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卑职遵命。”总兵卢鼎慌慌张张的吩咐下去,随后躲在角落里脸色苍白。
此前他们四人不战而溃。
如果四人均担责任,再加上朝廷又是用人之际,他们四个最多也就是降职,罚俸,戴罪立功。
现在可倒好,另外三个跑了!
无论功过,都得他一个人承担!
脖子上的脑袋怕是保不住了!
“哎!”卢鼎在心中叹息一声,无比后悔:“早知道这样就跟着逃跑了,组织反攻干嘛啊!”
三个时辰后,太阳即将落山时损失情况方才统计完毕。
不统计还好,统计完了袁继咸差点被气死。
“启禀袁总督,此番大战我军阵亡两千七百余人,轻重伤四千余人,另有三千人下落不明。如果把下落不明的算作损失,我军损失将近一万人。”
“夺少?”袁继咸直接站了起来。
传令官重复了一遍。
袁继咸咣当一下摔在凳子上,脸上肌肉抽搐不止。
此番荆州之战他损失兵马超过了一万!
一万啊!
要知道,他总兵力也不过七万人。.
其中马进忠和惠登相一万五千人分别驻守在潜江和沔阳,没有参战。
一万水师只负责运兵和运输辎重,也没有参战。
真正参战的兵力虽然不多,却也高达四万五千人。
四万五千人损失一万人,只能用一个惨字来形容。
主力但凡再晚来一会,后果都不堪设想!
“流贼呢?伤亡多少?又有多少降兵?”袁继咸追问道。
无论结果如何,他都得把消息报告给朝廷,这是规矩。
“流贼伤亡万余人左右,降兵约有两万,其中多是百姓。”
传令官每说一句话,军帐内的气氛就压抑一分。
到最后。
除了袁继咸,其余人都不敢喘大气了。
袁继咸坐在凳子上,沉思不语。
就在所有人以为他要大发雷霆的时候,袁继咸看向自己的部将,平静地开口说道:“邓林奇,你接管金声桓残部;汪硕画,你接管徐国栋残部;李士元,你接管吴学礼残部旧将。”(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
“卑职遵命。”
“至于卢鼎...”袁继咸目光有些复杂。
卢鼎有罪吗?
有。
但是他组织反攻了。
单论这一点,比金声桓强了不止百倍。
就算论罪,卢鼎的罪过也不是最大的。
他是监军出身(监军不一定是太监),起初手下没有一兵一卒。
后来受左良玉器重,才给了他几千兵马。
裁撤老弱病残后,他麾下只剩三千多人。
这点兵根本掀不起浪花来!
功劳轮不到他,罪责也没道理让他背。
“卢鼎用兵失策,罚俸一年,戴罪立功。”
卢鼎先是一愣,随后眼泪汪汪的跪在地上:“多谢袁总督开恩,卑职愿意受罚。”
袁继咸点点头:“你们分别从降兵中挑选精壮之人充入军中,剩下的老弱病残原地解散。”
“大军原地休整,探马逆流而上查探敌情。”
两天后。
袁继咸得到了一堆坏消息。
朝廷的粮草突然停了。
沿着长江顺流而下的不是艾能可,而是李定国。
李岩出兵南下,剑指荆州。
建奴攻陷兖州擒了鲁王。
......
第355章 荆州之变
承天府城外。
李岩,马宝在营帐内见到了前来投降的金声桓,徐国栋和吴学礼三人。
“三位麾下现在有多少兵马?”马宝开口问道。
历史上的马宝先是在李自成麾下效力,李自成死后归顺桂王朱由榔。
澜沧江兵败后投降吴三桂,后来又跟着吴三桂造反。
他这辈子本没有出名的机会,但是吴三桂造反给了他机会。
造反后。
由于能征善战打的满清满地找牙,被称为吴三桂麾下第一猛将。
尤其是永兴之战。
马宝不但斩杀了一万多八旗兵,还阵斩从一品正白旗都统宜理布,正二品正蓝旗护军统领哈克山等四十一名八旗将佐。
差点逼的康熙划江而治。
此时的马宝虽然还没出名,却也深受李自成信任,让他担任老营副营总一职。
金声桓与徐国栋和吴学礼对视一眼后站出来说道:“三千兵马,都是精锐。”
“李先生,你看这...”马宝看向李岩。
他可搞不清金声桓他们是不是真心投降,为了稳妥起见,还是请教李岩这位谋士比较稳妥。
李岩想了想问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为什么选择投降?而且是投到大顺麾下?”
金声桓不敢隐瞒,把他心中的顾虑说了出来:“左公(左良玉)死后袁继咸想把我们吞并,但是一直没有机会。”
“此次兵败给了他借口,如果继续跟着袁继咸,轻则被罢官免职,重则脑袋不保。”
“所以我们三人一不作二不休,前来投奔大顺。”
“原来如此!”李岩笑着点头看向马宝:“马将军,皇上(李自成)声名远播,明军弃暗投明,咱们应该接纳。”
“好!”马宝立刻同意。
话音未落,有探马来报:“营外有数十骑兵求见李先生,为首之人自称冯双礼。”
马宝当然知道冯双礼是谁,他有些诧异的看向李岩:“他来做什么?”
李岩则露出一副高兴的表情:“快请。”
不多时。
冯双礼一脸疲惫的出现在军帐之内。
当他看到金声桓等人时先是一愣,随后松了口气。
“冯将军别来无恙啊!”
“别来无恙!冯某见过李先生,见过马将军。”冯双礼依次向李岩和马宝示好。
在得知冯双礼只是前来避难并非投降后,马宝面露为难之色。
李自成和张献忠的矛盾重重,贸然收留冯双礼很容易惹恼李自成,事后他极有可能会受到牵连。
“冯将军,皇上和秦王有隙,我怕是...”(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后封张献忠为秦王,张献忠表面上接受了册封。)
不等马宝说完话,李岩主动邀请道:“马将军如果不嫌弃的话可以先在我营中避难,等荆州战事平息后再做打算,如何?”
冯双礼正愁没地方去,见李岩肯收留后立刻道谢:“多谢李先生,冯某感激不尽。”
安顿好冯双礼,李岩再次回到中军大帐。
在得到金声桓等人的兵马后,他和马宝的总兵力已经高达一万余人。
此前只想守住承天府,现在野心开始膨胀。
“马将军,有没有胆量和明军打一仗?”李岩看向马宝。
马宝腾的一下站起身:“有何惧哉?”
“好!既然马将军不怕我就放心了,袁继咸兵多将广咱们能避则避。”
马宝眯着眼:“李先生的意思是?”
李岩带着笑意:“惠登相在沔阳,马进忠在潜江。咱们出兵假意攻荆州,惠登相和马进忠知道后必然不会坐视不管!”
“只要他们出城,剩下的事就好办了。”
......
荆州城。
“本督问你,粮草为何没有按时运到?我正欲西进收复枝江县,你跟我说要断粮了?”袁继咸指着军需官的鼻子,质问道。
军需官汗如雨下,跪在地上解释起来:“回总督大人的话,没断粮,军中存粮尚够十天的用度。”
“有区别吗?”袁继咸被气的站了起来。
他要进攻而不是撤退。
越往前面走补给线就越长,运输粮草所需要的时间也越长。
军中存粮一旦低于十天,进兵时就得考虑粮草够不够的问题。
如果存粮低于七天,就要考虑是否退兵,毕竟返程也需要时间。
军需官磕了一个头继续解释:“南京兵部粮储司确实给咱们准备了半个月的粮草,刚出南京就被兵部追回,送往凤阳了。”
(粮储司是兵部下属部门,负责军粮储备,调拨,运输等事务)
“凤阳?凤阳哪个王八蛋敢截留我的军粮?”
军需官犹豫片刻后硬着头皮说道:“卑职听人说,凤阳总督马士英招募了数万新兵,操练了不到一个月就要起兵收复颍州。”
“为此向朝廷索要粮草,太子殿下知道后大笔一挥,把粮草送给了马士英。”
军需官刚把话说完,众将纷纷大骂起来。
“马士英算什么东西?竟然抢咱们的粮草,简直欺人太甚。”
“是啊,练兵不到一个月就敢出兵,这完全是送死行为!总督大人快给朝廷写公文,把粮草要回来。”
“对,要回来!”
袁继咸得知事情的原委后忽然冷静下来。
他缓缓坐到凳子上,沉思不语。
不知过了多久。
他紧握拳头的右手不轻不重的在桌子上砸了一下,开口说道:“传令各部收拾辎重粮草,准备退出荆州。”
“啊?”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