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英...英国公,别来无恙啊!”王庭梅用眼角的余光看向左右差役,谨慎的说道。
李若琏最近非常活跃,他不敢保证自己手下这些人里没有锦衣卫的人。
“王兄别来无恙!”张世泽边说边往里走。
王庭梅脸色发白,心中暗骂:张世泽你还是当个人吧!谁是你王兄?咱们很熟吗?
“咳咳,英国公有事吗?顺天府近来公务繁忙,如果没什么事的话我得去一趟户部。”王庭梅说着似真似假的话。
“去户部作甚?”张世泽关心的问。
“咳咳咳!”王庭梅被自己的唾沫呛了一口,咳嗽好一会才缓过来,“去户部核对...此事关系体大,不便明说。”
张世泽淡淡一笑:“王兄别急,先把我的事办完了。”
说着。
英国公张世泽从怀里拿出一张写满字的纸,递到王庭梅手中。
“这是我朝元年以来,英国公府偷逃的赋税总额。由于每年的赋税标准不一样,所以每年缴纳的数额也不一样。”
“按照京师附近上等良田计算,我朝元年每亩田赋九厘;我朝四年加征辽饷,每亩增至一分二厘;我朝十年加征剿饷,每亩增至两分六厘;我朝十一年加征练饷,每亩增至三分六厘。”
“我朝十七年,陛下免全国一年赋税。”
“英国公府偷逃田赋的亩数为一千一百二十顷,折合亩数为十一万两千亩。”
“从我朝元年到我朝十六年,英国公府共偷逃田赋三万八千一百九十二两,加上徭役约四万两。”
“你核对一下,如果数量没错的话,我这就让人把银子送来。”
王庭梅整个人都傻了。
本以为张世泽是来打探消息的,没想到竟然是来送银子的。
怎么办?收还是不收?
阳武侯薛濂的事还未有定论,如果提前收了张世泽偷逃的赋税,有提前帮他洗脱罪名的嫌疑。
如果不收...
没道理啊!
顺天府最重要的差事就是征收赋税,虽然陛下免了全国一年赋税。
但张世泽交的是拖欠偷逃的银子,而且亲自把银子送上门,岂有不收的道理?
王庭梅坐在椅子上,想了很久。
就在张世泽有些不耐烦的时候,王庭梅说话了。
“英国公,偷逃赋税按律是重罪,是要受刑的。考虑到英国公乃大明一等公爵,在下认为可以用银子赎罪,届时我也好向朝廷交差!”
张世泽满不在乎:“那就劳烦王府尹说个数。”
王庭梅伸出巴掌,露出五根手指。
张世泽没有任何犹豫:“好,罚银五万两,我认!”
王庭梅咽了口唾沫。
好家伙,他本意是让张世泽交五千两,没想到对方开口就是五万!
英国公府果然有钱。
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
张世泽负责交钱,王庭梅负责清点。
小半晌后,银子清点完毕。
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京师,各方势力表现不一。
文臣幸灾乐祸;武将静观其变。
士绅地主们不停的拜访朝臣府邸,试图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蛛丝马迹。
剩下的勋贵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效仿张世泽开始补缴偷逃的赋税,还有一部分勋贵分文不拿,决定死磕。
京师风起云涌。
所有的眼睛都死死的盯着顺天府衙和紫禁城,等待七月十六那天的到来。
......
大名府。
李自成坐在府衙大堂的椅子上,悲喜交加。
造反这么多年,他第一次感受到胜利和失败同时来临的滋味。
“此战,我军虽拿下大名府,代价却是损兵折将。尤其是芳亮,全军覆没不说,他本人还被李性忠活捉!”
“朕,很生气!”
第314章 李岩兵分三路
宋献策和牛金星悄悄低下头,避开了李自成的眼神。
这时候谁说话谁倒霉!
其他武将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毕竟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李岩见其他人沉默,站了出来劝道:“皇上息怒,打仗不可避免的会死人。此战我军虽有伤亡,但毕竟顺利拿下大名府,振奋了军心。”
“皇上应该高兴才是。”
“一座空城,有什么好高兴的!可惜芳亮了!”李自成继续发着牢骚。
李自成固然对刘芳亮有些不满,但从未怀疑过他的忠心。
如果可以的话,他宁愿不要大名府也要保住刘芳亮。
李岩想了想,从怀里拿出一本账册打开后念道:“各部在城中搜刮出近二十万两银子,另有农具、锅碗瓢盆,被褥无数。”
“这些东西看似不值钱,却非常具有实用性。”
“至于芳亮将军,”李岩眨了眨眼睛,“臣倒是有一个营救的办法,能不能成全看天意。”
“哦?”李自成眼前一亮,急切地说道:“李先生请讲!”
在众人询问的眼神中,李岩微微一笑。
“派人与明廷洽谈,只要他们交出芳亮将军,我军就退出大名府。简单来说,用大名府换回芳亮将军!”
“这...能行吗?”李自成有些怀疑。
他倒不是舍不得大名府,而是怀疑大明朝廷不会同意。
毕竟大名府已经是一座空城,没什么价值可言。
牛金星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为了恶心李岩,他与宋献策对视一眼后向前一步:“为了攻下大名府,我军伤亡一万多人,岂可轻易放弃?”
“是啊!打仗不是儿戏,岂能用一座城池换一个人?更何况皇上已经定都西安,不能像以前那样四处游走了。需要攻城掠地,蚕食明廷!”宋献策补充道。
“一座没有百姓的空城,有什么价值?”李岩反问,“既征不到税,也招不到兵,留之何用?”
牛金星和宋献策脸色变得极其难看起来。
他们二人和李岩的矛盾大顺内部人尽皆知,如果没有李自成从中调停,怕是早就闹僵了。
“李先生言之有理!”李自成非常认可的点头,“就这么定了,此事由李先生全权负责。明天派两个明廷俘虏出城,让他们去找明廷商议。至于成与不成,全看天意吧!”
商量完刘芳亮的事后,李自成拿起桌子上的茶杯,将里面的茶水一饮而尽。
“接下来该说正事了,咱们该往哪里进军?”
牛金星怕别人抢功劳,第一个站出来提议道:“皇上,臣以为应该屯兵于郑州、开封一带,往东可以攻打归德府,徐州;往南可以进兵南阳、汝宁;往东南可以威胁凤阳、淮安、扬州甚至南京!”
“具体往哪里打,还得根据明廷的兵力调动再做打算。”
李自成没说话,只是轻轻的的点了点头。
这个计策表面上看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他总觉的太过普通。
顺军在攻打北京前兵多将广,按照这个计谋用兵问题不大。
北京之战失利后,可用之兵直线下降。
面对同等数量的明军,即便有老营兵马参战,顺军的胜算也并不占优。
想在郑州、开封站住脚跟,难!
宋献策察言观色后说道:“皇上,臣以为当务之急不是在河南立稳脚跟,而是让河南乱起来。”
“乱起来?”李自成抬头看向宋献策,对这位大顺军师即将发表的言论充满了希望。
“是的皇上!”宋献策悄悄挺直了腰板。
“臣以为,我军应该分兵攻打河南各处州县,攻下后只抢钱粮不占城池。明军来了就走,明军不来就继续以战养战。总之就是不与明军主力对决,让他们空有一身力气却没处使。”
“等明军成了疲惫之师,或粮草短缺时,我军立刻派遣主力与之对决,必能胜之!”.z.
听完宋献策的计划后,李自成发自内心的笑了:“宋军师果然当代凤雏也,此计深得朕心。”
李自成为什么会对这个计划赞赏有加?
因为当初他就是用这种方法,打败了孙传庭的秦军。
崇祯十六年孙传庭率部十万出潼关攻李自成。
李自成得知后亲率主力北上河南迎敌。
河南境内赤地千里,粮食稀缺。
为了拉长明军的补给线,李自成采用诱敌深入的战略,把主力部署在河南郏县一带。
由于官军不能像流贼一样抢百姓粮食,所需要的粮草只能从陕西出潼关,再运往河南。
补给线长达千里!
补给线越长,越容易被偷袭。
李自成虽然在正面战场败给了孙传庭,但是刘宗敏率领的一万骑兵从小路绕到明军后方,切断了明军粮道。
粮道被断,孙传庭只能率兵回援。
明军这边,河南总兵陈永福部下官兵以为回援的秦军要当逃兵,纷纷跟在秦军后面撤退。
陈永福治兵不严,导致退兵时大乱。
李自成见状趁势掩杀,孙传庭大败!
李自成打算故技重施,把黄得功,高杰等人拖进河南战场,在粮道上做文章。
李岩站出来拱手道:“皇上,臣有不同的想法。”
“说说看。”李自成随口说道。
在他心里,宋献策的计谋已经是上上策了。
让李岩开口只是出于礼貌而已,并没有把他即将说的话放在心上。
“臣以为应该放弃大名府,郑州,洛阳。”
“把所有兵力集中到一起,然后兵分三路。”
“一路沿黄河逆流而上支援大同,大同是山西北门户,绝不能丢!”
“一路守潼关,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只有守住潼关,关中才能无忧。”
“最后一路南下湖广,牵制左良玉主力。张献忠正在攻打四川,他身后就是左良玉,咱们必须帮一次张献忠。”
第315章 李自成的阴谋
李岩的一番话,把所有人都惊住了。
尤其是最后一条分兵支援张献忠,让众人非常不解。
李自成和张献忠虽然都是“义军”领袖,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大明朝廷。
理论上应该互相扶持,共同反抗明廷。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