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重生一气仙,稳健修行 第52章

作者:混元妖圣

  眼观鼻,鼻观心,静心旁听,不敢有半分逾越。

  众人品茗食果,一番客套之后,便自然而然地将话题引到了大道修行之上。

  论道由浅入深,从最初的吐纳练气,到金仙道果的凝聚,再到太乙五气的种种玄奇。

  马元见识超凡,又亲身经历了‘紫璎天’开辟演化的过程。

  其对于天地法则的理解,早已是远超寻常的太乙金仙。

  一番言语下来,往往是旁征博引,直指大道本源。

  让那本就对此道颇有感悟的云霄,听得是美眸异彩连连,只觉得往日修行中的许多滞涩之处,都在此刻豁然开朗。

  琼霄与碧霄二女,更是听得如痴如醉。

  恨不得将马元所说的每一个字,都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元神之中。

  而三霄姐妹身为先天云霞化形,对于风云变幻,天地元气之道,亦有着独特的见解,让马元同样是获益匪浅。

  不知不觉间,日升月落,已是不知多少年过去。

  当马元讲到那玄之又玄的因果大道之时。

  一直静心聆听的云霄,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困惑,率先开口发问。

  她对着马元盈盈一拜,开口问道:

  “马元道友,我姐妹修行至今,只知顺天而行,于天道之下感悟法则,求得自身逍遥。

  敢问道友,这能于冥冥之中,斩断既定之业力,重塑未来之因果,究竟是何等无上大道?”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却也道出了洪荒之中,绝大多数修士的共同心声。

  天道之下,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这早已是所有生灵的共识。

  而马元所言的‘斩断因果’,在她们听来,几乎是如同逆天而行。

  马元闻言,只是淡然一笑。

  他放下手中的玉杯,目光悠远地望着那池中嬉戏的锦鲤,缓缓开口。

  “天道如网,众生如鱼。”

  “顺天者,便是在这天罗地网之中,寻一处相对宽敞的空隙,求得一时之逍遥,一世之安宁。”

  “而贫道之道,非是想着如何去强行撕破这张大网,亦非是妄图逃离此网。”

  他伸出一根手指,指向那平静的池面,一道无形的涟漪,自他指尖荡开。

  “贫道所求,是先要看清这网的每一根丝线,是如何编织而成。”

  他的声音平淡,开口阐述自身之道:

  “知其因,方能避其果。种善因,方能得善果。

  所谓‘斩断’,并非是真正的斩断,不过是理清了这因果丝线的来龙去脉,让其回归本源,不再纠缠罢了。”

  一番话说完,云霄陷入了深深的沉思,那双秀丽的眉头时而紧蹙,时而舒展,显然是触动极深。

  而琼霄与碧霄,则是听得云里雾里,似懂非懂。

  马元见状,也不点破。

  大道之理本就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能领悟多少全看各自的机缘与悟性。

  许久,云霄才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浊气,对着马元郑重地行了一礼。

  “道友此番言语,胜过我姐妹万年苦修,云霄受教了。”

  马元坦然受了这一礼。

  随即将目光投向了这笼罩着整座三仙岛的无形大阵,眼中流露出一丝赞叹与好奇,主动开口询问道:

  “三位仙子道场,仙气自成循环,阵法与天地合一,不见半分斧凿之痕。

  贫道于自家道场亦布下一座护山大阵,却总觉得过于死板,失了灵动。敢问三位仙子,这阵法之道的精髓,究竟是在于守,还是在于变?”

  他知道眼前这三位,乃是未来的阵法大家。

  那威震洪荒,连阐教十二金仙都闻风丧胆的九曲黄河阵,便是出自她们之手。

  她们此刻对于阵法大道的理解,必然有着独到之处。

  如今既有此良机能完善自己的阵法之道,他自然不会错过。

  听到马元问起阵法。

  一直处于沉思之中的云霄终于回过神来。

  谈及自己最为擅长的领域,她的脸上也浮现出了一丝自信从容的光彩。

  她看着马元,并未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道:

  “道友以为,阵法为何而存?”

  马元略一思索,答道:“为守护,亦为困敌杀伐。”

  云霄却是轻轻地摇了摇头。

  “这只是阵法之用,而非阵法之道。”

  她缓缓起身,素手轻扬。

  指向这广阔无垠的三仙岛,以及那更远处的天地。

  “道友请看,这天地,何尝不是一座囊括了万物众生的无上大阵?”

  “风、雨、雷、电,是为天之变。”

  “山、川、河、岳,是为地之守。”

  她转过身,看着马元,一字一句地说道:

  “阵法之道,既不在守,亦不在变。”

  “而在于……‘势’!”

  “势?!”马元闻言,只觉得脑海之中,仿佛有一道惊雷炸响!

  “不错!”云霄开口阐述自身对阵法之道的理解,

  “以阵基为骨,以法则为络,引天地之力,聚山川之灵,从而营造出一方独属于布阵者,可以掌控一切的势!”

  “阵法之极致,便是以我这一方小天地之‘势’,去对抗,乃至是压倒,那另一方大天地之势!”

  “势强,则阵法无坚不摧!”

  “势弱,则阵法不攻自破!”

  “至于守与变,不过是在这‘势’的运转之中,所呈现出的不同表象罢了。”

第64章 知己论势

  随着云霄那一番关于阵法“大势”之论的话音落下。

  马元只觉得自己的识海之中,仿佛有一道惊雷轰然炸响!

  茅塞顿开!

  “势……”

  他反复咀嚼着这个字,无数关于阵法大道的全新感悟涌入了他的心田。

  是啊!

  为何要拘泥于是‘守’还是‘变’?

  阵法的根本,乃是营造出一方属于自己的‘势’!

  在这方‘势’中,自己便是绝对的主宰!

  引天地之力为己用,聚山川之灵为己兵,任你神通盖世,法宝通天,一旦陷入我之‘势’中。

  便如同鱼儿入了沸鼎,鸟儿入了囚笼,只能任由我宰割。

  这才是阵法大道的真正精髓!

  “阵法之道,竟还有这等天地。”

  想通了这一点,马元只觉得心境通明,畅快无比。

  当即便将自己对因果大道的理解,结合这大势之论,毫无保留地与三霄姐妹探讨起来。

  而三霄姐妹亦是从马元那独特的道法之论中,获得了无穷的启发,对于那虚无缥缈的天道运转,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四人皆是天资绝顶,道心通明之辈。

  一旦开始论道,便彻底地沉浸在了那对大道本源的探寻之中,浑然忘却了时间的流逝。

  上一次与弥勒论道,虽也持续了八百余年。

  但其中终究是夹杂着几分试探与机锋,并非是真正的毫无保留。

  而这一次,四人皆是心性纯粹的求道之士。

  彼此之间惺惺相惜,引为知己。

  这一场论道,竟是足足持续了五千余年!

  五千年间,四人从因果论到阵法,从阵法谈到五行,从五行又印证到那阴阳变幻。

  彼此之间毫无保留,相互印证,相互启发。

  皆感觉自身道行在这场酣畅淋漓的论道之中,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与巩固。

  琼华宫内,道韵流转,异象纷呈。

  时而有五行道韵于虚空之中轮转,时而又有天地云气于灵池之上汇聚,演化出风云变幻,万物生灭的玄奥景象。

  端坐于远处的黑龙敖玄,更是听得如痴如醉。

  马元与云霄皆是太乙金仙中的顶尖人物,而琼霄与碧霄虽尚未突破,却也早已是金仙巅峰,距离那太乙道果,仅有一步之遥。

  此四人对于大道法则的领悟,远非他这初入金仙之境的龙族旁支可以比拟。

  这五千年的旁听,于他而言无异于是一场脱胎换骨的造化!

  他虽是听得云里雾里,懵懵懂懂,却也如同醍醐灌顶,明悟了许多修行上的桎梏。

  他那刚刚突破,尚有些虚浮的金仙境界,竟是在这五千年潜移默化的熏陶之下被彻底地稳固了下来,甚至还隐隐又有精进!

  当第五千年后的某一日。

  四人几乎是同时从那物我两忘的定境之中,缓缓苏醒。

  “唉……大道无涯,恨光阴之须臾!”

  云霄率先发出一声由衷的轻叹,那双秀丽的美眸之中,充满了意犹未尽的感慨。

  “与道友一番长谈,胜过我姐妹数万载的苦修!道友于大道本源的理解之深,当真是令云霄汗颜。”

  “仙子谬赞了。”马元亦是长身而起,对着三霄稽首一礼,

  “贫道亦是受益匪浅,尤其是仙子那阵法之势的理论,更是让贫道领悟了诸多阵法妙道,此番恩情,贫道铭记于心。”

  此言绝非客套。

  这三霄是能在搅动封神的风云人物,其对于道法的理解自然有独到之处。

  因此这五千载的论道,对于马元而言,收获亦可谓是巨大。

  论道结束之后,马元便应了三霄之邀,于这三仙岛上游览起来。

  他观这三仙岛,共有云霄、碧霄、琼霄三座主峰,其上各有一座恢弘的混元殿,乃是三姐妹平日里各自的清修之所。

  而三峰之间,又有琼华宫、宝灵池、灵药园等诸多仙家景致,彼此之间以虹桥仙阵相连,气机流转,浑然一体。

  其景致之精巧,阵法之玄妙。

  倒是要比自己那略显粗犷的骷髅山,精致了许多。

  这一日,夜幕降临,月华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