

  所以李二凤不着急就对了。

  ……

  依旧是老规矩初一,十五两次大朝会,剩下的各种事情,自然是交给各部门的长官解决了。

  实在处理不了的就交给左右丞相,让他们商量着来。

  再拿不定主意或者争执不下的,才会上报给李二凤。

  这样的架构看似皇帝很容易被蒙蔽,成为一个吉祥物。

  但如果这个皇帝有着绝强的武力,以及督军部门,情报部门,镇武司等等强力机构握在皇帝手中,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既能当个甩手掌柜,又有着不俗的重要性,完美。

  由于十月初一登基大典之后,各种事情纷扰,开启圣地建设也已经是11月份了。

  天寒地冻并不是打仗的好时机。

  再加上刚刚统一天下,也确实不适合马上又开启对外战争,所以只让军部练兵,时不时的去清扫一下各地山贼啥的,免得没了血性。

  不过同一时间,李二凤倒是已经在给大宋收汁儿了。

  等到后勤充沛,就可以从大明北边的原唐国境内出兵,征战大宋。

  尽管有些对不住大宋百姓,但是国与国之间只能这么残忍。

  不可能动起手来没有一点伤亡。

  所以直到第二年春,大宋一直在遭受西夏和辽国的各种侵袭。

  蒙古军队也是频频南下,这逼得豪迈的乔峰都有点不想当土匪,带着梁山伯的一众土匪当英雄去了。

  倒不是说直接投降朝廷对抗外族,而是接到了镇守边域城市的郭靖求援。

  大宋摇摇欲坠,可谓风雨飘摇。

  黄蓉已经劝了郭靖好几次,让他放弃大宋这边,直接到大唐那里去当一个将军,照样可以实现抱负。

  毕竟自家女儿成为贵妃,自家老子也是海军大将,你还在拗个什么劲儿啊。

  偏偏郭大侠就是不同意,说他愚忠也好,说他好面子也罢,愣是摆出一副与大宋共存亡的态度来。

  不过郭靖倒也不是完全不顾妻女。

  在郭靖的想法之中,反正自家妻女都已经有了后路,那他就更能放手一搏,没有后顾之忧了。

  甚至反而叮嘱起黄蓉来,若是真到了势不可为的那一天,就让她赶紧带着郭襄与郭破虏去大唐。

  黄蓉那叫一个无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