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长涂山的黄金兽
自己玄武国中的暗棋,明明已经成功把优先清理自己定为玄武国的首要目标。
所以前段时间玄武国军才会对自己猛然攻击,也让自己找到机会。
如今仿佛却换了国策。
如果把换将这件事换种想法,玄武国高层目前其实想要的就是一个足够听话,不需要有自己想法的主将,而他的任务就是守好金水城呢?
余烛面色微微有些难看。
其实并非只有玄武国缺粮,他这叛军也极为缺粮。
十数万众的人吃马嚼,每一天都是极为庞大的消耗,区区一州之地怎么可能养的动。
之前攻城掠地,搜刮的食物补给,消耗的也极为快速。
对于这笔账,余烛算过,哪怕节俭一些,军粮也就最多能再用三个月。
不知为何,余烛突然有股被看穿的悚然感。
仿佛有人一眼就看穿了自己的破绽,然后准备看着自己做临死挣扎。
余烛目光看向右侧的领头儒生,赶忙问道:
“暗棋可有信来?最近赵玄有没有议了新方案?”
儒生微微摇头:“再无消息,恐怕另有情况了。”
余烛瞬间做好最坏打算的同时连忙追问:
“池州那边如何?能否策应起义?”
“池州消息的话,应该今天才到,算算时间,再等片刻应该就来了。”
余烛闻言轻轻点头,抱着些许期望,落座回了椅子上。
原先开口的武将眼见余烛落座闭眼,虽然知道这位弱不禁风的儒生,有预言一般的判断力。
但收拢灾民的叛军是没有什么军魂一说,长时间没有任何战果满足那群悍匪一样的兵,那士气崩的会极快的。
他忍耐不住开口道:“金水城一座小城,只需猛攻几日哪有拿不下的道理,我愿为先锋。”
余烛没睁眼,只是轻轻吐出一个字:
这一个字的吐出,帐内瞬间安静下来,原先开口的武将闻言也只能沉默下来。
接下来一个多时辰内,帐内安静异常。
直到有通报从账外传来:
“池州有信来!”
余烛猛然睁开了眼,目光看向了帐外。
儒生自是明白自家这位主公身子羸弱,他连忙起身走出帐外。
接着他双手拿着信封快步走到余烛面前。
余烛沉默了半晌,随后伸手接过信封,撕开封条,看起了情报。
只见余烛越看呼吸越发急促,看完最后一页之后猛地将情报拍在了桌子上。
余烛语气稍有些急促:“坏了……坏了……坏了!”
儒生这是头一次看见余烛面色如此惨白,而且语气急促,仿佛失了分寸。
他也连忙伸手看向那池州发来的情报。
大部分内容都是简单交流情况,唯有一件好事被特意提及。
玄武国下令,强行从各个富商之中强行借贷米粮,今年借的米粮,等来年秋收有余量还。
一年还不了就三年还,而且不还任何利息。
但凡不从者,直接以抗旨抄家抄粮。
这一政令迅速激起富商豪强的不满,玄武国如今正派兵镇压富商豪族。
如今各地缺粮,粮价是历年最高,利润也是按倍来算。
等三年不缺粮了再还,那时粮价才几个钱?这一来一去差多少钱?富商豪强又该少圈多少地?
不少富商豪强纷纷表示愿意私下资助池州附近的起义军起义。
儒生看了看,微微皱眉道:“玄武国此举看起来有点破罐子破摔,应当是无粮可赈,我们再有富商豪强相助,天时地利,尽皆在我……”
余烛猛然咳嗽几声,随后愤恨开口道:
“你糊涂啊!”
“你可曾见过商人起义?!”
“借贷粮食又不是要他们的命,跟我们干那才是真要命,时局微微不对他们就会重新转回玄武国!”
“他们有家有业,怎会因为少赚些钱,就真将一家老小的命全都压下?届时指不定还是这群人坏我们大事!”
“真正能跟随我们起大义的,是那群再不吃饭就要饿死的!”
“玄武国如今强征粮食再用来赈灾,灾民有了饭吃,他们饿不死了,又怎么会跟起义?!”
“没有要饿死的人起义,你难道是想指望那群富商提刀跟你来干?!”
余烛的话音落下,帐内瞬间安静下来。
儒生在提拔之下,也迅速回过味来,他目光看向余烛,声音不自觉的带着些许颤抖:
“那这……”
余烛微微摇头,强撑的站起身来,深吸一口气道:
“玄武国请了能人,我们恐怕不能再像以前一样等待玄武国露出破绽了。”
他目光看向一旁武将道:“起兵!十日之内!我就要进金水城!”
众武将领命退出帐外。
余烛下完令,又重新坐回椅子上。
此刻,余烛真明白,一位绝不比他差的智者,坐上了这张桌子上,在同自己同场竞技。
余烛是第一次感到紧张……
第191章 树皮都没剩
玄武国秘库内。
这里是玄武国最高机密,许多前朝秘闻的真相都在此处。
除了真相之外,也有收集的一些奇闻轶事。
野史也在其中,毕竟真正历史也有实在太过炸裂的事情,记载下去除了被后代耻笑弱智之外没有任何用处。
谁也不想死了之后还被后代耻笑,于是就封存了这段历史。
而后任皇帝面对这一任空白又神秘的断档自然会好奇。
于是就会收集一些民间野史进行简单补充。
主打一个甭管对不对,就说有没有。
赵玄神色认真的翻着面前的书,当确定完里面内容之后。
他快速站起身来,连忙走到楚星尘面前,将书放在楚星尘的桌上,认真开口道:
“前辈看这,这里有太祖和太祖母的奇闻轶事,而且还和玄武有关!”
这话一出,正在一旁快速处理公务的李应灵停下手中的笔,目光也是有些无语的看向赵玄。
这种亲自找自家祖宗野史的行为——真的是太孝了。
而且这人变脸速度比自家师父还快。
道德底线比师父还低。
最开始师父略显激进的政策,自然受到赵玄的不理解。
不过师父拉住赵玄讲了半个时辰的私密话后,赵玄虽然神色有些勉强,但还是严格的执行了师父的政策。
在那段情况未明的时刻。
赵玄还未把秘库公开,李应灵和楚星尘还是在案牍库处理情况,以及和沧州厉行天那边的联络。
李应灵在查找资料时,就能经常看见赵玄面色凝重,有一种明天就要上刑场的模样。
时不时就游荡在案牍库,很多的公文急递甚至就在案牍库中处理。
不过赵玄也不太敢找自家师父问问题,只是默默的叹气摇头。
属于是没说话,但又把话说全了的。
不过自家师父还是心软,见不得有人在他面前唉声叹气。
直接就将他赶出了案牍库。
被赶出案牍库的赵玄当天是不回来的。
毕竟皇帝也是有尊严的——所以赵玄往往是次日再来。
这些时日持续了一段时间,直到池州难民的事安全落地之后。
赵玄才停止了这艺术行动,表情也从愁眉苦脸到了一脸仰望。
这位玄武国的皇帝也开始了他的转变生涯。
尤其是叛军如同师父预测的那般,不计一切代价的攻城开始。
毕竟事实不会骗人,池州那边情况瞬间有些豁然开朗,叛军方向自从改了方案,也算掌控了主动权。
事情发展至此,这位皇帝简直比李应灵这位大弟子还大弟子。
就差恨不得亲自给自家师父暖床了。
这原本查找资料的活是李应灵在干,处理政务的活是赵玄在干。
只是后来赵玄觉得每天给师父端茶倒水,嘘寒问暖的行为不够。
说出了让李应灵也愣在当场的话——作为赵家子孙,关于自家祖宗的事迹更为了解,前辈这种急事,让我来查更为合适。
至于政务一事,交给您的大弟子就好!毕竟名师出高徒嘛!
尤其是看了李应灵批的奏折后,更是放心了。
楚星尘也有些许无奈的看着面前恭敬的赵玄。
如今的赵玄比当初小郑舔的还更加彻底。
楚星尘叹了口气道:“不必如此,我更喜欢你之前桀骜不驯的样子。”
“什么桀骜不驯,只不过是年轻气盛了些。”赵玄面露些许惭愧,随后岔开话题,指着面前的书籍道;
“看这里,我太祖奶……”
楚星尘侧目看了两眼内容,就伸手打断了赵玄接下来的话。
这本书叫什么奇闻轶事,直接叫——开国皇后不得不说的二三事更为贴切。
把这书扔进刘备书中都不生分,就以现在李应灵的年龄还听不了这个。
“别你太祖奶了,给她留点面子吧。”
楚星尘语气无奈道:“算我之前说错了,你找点正儿八经的东西出来给我看好吗?”
赵玄闻言从善如流点头,一点反驳都没有,立刻转身就走。
当他走到书架边上,想找一本不那么狂野的野史时。
楚星尘开口询问道:“我前几日看见了军情,说是金水城岌岌可危,有按我吩咐的做吗?”
赵玄闻言连忙点头道:“自是有的,所有辎重补给能带带走,不能带的全烧了,能挖的野草也都没留。”
“那金水城以外的城池,都做好了同样的准备了吗?”
“都做好准备了。”
“那按计策行事即可。”楚星尘闻言轻轻点头,站起身来道,“应灵,不用批奏折了,该走了。”
李应灵闻言目光一亮,连忙丢下手中的笔。
上一篇:落榜后,秀才提刀杀穿乱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