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你要当娱乐圈纪委啊? 第708章

作者:吃饺子蘸醋

  “是的,为了适配里世界的低重力环境,我们特意去 NASA要了火箭推进的流体力学数据,光测试推进器火焰的分层效果,就做了二十七版——从最初的单一橙红色,调到现在这种‘外层淡蓝、内层赤红’的渐变,就为了让机甲飞行时更符合物理逻辑。”

  马斯克没想到这种细微之处张辰都能发现,声音里带着兴奋,“我们还增加了别的细节,现在机甲受压时,关节处的金属形变会随力度变化——比如被轻缠时只会轻微凹陷,被猛拽时会出现明显褶皱,还加了‘金属疲劳’的细节,长期受力的部位会泛出暗黄色锈迹。”

  张辰俯身盯着屏幕,指尖在触控板上放大画面:“把液压杆收缩时的摩擦声再调大一点,要让观众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机械受力’的质感。”

  他抬头看向马斯克,眼神里带着期许,“非常好,我很欣赏你们这种认真的态度~”

  得到未来老板的赞许,马斯克开心的回到自己的工位。

  他的表演已经结束了,接下来就要看另一支小组的表现了,压力给到第二支小组。

  艾德兰示意,第二支小组的组长站了起来。

  这一次屏幕上出现的是洪荒与骷髅怪的建模图,数位板上画满了怪兽的肌肉发力示意图。

  这次没有介绍,先播放视频:

  金刚是里世界的一方强者,发现洪荒这个外来者闯入他的领地,立马表现出愤怒,两只拳头如鼓槌一般敲击着自己的胸脯。

  洪荒可不是什么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它是凶兽,尤其进入里世界以来的连番厮杀,让它浑身上下充满了暴戾。

  看到金刚,它就知道,又得打一架了。

  工业光魔不愧是老牌特效公司,制作的场面非常燃。

  战斗很激烈,如小山一般的两头巨兽肉搏,不能说移山填海吧,但也说得上惊天动地。

  嘶吼,翻滚~

  特效画面里有很多局部特写,重点突出两头怪兽的巨大,巨大到抓起旁边的树木当武器。

  “这组是咱们工业光魔的‘怪兽专家团’,没参与过《环 1》,但做过《侏罗纪世界》的恐龙特效,最擅长生物形态的细节还原。”艾德兰为张辰介绍。

  第二组的组长叫詹森,詹森指着屏幕上洪荒的特写,“我们参考了《环1》里洪荒的造型,对它进行了升级。

  洪荒在这部电影里出现的时候,他已经在里世界待了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内,他战斗过,受过伤,所以我们给他添加了很多细节,比如脸上这道伤疤~”

  张辰看着洪荒的新造型,还不错。

  他一直在强调,洪荒的原型虽然是熊猫,但它和熊猫不同,它是凶兽。

  伤疤的设计,张辰觉得不错。

  “在对骷髅怪的设计中,我们增加了毒素的概念~”

  张辰凑近屏幕,看着特效师调试骷髅怪的毒囊:淡绿色的毒素在囊内缓慢流动,囊壁上的血管纹路清晰可见。

  “毒囊破裂时的扩散轨迹,你们参考了什么数据?”

  “参考了眼镜蛇毒液在不同介质中的扩散速度。”旁边的特效师立刻回答。

  “在里世界的潮湿环境下,毒素会先形成‘液滴飞溅’,落地后再慢慢扩散成半透明的雾状,接触到洪荒皮肤时,会先腐蚀表层皮毛,再渗入肌肉,形成灰褐色的腐蚀斑,还会伴随着细微的气泡——就像强酸腐蚀金属的效果。”

  “有点像异形?”

  “没有那个那么夸张,我们设想中,洪荒被毒液伤到,会受伤,但不会造成太严重的伤害,反而会激起洪荒的凶性~”

  张辰点点头,算是认可了这份设计。

  怪兽互殴,并不是洪荒越强大越好看,作为对手的怪兽也要有自己的特点,有让洪荒忌惮的地方。

  只有这样,观众看的才带感。

  张辰现在愈发佩服艾德兰的分工。

  《环1》小组懂机甲的‘机械逻辑’,知道暴风赤红在里世界该怎么‘动’;

  怪兽专家组则懂生物的‘生存习性’,知道洪荒和骷髅怪该怎么‘打’。

  整体而言,两条故事线虽叙事主体不同。

  一为怪兽内战,一为机甲探战,但均围绕“里世界”场景展开,既通过差异化的战斗类型(原生对抗 vs主动探索)丰富了视觉体验,也通过专业制作团队的分工(怪兽小组负责怪兽细节,《环1》小组负责机甲逻辑),保障了每一条线的特效品质与叙事完整性。

  两组人制作的战斗场面都很燃,但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他们战斗的背景却异常的美。

  当然美了,背景的原型是桂林。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是上了语文课本的。

  山奇水美~

  张辰打造的星辰娱乐不止是一家简单的影视公司,而是一个文化综合体。

  《环太平洋2》筹备的时候星辰娱乐就通过文化部联系了桂林和张家界的政府,电影上映后当地的旅游肯定会爆发一波,发达的机会给你们了,就看你们能不能抓住了。

  张辰觉得可以仿照烟台。

  《还珠格格》一句台词‘皇上,您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直接带火了大明湖,烟台干脆就在大明湖畔修了个美女彩灯,人家没说那是夏雨荷,但所有人都知道那就是夏雨荷。

  桂林和张家界也完全可以照着学,修建雕塑,还原洪荒和金刚战斗的场面,版权费可以商量。

  ……

  几天后,张辰带着第一版预告片回国。

  《碟中谍4》自有派拉蒙和华纳兄弟去筹备,据说阿汤哥为了练习迪拜塔攀岩,专门在自己家安装了一整块玻璃幕墙用来训练。

  的确是个敬业的家伙。

  得知张辰回来,郭凡第一个找上门。

  “老板,这是我设计的概念图,您帮我看看~”

  张辰屁股还没坐热,郭凡就风风火火的找上来。

  张辰接过,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外骨骼装备设计图:

  灰黑色的金属框架贴合人体曲线,肩部与膝关节处的液压杆泛着冷冽的光泽,背部的能源核心嵌着淡蓝色的晶体,连手部的机械指节都清晰地标注着“可 360度旋转”的技术参数。

  “还真是详细。”

  接着往下看,外骨骼还好,但怪物和张辰印象中的差别很大。

  原版《明日边缘》的怪物形象——通体透明,像一团漂浮的烟雾,移动时只会留下淡淡的光影轨迹,别说五官,连清晰的躯体轮廓都没有。

  而郭凡手绘稿里的怪物形象则是通体呈深褐色,六条细长的肢足像镰刀般锋利,头部顶着一对复眼,口器开合间能看到细密的獠牙,身后还拖着一条带着尖刺的尾椎。

  感觉和《星河战队》中的怪物很像,原型应该是螳螂之类的昆虫。

  看来《星河战队》对郭凡的影响很深啊。

  其实张辰对《星河战队》的印象也很深刻,觉得特别好看。

  不过因为这部片里的军队很明显的采用了德国军制,被好莱坞犹太势力抵制,加上有血腥场面,别定位R级,所以成绩并不理想。

  至于为什么郭凡设计出来的和原版的差距会如此大,这很正常,因为张辰提供的是文字剧本,对怪物这些没有太详细的描述。

  不过张辰觉得挺好,郭凡设计的怪物起码比原版的好。

  原版的设计,最大的弊端瞬间浮现在他脑海:不利于实体玩具的售卖。

  张辰起身走到办公室的展示柜前,玻璃柜里整齐陈列着《环太平洋》的机甲与怪兽模型——流浪者机甲的每一处关节都能活动,洪荒的鳞甲甚至能拆卸,金刚的拳头还能做出握拳动作。

  这些模型之所以能成为爆款,正是因为它们有清晰的形态、可触摸的细节,让消费者愿意花钱收藏。

  “非票房盈利里,衍生品可是半壁江山啊。”

  张辰指尖划过流浪者机甲模型的头部,眼神里满是笃定。

  他太清楚衍生品的重要性了——当年《环太平洋》上映后,光是主体玩具的销量就突破了 500万件,按照 10%的分成比例,他从中拿到的收入超过了 3000万。

  更别说后续推出的手办、海报、服饰等周边,加起来的利润比电影在中国市场的票房盈利还多 20%。那些造型清晰、细节丰富的机甲与怪兽,成了衍生品市场的“吸金利器”,甚至有收藏者专门为了集齐所有模型,不惜花高价收购限量版。

  反观原版《明日边缘》的怪物,别说做实体玩具,就算做出来,也只是一团模糊的“蓝色雾气”模型,既没有可把玩的细节,也缺乏收藏价值。

  一句话,设计要便于变现!

第625章 《釜山行》庆功宴

  京城,希尔顿大酒店

  宴会厅的射灯全部聚集在舞台中央位置,鎏金餐具与香槟杯碰撞的脆响,混着宾客们的笑语,无不说明着,这是一场属于《釜山行》的狂欢。

  舞台中央的,“8亿”数字冰雕格外惹眼——淡蓝色的冰块里冻着细碎的银箔,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上面,让那串数字仿佛悬浮在光晕里,沉甸甸地映着在场每个人眼里的笑意。

  一身酒红色长裙的钟丽芳和宁昊在人们的注视中走上舞台,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水晶锤。

  二人感受到冰雕表面的凉意,互相之间向对方投去一个默契的眼神。

  “倒计时三个数!”

  主持人的声音透过音响传遍全场,台下瞬间安静下来,只有相机快门的“咔嚓”声在空气中轻跳。

  “3——2——1!”

  随着话音落下,两柄水晶锤同时落在“8”字的棱角上,清脆的碎裂声瞬间炸开。

  淡蓝色的冰块顺着纹路裂开,银箔随着碎冰簌簌落下,像一场迷你的银色雪。

  台下的掌声猛地涌上来,有人举起手机录像,有人高声喝彩,连坐在主桌的投资方代表都站起身,笑着朝舞台方向举杯。

  李铭坐在宴会厅靠后的位置,手指无意识地攥着高脚杯的杯柱,冰凉的玻璃硌得指尖有些发麻。

  他看着舞台上被掌声包围的钟丽芳——她正弯腰捡起一块小巧的冰雕碎片,脸上的笑容明亮又舒展,那是他在小马奔腾时从未见过的模样。

  记忆突然翻涌上来,过去的一幕幕从眼前闪过。

  曾经,他们是最默契的搭档。

  那时候的小马奔腾,李铭与钟丽芳做出君子协定。

  李铭负责创作相关的工作,其余的公司管理则全权由钟丽芳负责。

  那时候的两人是知己,是朋友,是伙伴~

  小马奔腾是他的公司,但他信任钟丽芳的能力,人事、财务这些核心板块都放心的交给她。

  钟丽芳也做的不错,小马奔腾在她的带领下蒸蒸日上

  李铭总说“丽芳是我手里最锋利的刀”,却没料到这把刀终有一天会离开他的刀鞘。

  因为吴白鸽,两人的理念第一次发生分歧。

  然后这道裂缝越来越大,终于有一天,分道扬镳。

  李铭内心里希望钟丽芳撞了南墙后回头,没想到钟丽芳却在星辰娱乐做的风生水起。

  颇有点离开自己那个小池塘后‘一遇风云便化龙’的意思。

  《釜山行》这样的项目,居然被她做成了票房破 8亿的爆款。

  台下有人喊“钟总厉害”,她笑着挥手的样子,像极了当初在小马奔腾里,却又多了几分独当一面的锐气。

  李铭喉结动了动,喝了口香槟,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却压不住心里那点翻涌的酸意——就像看着自己亲手栽的树,没等开花结果,就被别人移到了更肥沃的土壤里,如今枝繁叶茂,自己却只能站在远处看着。

  不过她很快将这点负面情绪掩饰下来,钟丽芳如今的地位,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需要他提拔的小姑娘。

  他整理了一下西装外套,脸上扬起恰到好处的微笑,和周围的人一起鼓掌,甚至比旁人多拍了几下,掌心都有些发红。

  舞台上的庆祝环节结束,钟丽芳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走下台,她刚接过助理递来的外套,就看到李铭朝自己走过来。

  “钟总,恭喜啊。”

  李铭先伸出手,语气里听不出半分异样,只有真诚的笑意,“8亿票房,这可是咱们行业里的大突破。”

  钟丽芳愣了一下,随即也笑起来,伸手回握:“李总客气了,当年在小马奔腾,您教我的那些管理经验,这次可帮了大忙。”

  这还是两人分道扬镳后的第一次见面,称呼上却生分了许多。

  李铭主动示好,钟丽芳也好像忘记了过去的不愉快。

  李铭还想说点什么,却发现钟丽芳转眼间又被前来道贺的人围住。

  李铭站在原地,看着她的背影,端起酒杯又喝了一口,心中忍不住涌起一丝后悔——公司今年电影方面的投资能够盈利,全靠钟丽芳当初的布置。

  小马奔腾是今年才开始涉足电影制作的,那时候还是钟丽芳负责管理公司事宜,参投了不少电影项目。

  通过对比,钟丽芳发现每一部影片如果投资4000万元的话,就需要1400万元左右的宣传费用,最终票房要在1.5亿元以上才能收回成本。

  经过计算,小马奔腾投资的,都是拍摄成本集中在2000万~3000万元之间,宣传成本在1000万~2000万元之间的中成本影片。

  这样就降低了回本风险。

  同时钟丽芳开创性的在在协议中所添加的几项内容:账户共管、优先回款、保证成本加20%利润回款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