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俯卧撑开始肝经验 第452章

作者:海风有多久

  至少,他的眼前并没有如预想中那般闪烁光芒,浮现出任何技能解锁的提示信息。

  方诚现在能做的,就是不断重复,用成千上万次的练习,将这些动作彻底融入肌肉本能。

  他想看看,是否能通过这种最直接的方式,解锁【空手道】这项新技能。

  半个多小时过去了,面板依旧毫无反应。

  方诚停了下来,稍作休息,暗自分析原因。

  按照以往的经验,想要解锁一项完整的技能,光是学会几个基础动作还远远不够。

  必须将这门功夫的所有核心技法都达到某种熟练度,融会贯通,才有可能被系统承认。

  现代空手道发展至今,吸取百家之长,技法可谓五花八门。

  囊括了拳击、肘击、手刀、踢技、摔技、投技、寝技、锁技、绞技、逆技、擒拿等多种格斗技术。

  其中大部分技术,本质上和其他格斗流派是相通的。

  经过拳击、散打、泰拳、柔术等技能的练习。

  方诚的拳脚功夫早已达到宗师级别,柔术的底子也让摔、投、锁、绞等控制技法完全构不成问题。

  唯一的短板,就是以手刀为代表的开掌技术。

  换句话说,就是手掌与手指的功夫。

  或许,只是因为现在掌握的手刀技法太过基础和单一?

  等掌握了更多的变式和组合技,应该就差不多了。

  方诚听沈浩明的课前介绍。

  空手道有四大传统流派:松涛馆流、刚柔流、和道流、糸东流。

  每个流派对技法的侧重点都不同。

  松涛馆流讲究大开大合,动作舒展,更注重腿法和投技。

  其套路中的手刀动作多用于防守或控制,配合拳法、腿法进行反击,而非主动攻击手段。

  而最擅长用手刀作为主要进攻方式的,当属以硬功和刚猛著称的刚柔流。

  也就是真岛五郎家族所在的流派。

  这个流派的武者往往采用劈砍硬物的方式来锻炼手刀的威力,以开砖断石的表演闻名于世。

  如果想学到更强、更全面的手刀技术,师从松涛馆流的沈浩明,其实并非最佳选择。

  可惜,真岛五郎已经失踪快半年了。

  否则倒是可以向他请教一二。

  方诚稍作思索,决定等回到旧厂街后,去武大通那家音像店看看。

  说不定能淘到几张空手道教学的碟片,自己再仔钻研下。

  收敛思绪,瞧了一眼身边那几个正在偷懒的新学员。

  才练了没多一会,他们就累得气喘吁吁,龇牙咧嘴,手臂动作变形得好像棉花棒一样软。

  方诚摇了摇头,将目光投向了大厅另一侧。

  那里立着一排专门用来练习击打的固定人形靶。

  刚刚结束训练的另一班学员,正在撤离场地。

  方诚于是走到空出来的人形靶前,两脚前后开立,重新摆起架势。

  这一次,他不再是凭空挥击。

  而是将靶子想象成真正的敌人,进行模拟实战。

  当然,必须控制着自己身体隐藏的狂暴力量,以免一掌下去,直接将训练器材砸烂了。

  砰!砰!砰!

  沉闷的击打声在训练馆内不断回响。

  方诚以人形靶为敌,演练着刚才学到的组合技。

  外手刀格挡,随即后手逆突直击心窝。

  里手刀劈颈,紧接着便是一记前踢猛攻下盘。

  施展的每一次手刀,都精准无比地劈砍在人形靶的颈部、肋下、心口等诸多要害部位。

  逐渐地,他的进攻手法开始不局限于沈浩明所教授的范畴。

  而是根据自己的感觉,不断调整出手姿势,步法配合。

  随着练习的深入,方诚心中也渐渐有了一丝属于自己的体悟。

  手刀,其本质就是将手掌模拟成无刃的刀具进行劈砍。

  其精髓不在于“劈”,而在于“斩”。

  看似在一字之差,其实效果截然不同。

  “劈”只是动作,是力量的释放。

  而“斩”,还额外附带着一种意念,一种要将面前一切阻碍都一刀两断的决绝气势!

  唯有心存斩断万物之念,力随意动,才能将全身的力量凝聚于掌缘一线,达到真正的贯穿效果。

  既然如此。

  手刀这种技法,就不应该被视作单纯的肌肉运动,而是精神与肉体的合一!

  这道明悟如闪电般划过方诚脑海,让他心潮涌动。

  如果不是身在俱乐部,需要顾及影响,他真想试一试,全力一掌斩下去,会是何等光景。

  稍稍平复了心绪,方诚旋即沉静下来,重新专注于基础技法的练习中。

  阳光透过落地窗,在塑胶地板上照耀出一片明亮的区域。

  学员们来了又走,走了又来,人影随着光影不断穿梭。

  不知不觉,已经快要下午四点。

  训练大厅变得安静下来。

  方诚停下动作,打算结束今天的练习。

  捡起丢在地上的矿泉水瓶,拧开瓶盖,仰头灌了几大口。

  以如今的体质,这点训练量甚至不足以让他出汗,只是有些口渴罢了。

  就在这时,随手放在旁边地板上的手机忽然震动起来,响起一串铃声。

  方诚低头看去,屏幕上显示着一个陌生号码。

  于是拿起手机,按下接听键,放到耳边。

  “喂?”

  “方诚啊,是我,董云川。”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老者的声音,宏亮中似乎还带着几分抑制不住的笑意,显得格外熟络。

  方诚眉头一挑,有些疑惑。

  “董云川?是谁啊?不认识。”

  回应的语气平淡如水,随后又问了一句:

  “你是不是打错电话了?”

  “呃……”

  电话那头明显噎了一下,沉寂了数秒,随后解释道:

  “我是东都大学法学院的院长。”

  “呃。”

  这次轮到方诚诧异了。

  法学院的院长找自己干什么?

  他清楚记得自己报考的导师名单里,可没有这号人物。

  与此同时,东都大学一间古色古香的办公室内。

  红砖墙壁,巨大书架上塞满了各类法学典籍。

  一个脸膛红润,精神矍铄的老者正举着座机话筒,脸上笑容僵了一下。

  董云川深吸一口气,耐着性子提醒道:

  “去年十二月份,我们在马建国师兄家里参加聚会,见过一面的,想起来没有?”

  “哦。”

  方诚终于从记忆的角落里把这个人翻了出来。

  脑海里瞬间浮现一幕画面。

  一个脸庞通红、满头大汗的老爷子,用手掌贴着水壶,给大伙烧开水。

  “你就是那个什么八卦门的掌门人。”

  “是八卦掌!”

  董云川闻言,脸色顿时一黑。

  好家伙,这小子感情是把我当成八卦周刊狗仔队的掌门了!

  他强行按下心中的牢骚,清了清嗓子,切入正题:

  “你现在有空吗?有件事,我想和你当面谈一谈。”

  方诚闻言,目光微微一闪,旋即点头:

  “行。”

第375章 神秘主义的世界,防火墙协议

  东都大学,法学院院长办公室。

  阳光透过窗户,斜斜地洒在光亮的红木地板上。

  空气中弥漫着旧书页与淡淡茶香混合的醇厚味道。

  办公室的陈设古雅而庄重,整面墙的书架上,塞满了各类厚重的法学典籍和中外文献,透着一股知识沉淀下来的厚重感。

  董云川正坐在茶几后,动作娴熟地摆弄着一套精致的紫砂茶具。

  他的手指粗壮有力,一看便知是常年练武的手,和学院教授的身份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不过,此刻冲泡、斟茶的动作倒是带着一种文人特有的优雅感。

  “来,阿诚,尝尝我这的雨前龙井。”

  他将一杯澄彻碧绿的茶汤,稳稳推到方诚面前,脸上挂着和蔼可亲的笑容。

  方诚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茶水温润,入口微苦,而后迅速回甘,一股清香在唇齿间弥漫开来。

  “好茶,多谢院长款待。”

  放下茶杯后,方诚目光平静地落在对面这位老人身上。

  眼前的董院长,与那晚在望江楼陪着赵议员、气场沉稳的老者形象,悄然重合。

  虽然认出他的模样,但方诚没有主动提及这件事。

  毕竟,官场上的人际关系多少带着些敏感。

  只是此刻,对方的态度显得过于亲切了些,那份嘘寒问暖的热络,倒像是长辈在哄自家最看重的晚辈。

  “呵呵,我们好久不见了。”

  董云川微笑着,关切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