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码子机1
叶枭不会亲自去跟荣四动手。
对他而言,荣四不配。
叶枭想要荣四的命,就如同碾死一只蚂蚁。
只是对叶枭而言,控制唐安城地下势力,能够有几点好处。
第一,可以绕过明面上的限制,收拢一批手下,让人皇鼎聚拢更多人气。
第二,可以有一个情报来源,说不定能获取一些有用的情报!
第三,叶枭可以多一些手下,去做一些他不方便做的事情。
自从回到唐安城,叶枭始终都在被针对,归根结底,还是叶枭根基薄弱,没有自己的人手。
对其余几个皇子的情报,也并不知晓。
“殿下您放心,有何叔帮我,那荣四保证死的透透的。”
“行了,去吧!”
叶枭挥了挥手,牛安屁颠屁颠跑了出去。
待他走后,屏风后面,赵梦烟和柳儿转了出来。
“殿下,这家伙靠不靠谱?”柳儿也有些怀疑。
叶枭微微一笑:“放心吧,别看这家伙一副混不吝的样子,比起许多满口气节的读书人,他要靠谱的多!仗义每多屠狗辈,不是说说的。”
柳儿笑道:“殿下似乎有些看不上那些读书人啊!”
“从某种层面来说,是的!”
叶枭面色平静,毫不否认。
一旁的赵梦烟不解道:“为什么?”
“我为什么要高看他们一眼?”叶枭反问道。
“读书人能治国理政啊!”
“呵呵,可我看的,是他们祸国殃民!”
叶枭眼神中闪过一丝愤怒。
低声道:“游历天下十载,我所见者,官员十之八九与当地豪族勾连,百姓遭遇欺压。
贪墨少者,便为清官,为了政绩,做些表面章程,大肆鼓吹,府衙之内,有关系者横行无忌,当权者高高在上。
动辄使人家破人亡,这般读书人,我凭什么高看他们一眼?”
有些事情,不身处其中,是不会发现的。
游历天下前,叶枭以为大乾乃是太平盛世,国泰民安。
游历天下后,他才知道,哪里有什么国泰民安,有的只是被强压下的深沉痛楚。
叶枭越说越怒:“纵观历史,我大乾千百年来,哪次大乱不是因为那该死的读书人?
大乾历132年,满朝贪腐,致使天下大乱,多亏当年大乾皇帝当机立断,成立镇抚司,监查天下,怒斩贪官万人,才挽大夏之将倾。
大乾342年,北境云州牧贪财无度,大吃空饷,致使防务空虚,被楚国攻破云州,百姓死伤过百万,他却带着妻儿叛逃夏国!云州至今还在楚国控制之中!
大乾465年,楚国兵临城下,国库空虚,时任皇帝要百官捐钱,满朝官员总共捐出不到十万两银子!还上街叫卖自家破盆烂瓦!惹得皇室震怒,镇抚司巡查搜捕,一夜之间,从京都官员家中搜出银钱八亿两!
745年,景州官员联合豪族,大肆兼并土地,恰逢天灾,他们却不为百姓放粮,又隐瞒不报,致使百姓无奈奔逃,饿殍千里,易子相食,千万百姓被饿死他乡!”
叶枭越说越气道:“这般文人,我凭什么高看他们一眼?”
柳儿给叶枭捏着肩膀,笑道:“可是同样,这些人中不也出了许多才德兼备,政绩斐然之人吗?
比如我大乾如今的宰相苏铭轩,天下何人不称之为贤相?
他力主与蛮族议和通商,致使南线边境安稳十年,朝廷收入增加,又在各地兴办学堂,还多次谏言陛下,加强对各地官员审查考核,这般官员,其实也是好的。”
叶枭叹息一声道:“是!就算我对这些读书人再不满,再愤恨,我也必须承认,治国理政,需要这些人!没有任何一个皇帝,能够不依靠官员而治理天下!”
叶枭话音刚落,突然有下人进来。
“启禀殿下,门口有人递上名帖求见!”
叶枭接过名帖。
只见上面赫然写道:翰林院学子韩琦。
仔细回忆,却并无此人记忆!
叶枭沉吟片刻,说道:“让他进来!”
片刻后,一个四十岁左右,面庞消瘦,穿着粗布长衫的男人走了进来。
“凉州韩琦,见过三殿下!”
男人老老实实躬身行礼。
叶枭问道:“你来见我,所为何事?”
“在下欲投效于三殿下,从此为殿下效力!”
叶枭双目微眯,来人投效?
这还是他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叶枭冷笑道:“我可没本事给你安排官爵。你要是想我给你安排个好位置,那你可是想多了。”
这话不错,为什么叶枭目前手下无人前来投效。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对朝堂的影响力太小。
名声归名声,实际的影响力,那是要靠权利的。
比如有些人,能够影响官员外放,那凡属想要去个好地方当官的翰林院学子,自然会想办法向其靠拢。
叶枭现在,是真没这般本事。
出乎叶枭预料的是,韩琦却摇摇头道:“在下不用三殿下为我安排官爵,我可以辞去官身,在三殿下府上任职门客!”
此言一出,叶枭倒是来了一些兴趣!
要知道,翰林院,那是只有高中进士之后才能进去的。
进去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只要有空缺,便会外放,最起码也是个县令!
以前,叶枭看不起县令,可是游历天下的他,深知县令的权力有多可怕。
甚至可以说,在很多地方,县令的话,甚至比唐安城传下的旨意更有效!
实打实的土皇帝,而无论多么贫瘠的府县,也总是能刮出油水的,可比给他当个门客要好出不知多少。
第35章 初见成果
叶枭看着眼前已经是个中年人的韩琦。
他的衣服很破,可见其家世并不好。
身子站的很直,双目平静如水。
似乎在等着叶枭的答案。
叶枭轻声道:“十年寒窗,一朝高中,为何要辞官不做?”
“没有靠山!”
韩琦的话,让叶枭一愣。
这家伙倒是直爽。
“然后呢?”
“没有靠山,就只能外放至偏远之地,也难以提拔,可能一任便是到告老之年,终身难入唐安,或可借机捞取钱财,锦衣玉食,可并非我韩琦所愿!”
不得不说,叶枭第一次遇到说话这么直接的读书人。
他饶有兴趣问到:“那你想要什么?”
“辅明君,治国理政,伐夏灭楚,成无上大业,青史留名!”
韩琦话语无比坚定。
叶枭却微微一笑,不以为然。
好听的话,谁都会说。
不过眼前这个男人,愿意辞去翰林院之位,投效自己,其决心之大,倒是可见一斑。
留还是不留?
突然,叶枭想到了刚才的问题,他开口问道:“我且问你,大乾官员贪腐横生,你可有法?”
韩琦躬身施礼,侃侃而谈道:“官员贪腐,其问题核心,不在官员选拔。首在我大乾官员任免制度!
如今大乾官员,一旦任用,提拔快慢,皆由朝中高官而定,故而地方官员皆大肆敛财,送往唐安,以求提拔!
而占据高位之人,往往为官数十年,苦心经营,党羽遍布!官官相护,致使贪腐更胜!”
“若要整治贪腐,其一者,将官员任免期提拔都设有期限。
或三年,或五年,或八年,视官位高低而定。
官员到任,由朝廷临时选派人员审查,审查合格者,提拔任用,审查不合格者,就地罢免。
避免有些人尸位素餐。
其二,同时要对官员财产进行监督,严禁官员及家属经商,官员所有财产必须报备,包括其眷属,亲朋,不定期进行抽查若有来源不明钱财者,皆以贪腐论之!
其三,增强监察制度,目前虽有镇抚司和御史台,可镇抚司权限完全碾压御史台,如果镇抚司贪腐,又该如何?
故而应再增设一监察部门,使三者相互监察,并且定期更换人员,对被更换者,进行严格审查!如此一来当可减少贪腐!”
说到这里,韩琦认真道:“治贪者,唯严苛律法监察,不可以人心,品德托之!亦需长久坚持,唯有如此,方可清明吏治。”
不得不说,韩琦这番话,还是符合叶枭心中所想的。
不管好坏,但是最起码给出了解决办法,也给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而且从整体来看,其考虑的东西也算是周全。
“为什么是我?你要选明主,这朝廷里的皇子,可不止我一人!”
韩琦轻声道:“因为殿下救那农夫时,在下亦在人群之中。”
他看向叶枭的眼神充满了一丝期待。
“我本欲浑噩一生,那日见殿下,如青天见明月!殿下为百姓而不顾叶星元皇室身份,将其严惩。若如此都不为明主,何为明主?求殿下将我收下!”
实际上,在大乾历史中,从来没有一个人因为百姓而去伤害一位皇族!
叶氏在大乾,是至高无上的。
可是也正是叶枭这么做了,才让人感到震惊。
唐安百姓人人歌颂,韩琦亦愿投效!
叶枭叹息道:“可我真的没本事帮你安排官位!”
韩琦微微一笑:“在下也真的可以辞去那翰林院之位,追随殿下!”
很多人,或许因为一件事,一句话,就愿意追随一个人。
韩琦真的辞去了翰林院之位。
入了叶枭府中,成为一名光荣的门客,月薪..十两!
唐安城,金鳞卫营地门口。
叶枭和梁晴从马车上下来。
“你呀,干嘛非要来这里?”叶枭有些困倦,这一大早上,就被梁晴吵醒,这女人非要来看看叶枭的金鳞卫。
梁晴满眼期待道:“昨天颜叔叔去我家了,跟我爹喝酒,说起金鳞卫,他说必为大乾第一强军!我倒是要看看,他哪里来的这般底气!”
不得不说,当梁晴说这话的时候,她眼睛里是有光的。
叶枭能很明显的感受到,她对于兵卒的喜爱!
二人进了营地,这一进去,梁晴便瞪大了双眼!
上一篇:宗门收徒,我能看见属性词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