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菠萝蜜多羊
李世民:“......”
这大孙说话总是能叫人没法反驳。
..................
又过了七天,《大唐周报》的新一期准备发行。
“以往几期加起来总共印刷了十多万份,全都卖完了,这次皇太孙殿下亲自下令,至少要印刷六万份。”武媚娘一袭牡丹红齐胸襦裙,外罩纱质披帛。
面前报社众人面面相觑。
这对于长安百万人口而言,不是什么大数目。
但是对于有能力购买的消费群体而言,着实不算少了。
为首一人恭敬道。
“是,武娘子。”
“不过,这第十回,咱们是不是要改一改?”
其余几人也是颇为为难的看着武媚娘。
武媚娘当然知道这几人的意思。
因为这第十回,就是皇太孙口述,她手抄的。
第十回的题目是二将军宫门镇鬼,唐皇帝地府还魂。
武媚娘当时就提出了质疑,是不是要修改修改。
不过被皇太孙给否决了,列举了一堆她听不懂的词儿,什么剧情张力、铺垫、大纲,反正话里话外就是一个意思,这么写最好。
武媚娘无奈,皇太孙都是这么说,那她这个枪手能怎么办,只得硬着头皮写下去。
不过,她总觉得皇太孙殿下是故意的。
当然,这些话当然不能在这几个人面前说,当下便淡淡道。
“一切都按皇太孙的意思来办。”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
..................
魏征拱手道。
“陛下,新署衙已经部署好,请陛下赐名。”
李世民沉吟道。
“前几日朕跟大孙讨论过,大孙说就叫都察院,朕也觉得这个名字不错。”
魏征微微拱手。
“是,陛下。”
“陛下,微臣这些日子以来,已经接收到了数百份举报信件,其中涉及关中道衙门数十,官员数百。”
“臣恳请陛下将这等涉及贪腐问题的官员,全部捉拿详查。”
殿内群臣一愣,颇为愕然。
这魏老儿刚刚手里有了权力,就立刻要抓人。
这特么也太狠了。
李世民微笑道。
“都察院新建......”
“需要立威,不过也要稳定。”
“数百个官员牵连太大,你挑其中较为严重者审查严惩,杀鸡儆猴。”
“其余等人暂且不动,审查其政绩,无能者下,能有政绩者,稍作敲打即可。”
魏征大义凛然道。
“陛下,这天下百姓饱受这等贪腐官员欺压。”
“都察院既然建立,便理应为天下百姓惩治奸佞。”
“欲清吏治,必用重典。欲除积弊,必施雷霆!”
“不将其处以极刑,不足以正法!”
殿内群臣默然。
包括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都是沉默。
他们太了解魏征这个臭脾气了。
李世民深深的看了一眼魏征,旋即像是想到什么一般,忽然一笑。
“魏卿,大孙有诗云:山树桃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是郎意,水流无限是侬愁......”
“大孙前几日给朕讲了个长江黄河论。”
“大孙说长江之水灌溉了两岸数道之田地,黄河之水也灌溉了数道两岸之田地,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因水浊而偏废。”
“魏卿劝朕将这些官员全部赶尽杀绝,便是重用清流而废浊流。”
“朕岂可乎?”
李世民的话点到为止。
但是殿内一静。
众人闻言脸色一颤,一脸愕然。
尤其是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对李易较为熟悉的朝廷重臣,更是倒吸一口冷气,眸中满是震惊。
如果是一个登基几十年的帝王说出这番话来,那他们倒是不觉得有什么,但是一个六岁的孩子能说出这般道理,着实让人震惊不已。
长孙无忌捋了捋胡须,微微颔首。
“皇太孙殿下此言鞭辟入里,颇有见地。”
房玄龄沉吟道。
“赵国公所言极是。”
“皇太孙殿下以江河喻臣工,将复杂的人心、朝局,化繁为简,一语道破天机。”
“不因清而偏用,不因浊而偏废,这十二字更是治国安邦的至理,殿下天资之高,悟性之深,实乃微臣生平仅见!”
“臣以为,魏侍中欲行雷霆之威,虽有除弊之心,然殿下此论,方为长治久安之策,宽严相济,张弛有度,陛下圣裁实为明断!”
程咬金大嗓门响起。
“陛下!皇太孙殿下之智,已非早慧可以形容。”
“此等对人心朝局之洞见,直如圣人垂训,洞烛幽微!”
“殿下有此眼界胸怀,实乃我大唐江山社稷万世不易之基!臣等为陛下贺!为大唐贺!”
第119章 坏消息:被大孙写死了,好消息:整活了
旁边的官员见状,心里暗骂程咬金这厮真是凑不要脸,便也连忙上前称赞皇太孙。
在场的都是官场老油子,老狐狸中的老狐狸,岂能不知道李世民此言,虽然是有意回答魏征,但是更多的是炫耀自家大孙。
否则,这一番话中蕴含帝王御极之术,没道理跟他们这些臣子讲,分明是炫耀皇太孙的智慧。
一时间,殿内群臣称赞如潮。
“皇太孙殿下……真乃神童降世!”
“太孙殿下有陛下风范。”
“生孙当如皇太孙殿下。”
“太孙殿下如此,大唐江山社稷稳固矣。”
“......”
李世民听得心里暗爽,面上却是风轻云淡。
好似自家大孙所作所为不过寻常罢了。
待到好一会儿,他才挥挥手,让殿内众人安静下来。
魏征这才缓缓道。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皇太孙殿下小小年纪,便有极高的境界。”
“老臣汗颜。”
周围众人面面相觑。
魏大喷子,就这么简单的屈服了。
..........
半个时辰后。
诸多大臣退下,只留下长孙无忌。
李世民笑骂道。
“这魏征,还在朕面前玩心眼子,真是老匹夫。”
长孙无忌微微一笑。
“魏征自知自己刚正顽固的声名在外,被陛下赋予这么大的监察之权,就注定他只能做一个孤臣。”
“如今上表,不过是为了自绝于臣党之外。”
“既叫天下大唐官员忌惮,也叫陛下放心。”
“不过他恐怕也没想到陛下会引出皇太孙的话。”
李世民微笑不语。
谁说魏征是迂腐顽固的憨直之人,那他才是傻子。
这位以耿直直谏著称的着实是个聪明人。
长孙无忌旋即又拱手笑道。
“太孙殿下如此聪明,陛下可谓是后继有人。”
李世民也颇有些感慨。
“朕年轻的时候冲锋陷阵,落下不少病根。”
“这些年来,也总觉得自家疾病缠身,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撂挑子了。”
“一直以来便忧心于下一任继承大统之人。”
“太子处理朝政没什么太大问题,但不够优秀。”
“且心性不定,德行有亏。”
“而青雀才智有余,却心狠手辣,没有当皇帝的胸襟。”
“晋王虽心中有些城府手段,但是骨子里还是妇人之仁,犹豫不决,没有帝王的气魄。”
“至于其余等皇子不提也罢。”
长孙无忌微微颔首。
他跟李世民的关系不仅仅是君臣那般,更是大舅哥和妹夫,李世民许多话说的也无须掩饰。
之所以不考虑其他皇子,也并非仅仅是因为嫡、庶,更重要的是因为那些皇子不是长孙皇后所出。
若非长孙皇后,李承乾这太子的位置坐不到今天。
李世民旋即又笑道。
“朕正有些游移不定的时候,大孙就出现了。”
“朕这才发现皇室之中,又有芝兰玉树。”
上一篇:大唐:和长乐同居,李二绷不住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