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吃饺子蘸醋
但阿汤哥肯定听不进去。
成功的人,普遍都固执,固执的另一个意思就是听不进去劝。
张辰扫了一眼摄影棚里严阵以待的团队,最终点了点头:“行,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爆破点距离你至少十米,防护衣里加穿降温背心;第二,我要亲自盯着爆破控制器,一旦有任何异常,立刻喊停。”
阿汤哥咧嘴一笑,拍了拍他的胸口:“成交。”
真到了拍摄时,现场气氛格外紧张。
阿汤哥身上早已系好隐形威亚,特技团队成员在一旁屏息待命。
当“开始”的指令落下,爆炸声轰然响起,浓烈的烟雾瞬间弥漫开来,威亚操作员精准地配合着冲击波力度轻轻拉动绳索。
张辰紧盯着监视器,甚至能从镜头外感受到一股明显的冲击波扑面而来,他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只见阿汤哥在爆炸的余波中被威亚带着踉跄了几步,身体本能地微微蜷缩又迅速直起,脸上却没有丝毫慌乱,反而精准地展现出角色应有的震惊与坚毅,每一个肢体动作都和威亚的牵引完美融合,毫无违和感。
“卡!完美!”
张辰率先反应过来,激动地大喊一声,随即带头鼓起掌来。
现场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工作人员们纷纷放下手中的设备,用力拍着巴掌,还有人吹起了口哨。
阿汤哥解开威亚带,抹了把脸上的灰尘,笑着走向大家。
道具组组长快步上前递过毛巾,感慨道:“汤姆哥这敬业程度,真是没话说!既要配合威亚,还要顶住真实爆炸的冲击,换做别人早就退缩了!”
张辰拍了拍阿汤哥的胳膊,由衷地说:“你赢了,这镜头比我想象中还要好,那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真实感,是绿幕永远拍不出来的。”
周围的掌声愈发响亮。
莫斯科的戏份拍摄了15天,然后剧组转战迪拜。
当阿联酋航空的航班缓缓降落在迪拜国际机场,舷窗外的沙漠日出正将天空染成一片金橙色。
张辰整理了一下西装外套,带着《碟中谍4》剧组的核心成员走下舷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停机坪上早已等候着一支由白色奔驰车队组成的迎宾队伍,而站在队伍最前方、身着传统阿拉伯白袍、笑容爽朗的正是拉希德王子。
“我的老朋友!”
拉希德王子大步走上前,用生硬的中文与张辰拥抱,“终于把你盼来了!”
他身后的侍从们迅速上前接过剧组人员的行李,王子则热情地拍着张辰的肩膀。
张辰也一并拥抱道:“王子殿下,你的伤怎么样了?哦,这不是我想问的,而是你华夏的粉丝们托我问的……”
上次《跑男》拉希德在游戏环节受伤却坚持不退出,被网友们盛赞,拉希德也有了一批华夏粉丝。
这次《谍4》拍摄,张辰时不时就会发送两条动态,得知剧组要转场迪拜,立马有粉丝想起了拉希德。
听到自己有华夏粉丝,拉希德也很高兴:“华夏的朋友们都太热情了~”
说着他笑着原地转了个圈,“早就痊愈了!多亏了你当时安排的华夏神医,现在我的生活完全不受任何影响!”
两人相视而笑,不久前的中国行是两人共同的美好回忆。
当晚,拉希德王子在迪拜帆船酒店为剧组举办了盛大的欢迎晚宴。
宴会厅内灯火辉煌,水晶吊灯折射出璀璨的光芒,身着华丽礼服的迪拜各界名流齐聚一堂——既有皇室成员、政府高官,也有商界巨子和文化界代表。
当拉希德王子牵着张辰的手走上主台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我最好的朋友,来自华夏的著名导演张辰!”
王子举起香槟杯,“他的新片《碟中谍4》将在迪拜拍摄,我宣布,迪拜皇室将全力支持这部电影的拍摄工作,无论是场地、安保还是后勤资源,我们都会提供最顶级的保障!”
话音刚落,现场掌声雷动。
台下,阿汤哥和朱莉交换了一个惊讶又欣喜的眼神,他们没想到张辰在迪拜竟有如此深厚的人脉。
要知道,两人可都是享誉世界的大明星,但拉希德王子对他们的态度只是礼貌,可对张辰却完全不一样,那真是对待老朋友,热情的掏心掏肺。
对了,安吉丽娜朱莉是刚刚从洛杉矶飞来迪拜和他们汇合的。
莫斯科部分没有她的戏份,所以她是从迪拜开始进组。
晚宴结束后,拉希德王子邀请张辰、阿汤哥和朱莉前往自己的私人豪宅参观。
车队行驶在棕榈岛上,半小时后抵达一座占地广阔的阿拉伯式宫殿。
推开镶嵌着宝石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喷泉广场,泉水随着阿拉伯音乐变幻着造型。
豪宅内部更是富丽堂皇,走廊两侧挂满了珍贵的油画和阿拉伯地毯,客厅中央摆放着一座由纯金打造的雕塑,角落里的展示柜里陈列着各种古董和艺术品。
王子热情地向他们介绍每一件藏品,从波斯帝国的瓷器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手稿,如数家珍。
阿汤哥忍不住对张辰低声感叹:“张,你真是太厉害了,能让王子如此重视!”
朱莉也点头附和,看向张辰的眼神中充满了敬佩,他们终于意识到这位华夏导演在国际影坛的影响力早已不容小觑。
剧组时间紧张,人情往来张辰只预留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清晨,剧组一行人前往迪拜塔进行场地考察,拉希德王子亲自陪同。
此时的迪拜塔已经施工完毕,但还没有对外开放。
作为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的安保措施极为严格,但在王子的协调下,剧组获得了全程专属通道。
张辰带着动作指导、安全顾问和摄影团队逐层检查,重点查看了计划用于攀爬戏份的外立面区域。
他趴在玻璃幕墙上,仔细观察每一个可用于固定安全绳的支点,不时与安全顾问讨论:“这里的承重能力怎么样?必须反复测试,确保阿汤哥的安全。”
随后,他们又检查了楼顶的直升机停机坪和电梯设备,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他的理念是——动作戏可以追求刺激,但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所有环节都要做到万无一失。
外部条件全部具备后,第二天开始,阿汤哥启动了攀爬训练。
迪拜塔是最能体现‘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个记忆点的,是整部电影的高光时刻。
为了这个高光时刻,阿汤哥很早就在自己家里设置了一面攀爬墙,每天都会训练。
但训练环境和真实环境毕竟还有差别,阿汤哥必须熟悉真实的迪拜塔外立面才行。
得知剧组需要一段时间熟悉情况,拉希德王子也很大方的大手一挥,将迪拜塔的开业时间定在剧组拍摄完成后。
阿汤哥在迪拜塔专门开辟的训练区域,他穿上专业的攀岩装备,身姿矫健地向上攀爬。
尽管已经年过五十,但他依然保持着出色的体能,手指紧扣岩点,脚步稳健,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有力。
组人员围在下方,不时发出阵阵惊叹。
张辰站在监控屏幕前,紧盯着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时不时通过对讲机提醒:“阿汤哥,注意左手的发力角度,再调整一下呼吸节奏”。
当阿汤哥成功登顶训练墙时,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张辰走上前与他击掌:“太棒了!但明天我们还要增加难度,模拟真实拍摄时的风力环境”。
与此同时,摄影团队和特效团队也在紧张地忙碌着。
摄影指导带着团队架设各种型号的摄像机,测试不同焦距下的拍摄效果,他们还准备了特制的防抖设备,以确保在高空拍摄时画面的稳定性。
特效总监则拿着设计图纸,与张辰讨论如何将实景拍摄与后期特效结合:“导演,这里我们可以用绿幕技术叠加城市全景,让画面更具震撼力。”
张辰指着图纸上的标记:“这个角度很好,但要注意光线的衔接,必须让特效部分与实景完美融合,不能让观众看出破绽。”
整个剧组都沉浸在忙碌而有序的工作氛围中,大家都在为正式拍摄的那一刻做着准备。
第671章 榜一大哥
当地时间清晨五点半,迪拜的天空还带着一丝墨蓝的静谧,哈利法塔如同巨人般矗立在城市中央,顶端刺破晨雾,隐约泛着金属的冷光。
就在今年一月,迪拜塔正式更名哈利法塔,据说是为了感谢阿布扎比。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迪拜塔资金困难,阿布扎比提供了资金援助。
载着《碟中谍4》剧组全员的大巴车缓缓停在塔下专属停车场,此时的停车场上停着的全都是各种品牌的豪车,这些都是拉希德王子的个人收藏,为了配合拍摄临时充门面的。
张辰裹紧了身上的防风外套,目光扫过眼前这座高达828米的世界第一高楼。
今天是正式拍摄的日子,阿汤哥经过几天的练习,已经完全熟悉情况,剧组决定今天开始拍摄伊森·亨特徒手攀爬迪拜塔的戏份。
“各部门注意,半小时内完成设备架设!”
副导演拿着扩音器喊着,声音在空旷的广场上回荡。
工作人员们迅速行动起来,有的扛着沉重的摄影器材往预定机位跑,有的在塔基周围拉起安全警戒线,还有的围着特效团队检查攀岩装备。
张辰走到阿汤哥身边,看着他正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穿戴特制的攀岩服,衣服上布满了微型传感器,用来捕捉每一个肌肉的细微动作。
“感觉怎么样?”张辰拍了拍他的肩膀。
阿汤哥咧嘴一笑,活动了一下手腕:“昨晚特意早睡了两小时,状态满分。”
张辰最后一次确认:“你确定不用替身?”
“我确定。”
阿汤哥回以微笑从《碟中谍3》开始合作,他就开始对“真实感”有种近乎偏执的追求,而这正是这个系列能在全球收获票房与口碑的关键。
张辰和安全团队再次检查了攀爬路线上的固定点,每一个卡扣都要反复确认三次,连接塔壁的安全绳更是用特殊材质制成,能承受三倍于阿汤哥体重的拉力。
“风速仪显示现在风力三级,符合拍摄条件。”
场记跑过来汇报,手里的记录表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数据。
张辰点点头,戴上对讲机耳机:“摄影组1号机负责仰拍全景,2号机在中层平台跟拍特写,3号机无人机准备(别奇怪,2010年已经有用于影视拍摄的无人机了),注意保持安全距离。各单位确认,完毕请回复。”
“1号机收到。”
“2号机就绪。”
“无人机组待命。”
耳机里传来此起彼伏的回应,张辰深吸一口气,对着对讲机喊出了那句他说了无数次的话:“拍摄开始!”
阿汤哥深吸一口气,双手握住塔壁上的金属支架,双脚蹬着预设的着力点,开始缓缓向上攀爬。
阳光渐渐穿透晨雾,金色的光线洒在迪拜塔的玻璃幕墙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
1号机的镜头从塔基缓缓上移,捕捉着他一步步攀升的画面,背景里是逐渐苏醒的迪拜城市景观,远处的棕榈岛如同一条绿色的巨龙卧在波斯湾上。
张辰紧盯着监视器,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放大阿汤哥的面部特写——他的眉头微蹙,眼神专注而坚定,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却丝毫没有影响动作的连贯性。
“稍微放慢一点速度,眼神再锐利些。”
张辰通过对讲机指导着,阿汤哥迅速做出回应,调整了攀爬的节奏,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感与紧迫感。
拍摄进行到半小时,当阿汤哥爬到塔身三分之一高度时,天空突然变了脸。
原本平稳的风势骤然增强,呼啸着掠过塔壁,掀起的气流让阿汤哥的身体微微晃动。
“风速仪显示现在风力七级!”场记的声音带着一丝慌乱。
张辰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死死盯着监视器里阿汤哥的身影——他正死死抓住支架,身体贴在塔壁上,衣服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立刻停止攀爬!”
张辰对着对讲机大喊,“慢慢下来,注意安全!”
阿汤哥没有丝毫犹豫,按照预定的下降路线缓缓回撤,每一步都格外谨慎。
直到他双脚踩回地面,安全团队立刻围上去检查他的状况,张辰也快步跑过去,拍着他的后背:“没事吧?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阿汤哥抹了把脸上的汗,摇摇头:“没事,就是风来得太突然了。”
风势越来越大,广场上的遮阳棚都被吹得摇摇欲坠。
张辰召集各部门负责人紧急开会,看着窗外肆虐的狂风,眉头紧锁:“气象部门说这阵风至少要吹到下午两点,外景拍摄肯定没戏了。”
副导演有些着急:“那今天的计划怎么办?咱们的档期很紧张,要是拖到明天……”
张辰沉吟片刻:“今天改为拍室内戏!双方交易核弹密码的那一场……”
众人眼前一亮,这个方案既不浪费时间,又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资源。
“马上通知布景组,把顶层套房的道具再检查一遍,演员组准备化妆换装。”
张辰迅速下达指令,剧组再次忙碌起来,刚才因狂风带来的紧张感,瞬间被高效的执行力所取代。
迪拜塔顶层的套房布置得极尽奢华,水晶吊灯散发着柔和的光芒,落地窗外是360度的城市全景,波斯湾的海水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
这里是《碟4》中伊森·亨特与反派首领正面交锋的关键场景,也是体现智斗的地方。
高科技,智斗,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三点一直是《碟中谍》系列的核心卖点,也是这个系列区别于其他谍战片的特色。
拍摄开始前,张辰特意找景恬和朱莉对戏。
景恬饰演的IMF女特工,与朱莉有一场打戏。
“等会儿开拍后,景恬你要注意眼神的变化,从一开始的紧张到逐渐被伊森带动,最后在关键时刻展现出特工的本能。
朱莉,你的气场可以再放开一点,不用刻意压制,要让观众一眼就感觉到这个角色虽然是女人,但很厉害。”
上一篇:苟在末法福地当树祖
下一篇:美利坚,开局获得美式居合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