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善解人颐
不过再厉害也是那样,他们头上还有一个神秘莫测的东皇大人。
焱妃同样也是顾及着那个让人摸不着深浅的东皇,才选择了低头。
当然顾忌的是东皇,这些人她可没必要再给那么好脸色。
月神也不生气,反而转身走向之前的来路:“不急,我们坐下慢慢聊。”
其他人也知道事情定了下来,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要打起精神应付接下来更可怕的敌人,纷纷跟了上去。
焱妃也需要从他们那里得到李二凤的信息,以及关于女儿的消息,所以压制好了心中的情绪,重新半回归阴阳家。
就在阴阳家的一群人,开始商量着如何对付李二凤,抓捕高月,清扫六国余孽的时候,小圣贤庄这边也没有闲着。
儒家作为桑海城的地头蛇,消息比其他学派更加灵通。
机关城那边的大战,儒家其实早有知晓,但是他们为什么不派人前来助拳呢?
或许是墨家巨子没有提前邀请。
也或许儒家怀着别样的心思,想要只让世人知道一个显学。
又或许因为路途遥远,他们的人赶过去,黄花菜都凉了……
不论怎样,有一点可以确认,儒家对墨家还是相当关注的。
因为这两个学派既是对手也是队友。
在宣扬学派学说,争夺当世显学的地位上是对手。
而在反抗大秦的道路上,他们又是队友。
所以像是墨家巨子到了桑海城这种事情,他们比阴阳家知道的更快。
当代儒家的掌舵人是伏念,他又和二当家颜路,以及三当家张良,并称为齐鲁三杰。
他们的实力以及学识自然不必多言,地位就相当于之前道家的天宗和人宗掌门。
此时的儒家里面也有一位对标着北冥子那般的人物——荀子。
此刻就是这么身份地位极为崇高的四人,聚集在小圣贤庄内荀子隐居的院子里面。
荀子正在和张良对弈,伏念和颜路反而成了旁观者。
“这回大唐皇帝莅临,墨家巨子从属,你们怎么看?”荀子考教一般问道。
他是齐鲁三杰的师叔。
儒家辈分最高的长者高人,继孔子和孟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家,更是两位法家著名代表人物——李斯、韩非的授业老师。
完全有资格和底气这般说话。
至于为什么现在和他下棋的是三当家张良,而不是掌门伏念,就和他的喜恶有关了。
由于他喜好花草、精通围棋。
但脾气古怪,为人严苛,连颜路这样谨慎、温和的人有时也会被他骂得狗血淋头,对一向不按规矩办事的张良反而颇为赞赏。
所以他们四人但凡聚在一起,多数是由张良出来顶包。
眼见着两位师兄不说话,张良匆匆落下一子,然后略有些无奈的说着:“还能怎么看,就这么坐着看呗。”
荀子抬头就给了他一个脑瓜崩,张良是闪都没能闪掉。
摸着迅速鼓起的包,心中腹诽不已。
因为荀子自称没有武功,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深藏不露的高手,连他这个持有名剑的剑主都闪不过去。
顶着显眼的大包,张良幽怨的看了一眼掌门和二当家。
但这个时候伏念和颜路,面上一副正儿八经的样子,就像是没发现两人的动作一样,心神全在棋盘上。
荀子也不理会这两人,只是重新落下一子,没好气地训斥道:“难道我还不知道坐着看?你这年纪轻轻的,莫非要像我个老人家一样躺着看不成?!”
张良:“……”
两人又过了几手,荀子才又说道:“原则上我是不想干涉你们的,奈何这个李二凤实在太过强大,也不知道能不能在他那里挣个面子回来。”
张良凑上去陪笑:“师叔出马,那大唐陛下怎么也得给个面子的我们……”
咚!
又是一个包鼓起,张良完全没有形象的龇牙咧嘴,退回了棋盘。
伏念和沿路眼角抽搐,发现这棋盘可真好看~
荀子嗤笑道:“我老头子有个p……什么面子!难不成你的三当家是白当的?不知道他在道家祖庭把道祖虚引和庄子虚影都给打爆了吗?!
老夫再厉害,难不成还能比道祖他老人家更厉害?!”
张良泛着眼泪花,决定下次再不来给他带酒了!
同时嘴里嘀咕着:“怎么越传越离谱了,不是说的道祖虚影是没有了北冥子前辈法力供应自己消失的吗?现在都已经传成被他打爆了?”
荀子伸了伸手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吓得张良直接连棋盘都不顾了,又后退好几步。
翻了个白眼,懒得去追这小子,裙子转头就冲着旁边的颜路训斥:“一天天的就待在桑海城不出去,能有什么出息!想当年孔子那可是周游列国,见多识广,不然被闭塞耳目,哄骗了都不知道。”
颜路不言,就觉得这棋盘好看~
张良则皮了一句:“师祖当年当然可以周游列国了,关键是我们现在也没有列国可以周游啊。”
“我……”荀子瞪着这小子一拍棋盘,瞬间黑白两子纷纷飞去,眨眼间就贴到了他的身上。
而张良尽管早有预料,甚至已经做好了躲避的准备,可依旧还是没有躲过。
等到空余的棋子落在地上,张良才臭着一张脸,放下了袖子。
伏念和颜路偷眼一瞧,就发现那些旗子就跟麻子似的,贴在了张良的脸上。
两人对视一眼,更加老实的不再说话。
心中还暗自庆幸好在这里只有他们四个,要是让其他儒家弟子发现了他们现在的状况,威严何在啊。
荀子不想那么多,只是背着手像训斥学生那样训斥他们。
“看到了吧!我这个小老头抓一把旗子甩过去,你都闪不了,难不成你们还能和李二凤对战?!是真是假,你又怎么知道!”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大家都听出了话里的意思。
不过涉及到立场的事情,张良也就不说话了,反而是之前极力想要避开被骂的伏念抬起了头。
他先是恭敬的行了个礼,然后才说道:“师叔,弟子知道你在暗中支持着反秦联盟,但那并不是我们整个儒家的态度。”
旁边的颜路也是思量了一下,跟着附和:“那李二凤是将墨家收编了,他反对秦朝的立场是基于他是大唐皇帝,和师叔你是有着本质的不同。”
张良这个时候没有插话,将棋子捡起来,开始复原刚刚的棋局。
荀子既没有生气,也没有愤怒,只是好奇的看着两人:“那么你们以为儒家又该如何度过此劫。”
“我们……”
“别说不管不问,把事情拖过去就行,有点脑子的人分析一下都知道那个李二凤是为了收服诸子百家来的。
我们儒家也逃不了他的目标,或者说你们就甘愿俯首称臣。
呵,那样的话,和我选择也没什么不同嘛。”
伏念沉吟道:“儒家是为天下的,并不是为一国一人。”
“所以你是要反抗他?”荀子不以为意,“那么你们反抗他的力量呢?”
伏念干咳一声:“师叔……”
尽管在江湖当中,伏念所创造的圣王剑法也是威名赫赫。
可是人贵有自知之明。
他知道自己对于大多数江湖中人来说确实是厉害。
对于李二凤这样同样的掌门级,但是人家的掌门级是老子那个级数,那他就有点……嗯,是根本比不上了。
而自己这个隐藏的很深的师叔,就是他们儒家的底牌之一了。
毕竟道家那边北冥子能搞出个道家虚影,师叔,你总不能落后了吧?
荀子也是瞬间反应过来他们三人眼神的意思,瞬间压力山大,当即有些无语:“我没有!”
第582章 夜入蜃楼
儒家能够成为天下显学,是有自己的底牌的。
尽管在战力上比不上道家,可儒家的各种思想显然更加符合帝王和百姓的需求并且一直在变化。
所以说到底思想才是儒家致胜的法宝。
伏念他们以为荀子会有像北冥子那样的招数,显然是想多了。
他们还以为荀子是在谦虚,一个个开始端茶递水献殷勤,丝毫没有什么儒家掌门的风范。
就双方的立场而言,一开始就已经暗中支持反秦联盟的荀子,倾向于和李二凤相谈,相互合作。
至于身为当代儒家掌门的伏念,当然并不想就这么屈伏,而且不看好和李二凤接触。
对方的实力太过强大,和李二凤接触之后,指不定又会成为下一个道家呢?
他们好不容易才把桑海城建立成这样,眼看着儒家正在逐渐试点自己理想的大同天下,现在若是被大唐来分上一杯羹,估计也会迅速衰落吧。
毕竟现如今的大秦用的可是儒皮法骨,暗中也是在打压儒家的。
再多一个的大唐,他们是真经不起折腾的了。
不过这一切都只是他们自己的想法,李二凤那边具体是个什么反应,他们还不知道呢。
张良思索着:“要不要寻找一个由头,邀请那位大唐皇帝陛下前来论道,或许能够通过温和一点的方式,让大家不起争端。”
伏念显得有些排斥:“前面几个和李二凤论道的,现在都已经成了他的手下。”
言下之意便是,李二凤之前就是打着这个借口和那些学派深入的交流,最后将他们一举吞并。
若是自己这方再动用这样的借口,那不是打开大门请他进来吗?
何况李二凤作为一个大唐皇帝,应该不会那么直愣愣的来得罪他们儒家吧?
说到底,全是因为李二凤的实力太过强大,让他们不得不严阵以待,主动权全在李二凤的手里。
荀子听到他们的对话就已经知道,今天是一时半会儿说服不了掌门了。
不过他也明白这种儒家大方向上的策略,自己不应该过多干涉,不然坏了规矩,后人又怎么会遵守呢?
眼见着半天谈论不出来一个结果,荀子也就没有继续和他们聊下去的兴趣。
“行了,你们已经长大出师,老夫干涉的越多,对你们的发展越不好。
看得出来你们有自己的想法,那么就按你们自己的想法去做吧……”
伏念语气当中带着一丝喜色:“莫非师叔来帮我们兜底?”
“想得到美!一天天师叔师叔,你也知道我是你师叔,不是你师傅啊!”
荀子赶苍蝇似的示意他们可以离开了,随后自顾自的开始收拾棋盘。
颜路也是刚想开口。荀子就仿佛未卜先知一样提前说道。
“别想着出了事就来找我,师叔我呀,准备去道家找那个老朋友聊一聊。”
张良三人听到他如此决断,自然不敢再做安排,纷纷恭敬的行礼,然后退下。
往回走的路上,三人并没有快速分开,沉默着走了一段路,伏念突然出声说道:“既然他们已经到了桑海城,那我们儒家也得尽一下地主之谊了,三当家走上一趟吧,去和他们多聊聊。”
张良也是一改在院子里面的懒懒散散,挺直了背双眼放光:“我也确实对那个大战道祖虚影的家伙好奇。”
颜路平时不怎么说话,显得相当沉稳,此刻也忍不住叮嘱了两句。
“你可别搞砸了,把你的性子收敛一点,别把那位大唐陛下给惹怒了。
现在的桑海城风雨欲来,我们儒家又何尝不是如此?”
张良连连点头,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大当家和二当家对视一眼,也就没再多言了。
张良虽然年轻,但无所谓,他最重要的是作为儒家对外的统领之一,并且一直做得很好。
大家也愿意相信一回张良的布置。
……
上一篇:同时穿越:制霸诸天,深蓝加点
下一篇:诸天:从笑傲岳不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