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205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李自成和张献忠原本不是敌对关系,但期间一些交集让他们闹得非常不痛快。

也可以说结下了梁子。

到了崇祯十六年,李自成大败左良玉后本想趁机先攻汉阳,后占武昌。

结果被张献忠捷足先登。

李自成得知后大怒,张榜示众曰:“有能擒献忠以献者,赏千金。”

杀他还来不及了,李岩竟然说帮他!

牛金星终于找到怒怼李岩了机会,厉声道:“李岩,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张献忠这厮曾经将皇上拒之门外,不杀他已经开恩了,你竟然还想帮他?”

“是啊,帮谁也不能帮他啊!”

“李先生快收回刚才的话。”

“诸位!”在众人不满的声音中,李岩大声说道:“先听我说,如果我的话无法说服你们,你们再来反驳行不行?”

“凭什么听你说?我与张献忠不共戴天!”高一功扯着嗓门喊。

“对,我们与张献忠不共戴天,就算死也不会帮他!”郝摇旗跟着喊道。

刘宗敏,牛金星等人看向李岩的目光里都充满了怒气。

崇祯十一年,张献忠受明廷招安屯兵于湖北谷城。

当时李自成被洪承畴击败,带着百余人马前往谷城打算投奔张献忠。

张献忠不但没有接纳,反而打算除掉李自成。

李自成察觉后连夜逃跑。.z.

高一功,郝摇旗,刘宗敏,牛金星等人当时就在李自成身边。

那份屈辱可想而知!

不止他们,李岩和红娘子当时也在。

角落里的红娘子看了一眼李岩,轻轻叹息一声,没有说话。

“都静一下。”李自成一句话,众人立刻安静下来,“听李先生说说。”

李岩轻咳一声站了起来。

他先是对众人拱手施礼,然后才继续说道:“皇上,诸位!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大顺虽然和张献忠有仇,但在这个节骨眼上,张献忠还不能倒下。”

“之前明廷苛政猛于虎,百姓们被逼的造反!现在明廷免了全国一年赋税,多了我不敢说,但至少八成以上零散的义军会暂时安定下来。”

“与皇上不同,他们那些人没什么理想,更没有抱负,只想种几亩闲田,吃几口饱饭。”

“义军越少,对大顺越不利!一旦张献忠兵败,四川的秦良玉,武昌的左良玉就能出兵北上。”

“哦对了,听说左良玉被袁继咸除掉。袁继咸善用兵,绝非等闲之辈。”

“除了秦良玉和袁继咸,我军还将面临黄得功,高杰,刘良佐等人的围追堵截。”

“在这些人面前,我大顺军又有几成胜算?”

“明廷在变,咱们也得跟着改变才行。”

李自成沉默了,在场的文臣武将也沉默了。

他们的目光确实没有李岩看得高看得远!

不知过了多久,李自成语气坚定的说道:“不允!张献忠是死是活与我无关!”

李自成并非没有大局观,而是顺军的形势不容乐观。

大顺缺钱,顺军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搞钱,而不是南下支援张献忠。

“就算不支援张献忠,也请皇上派兵南下牵制袁继咸部,让他不敢轻举妄动。”

“朕现在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了,哪儿还有兵可派?”李自成看向在场的众人。

李岩有些无语。

他没想到李自成竟然变成现在这番模样,与之前“能纳人善言”、“凡事皆众共谋之”的作风大不相同。

红娘子见夫君有些难堪,站起来说道:“皇上,臣麾下尚有兵马四千,愿南下承天府驻防(现钟祥市),进能窥伺荆州,退能防备武昌之敌来犯。”

李自成正要拒绝,忽然看到刘宗敏朝他使眼色。

李自成略加思索后明白了刘宗敏的意思。

红娘子自带兵马投到李自成麾下,想走的话随时都能走。

再加上李岩和红娘子是夫妻。

与其强留,不如放他们离去。

趁着这段时间,他正好去干一件大事!

李自成先是叹了口气,随后站起来走到李岩身边,拍着他的肩膀说道:“李先生,红娘子,你们此去一定要注意安全!朕会尽快肃清河南的明军,进而南下支援你们。”

李岩被李自成的转变搞愣了,他对之前的想法有些愧疚,语气里带着歉意说道:“皇上放心,臣和红娘子一定会小心谨慎。”

“嗯,明天临走前去一功那里领一万两银子作为军饷。朕知道不够,后期会想办法补上。”

“臣谢皇上隆恩!”李岩和红娘子同时下跪。

又商议了一会,群臣转身离去。

临走前。

李自成悄悄朝刘宗敏,高一功和郝摇旗三人使了个眼色。

一刻钟后。

刘宗敏,高一功,郝摇旗三人穿着普通士卒的衣服,脸上蒙着面纱,在李自成亲兵的带领下来到李自成营帐外。

“皇上,有三位客人求见。”为了不泄露消息,提前将准备好的说辞告诉了亲兵。

“让他们进来。”

来到帐内,三人摘下面纱,大口喘气。

盛夏的夜晚太闷热了。

“皇上,让我们乔装改扮前来是有事吗?”刘宗敏率先问道。

李自成点头,随后指着桌子上的地图说道:“诸位,据可靠消息在莒州一带发现了建奴的身影,数量不多。”

莒州?

刘宗敏,高一功,郝摇旗三人来到地图前,寻找莒州的位置。

莒州在泰安以东,临沂北面,潍坊南面,归青州府管辖。

距离大名府八百多里。

刘宗敏愣了一会才问:“皇上的意思是去帮明廷打建奴?”

李自成听罢也愣住了,他缓过神后哈哈一笑:“开什么玩笑!朕可不会帮着明廷打建奴,除非明廷亡了!”

“朕的意思不是打莒州,而是莒州西面的兖州和曲阜。”

兖州?曲阜?

刘宗敏,高一功,郝摇旗三人都有点懵。

他们在想,打兖州和曲阜干什么?

李自成看出了他们的疑虑,指着曲阜说道:“纵观河南山东,明廷所剩藩王不多。”

“兖州有鲁王朱以海,至于曲阜嘛,嘿嘿!”李自成发出了阴森恐怖的笑声。

第316章 一城换一人

“曲阜没有藩王啊!”

刘宗敏读书虽然不多,对大明朝廷的情况却十分了解。

“明廷山东有六位藩王,齐王封地在青州府,永乐年间被废藩;汉王因造反,他本人及十二个儿子全部被朱瞻基处死,汉王一脉就此断绝。”

“泾王封地在沂州,嘉靖年间因无子废藩。”

“德王封地在德州,崇祯十二年建奴南下,德王朱由枢及家人被俘虏。崇祯十三年,朱由枢的弟弟朱由栎袭封为德王。”

“衡王封地在青州,鲁王封地在兖州。”

“如果皇上看中了这些藩王的家产,不如改攻青州或者兖州。”

刘宗敏知道李自成缺钱,想在短时间内搞到大量的钱只能对大明藩王下手。

自从刘泽清被刘文耀除掉后,麾下士兵也被带往北京。

山东境内都是守军,可用的战兵寥寥无几。

此时攻打山东绝对是最佳时机。

李自成看着刘宗敏,低声说道:“曲阜确实没有藩王,但是有一个比大明藩王还要富有的人。”

刘宗敏惊了:“孔...孔府?”

“嗯!”李自成不怀好意的点点头。

“这...这不妥呀!孔府是孔子后人居所,亦是天下读书人的圣地。若是抢了孔府的钱,等于和天下读书人为敌。”

“这...这...”

“臣...臣以为皇上还是不要有这个念头。”刘宗敏硬着头皮提醒道。

抢了孔府的后果刘宗敏没想过,也不敢想。

郝摇旗和高一功低着头想了想,都没有表态。

他们对读书人可没什么好感,对孔子后人更没有尊重一说。

归根结底,他们是被入朝为官的那些读书人逼反的。

李自成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

李自成冷冷一笑:“朕刚才不是说过了吗,在莒州附近发现了建奴的身影。莒州距离曲阜只有不到四百里,完全可以扮成建奴的模样去曲阜作乱。”

“即便事发,也是建奴干的,与我大顺何干?”

“可是...”刘宗敏想劝,却又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想了半天,他憋出一句:“我们与建奴的语言不同,怕是会露馅。”

“不会的!”郝摇旗来了兴趣,“建奴有汉八旗,他们说的可是正儿八经的中原话。”

见刘宗敏还是犹豫不决,李自成说道:“宗敏,你可知道大顺目前的困境?”

刘宗敏抬起头,张了张嘴没发出声音。

他怎么会不知道大顺的困境?

大顺目前的情况非常严峻。

两个字:缺钱!

崇祯十六年以前顺军游走作战,没有地盘,不用守城。

抢来的钱除了发放军饷,剩下的都置办了战马,武器,甲胄以及粮草。

定都西安后,大顺占据了山西和陕西两省。

地盘越多,用钱的地方越多。

朝廷和地方官员需要发放俸禄,守城的士兵需要军饷,修补城池,城防器械,都需要钱。

尤其是那些投降的明军,一旦停发俸禄会立刻反投明廷。

种种压力之下,让李自成对银子极度渴望。

大顺目前几乎没有田赋和徭役收入,征收的商税也寥寥无几,只能靠抢银子维持朝廷运作。

兵败北京之后,他们本想把赵周二王洗劫一空补贴朝廷。

没想到被黄得功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