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重生一气仙,稳健修行 第12章

作者:混元妖圣

  也正因如此,神话传说中她修行了无数元会,依旧只是金仙修为。

  最终还被太乙真人的九龙神火罩克制得死死的。

  “你的跟脚,在于土行大道,肉身强横,防御无双,这既是你的优势,也是你的桎梏。”

  马元思忖片刻,决定好好为自己这位新收的婢女兼管事,规划一下未来的修行之路。

  他要培养的,可不是一个只会看家护院的石头疙瘩。

  而是一个真正能独当一面,为他分忧解难的得力臂助。

  “你且随我来。”

  马元说罢,便转身走向那方青石蒲团,盘膝坐下。

  石矶亦步亦趋地跟在身后。

  见马元坐下,她便乖巧地在下方寻了一处蒲团,正襟危坐,一双清冷的眸子里,充满了对道法知识的渴望。

  接下来的日子,整个白骨洞都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祥和之中。

  马元暂时搁置了前往东海的计划,开始悉心教导石矶。

  他并未传授石矶任何具体的功法或是神通,而是从最基础的道开始讲起。

  “道者,天地之始,万物之母……”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构筑万物之基石。你身为石体,当以土为根,然土能生金,亦能克水,厚土载德,亦可融火……”

  马元的讲道,没有天花乱坠、地涌金莲的异象。

  他的声音平缓而沉稳,用最朴素的语言,将自己对洪荒天地的理解,对修行大道的感悟,一点一滴地向石矶娓娓道来。

  他将自己从后世带来的超前认知,与自身万年苦修的亲身体悟相结合。

  为石矶构建起了一个无比宏大而又坚实的世界观与修行观。

  石矶听得如痴如醉。

  她本就是一块历经万古的顽石,心性最为纯粹坚韧。

  最擅长的便是静与悟。

  马元所讲的每一个字,都仿佛一道道神光,照亮了她那片混沌初开的识海,为她推开了一扇通往无上大道的大门。

  讲道之余,马元也会指点她修行中的具体疑难。

  他将那条角蛇妖修的尸身取出,取其筋骨。

  辅以自己游历所得的各类神铁矿石,亲自为石矶炼制了一件名为云光帕的后天灵宝,赐予她护身。

  又将一些基础的阵法知识倾囊相授。

  让她学会如何操控、维护骷髅山中的天然阵势。

  日子一天天过去,倒也过得清闲自在。

  石矶的成长是惊人的。

  她的修为在马元的悉心教导下,稳步地向着玄仙之境迈进。

  更重要的是,她那原本有些呆板的性情,也渐渐多了一丝灵动与智慧。

  而马元自己,在这段为人师表的日子里,也收获颇丰。

  将自身的道与理,系统地梳理并传授给他人,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修行与巩固。

  他对于自身大道的理解,竟也因此而变得愈发深刻、通透。

  就在骷髅山中一片宁静,师慈徒恭,岁月静好之时。

  外界的洪荒,早已是换了人间。

  自道祖法谕传遍四海八荒之后,那位新晋的男仙之首东王公,便以雷霆万钧之势,开始了他的宏图霸业。

  他先是在万仙见证之下,与西昆仑之主西王母结为道侣。

  阴阳合流,声势大振。

  紧接着,便以紫府洲为根基,正式建立了所谓的仙庭!

  东王公自号仙皇,西王母则为仙后。

  册封仙官,制定仙规,广发仙牒。

  号召天下所有不愿归附妖族的散仙,尽归其麾下。

  一时间,整个洪荒东部,无数散修大能,中小势力,纷纷响应。

  他们早已受够了妖族天庭的霸道与强势。

  如今有道祖册封的仙庭出头,自然是望风而附。

  不过短短千载光阴,紫府洲仙庭的势力便如同滚雪球一般,迅速膨胀。

  仙官如云,天兵如雨。

  大罗金仙级别的客卿长老,亦不在少数。

  整个仙庭气运冲霄,旌旗招展,竟真的隐隐有了几分与那高悬于九天之上的妖族天庭,分庭抗礼,一争高下的气势!

  而作为洪荒大地原本主宰的巫族,对于这新生的仙庭,却采取了一种乐见其成的观望态度。

  在十二祖巫看来,无论是妖族,还是仙庭,都是些修炼元神的软脚虾。

  只要他们不来招惹自己,他们内部斗得越厉害越好。

  至此,洪荒世界,形成了一个微妙而又紧张的全新格局。

  妖族天庭,盘踞九天,统御万妖,势大根深。

  紫府仙庭,雄踞东海,号令散仙,如日初升。

  巫族大地,坐镇中央,十二部落,煞气冲霄。

  三方势力,如三足巨鼎。

  彼此对峙,彼此忌惮。

  一场席卷整个洪荒,远比龙汉大劫更为惨烈,更为宏大的风暴,已然在所有大能的心中,悄然成型。

  所有人都知道,这短暂的和平。

  不过是大劫来临前,最后的一丝宁静。

第14章 再收童子

  洞府之中。

  青灯古卷,岁月悠长。

  马元对石矶的教导,已持续了数百年。

  石矶的道基已然稳固,只需按部就班地修行,未来突破玄仙不过是水到渠成之事。

  马元也便停下了日复一日的讲道,让她自行去闭关领悟。

  洞府之内,再次恢复了往昔的宁静。

  这一日,马元盘坐于蒲团之上,内视己身。

  紫府识海之中,那枚璀璨的金仙道果,历经了这段时日的沉淀与为人师的感悟,愈发显得圆融无暇,光华内敛。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

  自己距离那金仙中期的门槛,已是越来越近。

  仿佛只隔着一层薄薄的窗户纸,一捅即破。

  然而,就是这层薄纸,却坚韧异常。

  无论他如何运转法力,如何参悟道法,都始终差了那么一丝契机。

  “修行之道,一张一弛。闭门造车,终究有所局限。”

  马元缓缓睁开双眼,心中若有所悟。

  他想起了前世听过的一句话,叫做“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自己教导石矶,便是一次温故知新的过程,也确实让他收获匪浅。

  既然如此,何不将这个范围,再扩大一些?

  一个念头,在他的心中油然而生。

  如今的骷髅山,早已不是昔日的凶煞之地。

  在他种下的诸多灵根仙植的滋养下。

  此地灵气日益充裕,生机盎然。

  早已吸引了不少飞禽走兽,草木精怪在此地繁衍生息。

  这些生灵,虽灵智未开,却也日夜聆听着山间的道韵,懵懵懂懂地向着修行之路迈进。

  “我何不开坛讲道一次,为这骷髅山万灵,讲一讲这仙道之始?”

  马元眼中闪过一丝亮光。

  此举一则可以再次梳理自身所学。

  或许能在那传道授业的过程之中,寻到突破的契机。

  二则也可以算是为此方道场,结下一份善缘。

  这些生灵,生于斯,长于斯,与骷髅山气运相连。

  他日自己若能点化一二,培养出几个忠心耿耿的护山灵兽,或是洒扫童子,对于自己这稳健的大业,亦是大有裨益。

  想到此处,马元不再犹豫。

  他心念一动,一股平和浩大的神念,便以白骨洞为中心,如春风化雨般,瞬间传遍了整座骷髅山的每一个角落。

  “吾乃骷髅山主,一气仙马元。感此山万物生灵,求道之心甚笃。三月之后,将于白骨洞外开坛讲道,凡山中生灵,皆可前来听讲。”

  这声音不似道祖法谕那般威严浩瀚,却也蕴含着一丝道韵。

  刹那间,整座骷髅山都沸腾了起来。

  山林之中,一只正在追逐猎物的猛虎猛地停下了脚步,茫然的兽瞳中,闪过一丝人性化的激动。

  溪水之畔,一株沐浴着月华的灵芝草,周身散发出淡淡的荧光,似乎在欢欣雀跃。

  悬崖峭壁之上,一只沉睡的苍鹰豁然睁眼,发出了一声穿云裂石的清鸣。

  无数尚在蒙昧之中的生灵。

  都在这一刻,感受到了那来自血脉深处的悸动与渴望。

  那是对于道的向往,是无上机缘!

  三月时光,转瞬即逝。

  这一日,天光微亮。

  白骨洞外的空地上,早已是熙熙攘攘,却又安静肃穆。

  数以千计的生灵,从山脉的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有皮毛油光的虎豹豺狼,有体型巨大的熊罴猿猴,有色彩斑斓的仙禽灵鸟。

  甚至还有一些刚刚诞生灵智,尚不能动弹的草木精怪。

  都以各种方式,汇聚于此。

  它们按照各自的族群,井然有序地匍匐在地,一双双充满了灵性的眼眸,都满怀着敬畏与期盼,望向那紧闭的洞府大门。

  石矶一袭青衣,俏生生地立于洞府门前,维持着秩序。

  她看着眼前这万灵来朝的景象,心中对自家老爷的敬仰,又深了几分。

  “吱呀——”

  洞府大门缓缓开启。

  马元身着一袭朴素道袍,缓步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