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江湖:我娘子是山大王 第60章

作者:贫道爱烫头

  “你算什么东西?就算奕剑门门主亲身至此,老子也不放在眼中,有本事你做法招魂,把傅采林招来!”

  “你……你敢侮辱奕剑大师?奕剑门数千弟子,必不与你罢休!”

  “是么?说得好啊!你不就是奕剑门弟子么?还是嫡传弟子,你怎么不上擂台来,亮出你的宝剑,用你的生命你的血肉你的灵魂,捍卫傅采林?”

  鳌忠不屑的看着尹文忧,在擂台上等了十几秒,见他逡巡不前,忍不住狂笑出声,高句丽使团士气全无。

  尹文忧红着脸辩驳:“我不是怕了你这莽夫,而是我代表陛下来此,与莽夫战斗有辱国体,我不怕你!”

  越是解释,越让人嘲笑。

  江湖武者,快意恩仇,从门派的角度而言,鳌忠侮辱奕剑门祖师,从国家角度而言,鳌忠侮辱民族英雄,无论从哪个角度,都必须拔剑出手。

  不敢动手,就是怂了。

  怂人没资格说话!

  所以,高句丽使团不说话了。

  比武正常进行。

  数十个门派接连登场,有的派个弟子走过场,随随便便展示两招,讲求个人情世故,招数无甚精妙,但却打的精彩纷呈,花里胡哨甚是好看。

  有的想获得官爵,上台之后拼命展示自家武功,北地武者,出招多是大开大合凌厉狠辣,尤其擅长搏命。

  这些人自幼在冰天雪地成长,与天争与地斗,用性命赚取练武资源,为了一株止血草,就可能付出生命。

  在这里。

  生命是最不值钱的。

  生命同时也是最值钱的。

  每一拳都是为了自己的生命。

  每一脚都是为了自己的前途。

  “下一场,天池帮对青龙门!”

  青龙门和青龙派不同。

  青龙派是高句丽武林宗派,传承武技是判官笔,尤其擅长软蛇笔。

  青龙门位于锦州,全派上下主修九节鞭,九节鞭矫跃灵动,有兵中之龙的美誉,“青龙”二字由此而来。

  萧思衡扛着苗刀上台。

  青龙门掌门风良,看到萧思衡使用的是长兵刃,心中不免有些得意。

  以长度而言,九节鞭的长度并不能超过苗刀,更别说长枪大戟,但使用长兵刃的武者,遭遇攻击时,会下意识横杆防御,这就给了九节鞭机会。

  长枪大戟向上一搪,九节鞭的鞭梢顺势弯曲,直接打向对方后脑,如果不想下死手,也能打对方手腕。

  九节鞭难学难使、难用难精,以此为主的门派,唯有青龙门而已。

  至于用九节鞭的高手,最有名的叫做丁不四,号称“一日不过四”,每天只杀四个人,数十年老舔狗。

  南少林有九节鞭传承,能把鞭梢作为枪矛使用,甩出去时,鞭梢洞穿坚韧的竹节,翠竹本身却不动摇。

  留下这门传承的高手,名叫

  ——胡德帝!

  “阁下,请了!”

  “风掌门先请。”

  “好,那我就不客气了。”

  风良从腰间解下九节鞭:“我等会儿打你右肩,你千万要小心啊!”

  萧思衡笑道:“你心眼不坏,我就不下重手了,等会儿我会用天池帮祖传的天池刀法,打你左肩肩井穴。”

  轩辕梅六小声道:“姐夫,天池帮不是你创立的么?哪来的祖传刀法?你这个远方表叔,又是哪来的?”

  高大毛瞪着眼说道:“你是粘杆处的密探,还是王公公的特使?用得着你来查我家谱?老实看着就行。”

  “你表叔能打赢么?”

  “当然可……”

  话音未落,风良飞了出去。

  萧思衡晃悠着走下擂台。

  高大毛什么都没看到,埋怨轩辕梅六打搅他的兴致,鳌拜等人,看的却是清清楚楚,点头表示重点关注。

  却是方才两人交手,风良的九节鞭快如闪电,运鞭如枪,刚柔并济,四面八方尽是鞭影,抽到擂台上时,留下一道道痕迹,抽飞数十块碎石。

  就在众人以为,这将会是一场龙争虎斗的时候,“丁修”上前半步,卡住风良下一步的落点,刀鞘顺着鞭影缝隙点中其左肩,把他撞出擂台。

  风良直到落地,也没想明白,自己到底是怎么落败的!

  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

  没有人能回答他,因为接下来所有擂台同时开启,诸多门派纷纷上前。

  众人各自展露手段。

  最亮眼的,除了内定种子,莫过于从小地方来的天池帮、回笼教、孤独派、筷子门,纷纷以全胜晋级。

  天池帮丁修,回笼教乌蝇哥,孤独派龙儿,筷子门唐大肚,纷纷进入鳌拜的视线,被骁骑营重点监视。

  ……

  夜!

  参赛众人聚在一处。

  白天众人当然不是在看戏,而是观察完颜家的人藏在何处,试探有多少人策划搞事,顺便找几个盟友。

  鳌拜当然也是如此。

  鳌拜甚至主动帮忙推了一把!

第77章 东西我想要,钱我不想给,该怎么做?

  鳌拜擅长冲锋陷阵,每逢战斗,必然冲锋在前,悍不畏死,凭借满腔血勇击穿敌人阵型,立下无数战功。

  在征战沙场的过程中,鳌拜逐步悟出一个道理——人不是万能的!

  总有什么东西是你学不会的。

  比如:他不擅长运筹帷幄,不会修理损坏的军械,不懂分派粮草,亲信副将受到致命伤,鳌拜束手无策。

  如今虽然身居高位,文武百官无不惧怕他的威严,但是,让鳌拜处理春耕秋收、监察刑部断案,鳌拜就算愁的把胡子掉光,也想不到解决之法。

  你不擅长,总有人是擅长的。

  鳌拜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肯定有别人能够做到,运筹帷幄有军师司马,修理军械有工匠,分派粮草有主簿,救死扶伤有军医,断案有刑部侍郎。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让非专业的人,有多远滚多远。

  鳌拜是行伍出身,自幼从军,心知不靠谱的主帅,会造成何等损伤。

  带兵打仗,出错是要死人的。

  那么,有没有一种人,擅长查找满清境内的反清势力、完颜余孽?

  当然有。

  那就是他们本身。

  没有人比反清势力,更懂这些势力该如何运作,没有人比完颜余孽,更懂如何借用天命教、白莲教的力量。

  让英雄去查英雄。

  让好汉去查好汉。

  鳌拜什么都不用做,只要在背后轻轻地推一把,就能够稳坐泰山。

  把所有的势力加起来,算上南宋派过来的高手,比如追命,想杀鳌拜的不超过三家,绝大多数势力,都想保全鳌拜的性命,让鳌拜去和康熙斗。

  鳌拜杀这些人的时候,可以肆无忌惮的下死手,他们却很少针对鳌拜,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能达成默契。

  世上最爽快的事,就是你毫无顾忌的攻击敌人,敌人却不想让你死。

  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担心的?

  只要性命无忧,就能随意冒险。

  这就是鳌拜答应主持这场辽东武林大会的原因,他从一开始就想到,自己的敌人不是完颜家,不是天地会,而是少年皇帝,是粘杆处的高手。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两虎相争,猎人得利。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诸多智者布下棋子,究竟谁会成为得利的渔翁、猎人、黄雀?

  谁是捡便宜的鬣狗?

  吃腐肉的秃鹫,又是谁呢?

  不知道!

  这种事情根本无法预测。

  就算预测千百种可能,也肯定会出现缺漏,微小的缺漏,会导致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最终彻底影响大局。

  比如,鳌拜肯定想不到,萧思衡会不会脑子一热,冲上去与他搏命。

  萧思衡一边等人到来,一边下意识询问练霓裳:“娘子,你说古往今来最聪明的人是谁?说一个名字!”

  练霓裳笑道:“官人,我是在蜀地长大的,武侯墓就在定军山下,我会说出哪个名字,还用问一遍么?”

  “比诸葛亮更聪明的人呢?”

  “嗯?”

  练霓裳心中一惊。

  这个问题,着实不好回答。

  “妾身不知,请官人指点。”

  “事后诸葛亮,如果诸葛亮带着毕生的记忆,重新活一次,他就是世上最聪明的人,因为他全都经历过。

  我曾听过一个故事。

  某天,诸葛亮一觉醒来,发现三顾茅庐、赤壁之战、东吴联姻、白帝城托孤、挥泪斩马谡,都是南柯一梦。

  他口中念着,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书童的声音。

  有三个人来拜访先生,一个黑脸大汉一个红脸大汉,为首的叫刘备。

  这一刻,诸葛亮没有丝毫犹豫,来不及为秋风五丈原而悲伤,后汉三国年间所有智者,都将会面对古往今来最恐怖的智者——事后诸葛亮!

  啧啧啧~~

  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是非常佩服的,可惜啊,世间之事,哪有重来的机会?终归是梦幻罢了!”

  萧思衡略有些感叹。

  练霓裳微笑道:“官人,你莫不是受了什么刺激?还是中邪了?”

  “没事,就是在胡思乱想,我最近在研究山字经,思维比较混乱,这玩意儿太玄乎,脑子正常的练不成。”

  山字经是直达内心的绝学,会引动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愤怒就是愤怒,高兴就是高兴,哀伤就是哀伤,再怎么精巧的谎言,再怎么精湛的演技,能够瞒过所有敌人,却无法瞒过自己。

  想要修成山字经,不仅需要灵动至极的思绪,还需要一门诚心正意、稳固本心的绝学,要保持本心不动。

  练到大成之后,既化身万千,又万法归一,想怎么变化就怎么变化。

  心念一动,气质随之更改。

  萧思衡原本擅长势大力沉、力大砖飞的武技,修成山字经后,可以模拟出段誉的气质,施展逍遥派武技,或者模仿西门吹雪、叶孤城等至纯剑客。

  无论什么心法妙诀,哪怕是契合女子的心法,比如慈航剑典、天魔大法,萧思衡都能修成,进而万法归一,取长补短,化万千秘术,为穿心一箭。

  元十三限创出伤心小箭时,顺带创出七十七门武技,其中有十三门是当世一流绝学,因此把自己的名字元限,改为元十三限,也算是一种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