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234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不进攻也就算了,为何逃跑?

卢鼎第一个站出来询问:“不知袁总督为何要退兵?军中尚有十天的粮草,更何况我军刚刚收复荆州士气正盛,不如趁机西进,收复枝江,窥伺夷陵。”

“只要拿下夷陵,就是十个李定国也无法出川入楚。”

“是啊总督大人,咱们不能放弃荆州,弃城是大罪!”

众将开始劝阻。

袁继咸没有立刻解释,而是拿出地图摆在桌子上。

“诸位,暂且不提粮草的问题。李岩从承天府出兵南下,剑指荆州;李定国率领数万精锐顺流而下,目标同样是荆州。”

“两面受敌,咱们胜算不大。”

“袁总督,荆州城坚炮厉...”卢鼎还想说些什么被袁继咸伸手打断。

“荆州不是主要原因,”袁继咸再次站了起来,“建奴入关作乱,前段时间刚刚攻下兖州擒了鲁王。鲁王是藩王,太子殿下不能坐视不管,肯定会想办法从各部抽调兵马北上平乱。”

“这也是太子殿下把粮草送给马士英的根本原因。”

众将听完袁继咸的解释后站在原地,沉默不语。

好不容易攻下的荆州,就这样拱手让人。

不甘心,太不甘心。

这件事里面还有另一层深意,为了不影响军心袁继咸没有说出口。

他和马士英虽然都是朝廷的官员,干的也都是收复失地的事。

但是...

他是北京朝廷任命的官员。

马士英则是南京朝廷的人。

谁收复的失地多,谁的功劳就大!

相应的官员也会因此受宠!

党争...还是党争!

袁继咸无奈的苦笑一声。

他怎么也没想到党争竟然会闹到如此地步!

竟然把给他的粮草转手运给了马士英运。

袁继咸呵呵一笑:“城池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人在,再坚固的城池也会被攻破。各部执行军令吧,朝廷怪罪下来我一人承担,与尔等无关!”

众将无奈,施礼后转身回营,准备退出荆州的事宜。

第356章 退守岳州

夷陵。

李定国率水陆三万兵马顺流而下,在此停留。

荆州失守的消息早已传到他耳朵里。

与其他人的慌张截然不同,李定国一脸的淡定。

“大西王让咱们支援冯双礼,现在荆州失守,咱们该怎么办?”坐营总兵靳统武问。

“是啊,荆州城易守难攻,强攻不一定能拿下,就算侥幸拿下损失也不可估量。”高文贵跟着摇头。.z.

李定国微微一笑:“荆州的问题就不要考虑了,此城已是囊中之物!我在想如何攻下岳阳!”

靳统武和高文贵被吓了一跳:“岳...岳阳?”

“不然呢?”李定国反问。

在和秦良玉交手过后,李定国对带兵打仗又有了新的理解。

地利,地利,还是地利!

只要利用好地形,可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大西军在川东一带打不过明军有两个原因。

一是地形,二是秦良玉和溪峒兵。

大西军骑兵比例高,擅长长途奔袭,偷袭。

川东地形复杂,大大减弱了骑兵的作用。

同时秦良玉做了针对性的部署。

分兵抵抗,诱敌深入,绕后偷袭。

一般人绕后用骑兵,秦良玉用溪峒兵绕后。

他们不偷袭主力,只偷袭辎重。

辎重和粮草被毁,大西军只能退回去重新休整。

大西军派骑兵追,溪峒兵就撤进山林避而不战。

大西军派步兵追,溪峒兵就边战边退然后趁机反攻。

山林之中地势复杂,更有虫蛇猛兽出没。

大西骑兵损失惨重。

这种不讲理的战术打的李定国苦不堪言。

他也尝试过招募溪峒兵,结果就是募兵的人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屡战不胜的情况下,张献忠把李定国扯下来,让孙可望顶了上去。

现在重回湖广平原地带,李定国的底气也跟着回来了。

三人仔细商议后,次日清晨大军启程出发。

靳统武率领骑兵从长江南岸登陆,随后消失在茫茫原野之中。

高文贵在北岸登陆,也消失在茫茫原野之中。

李定国率领中军水陆并进,直抵枝江县城外。

此时的枝江县尚在大西军手中。

枝江县令和守将出城迎接。

“派探马去荆州附近打探消息,记住,要大张旗鼓的打探。”这是李定国来到枝江县后的第一道军令。

当数百骑兵打着大西军的军旗来到荆州城外时,城上的明军立刻把消息报告给了袁继咸。

袁继咸爬上城头,拿起千里眼眺望远方。

时隔数年,他再次看见了张献忠的骑兵。

与之前相比,这些骑兵军甲胄鲜明,军容整齐。

早已不是当初流贼的模样。

之前官军追着流贼打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

“不要理他们,明天咱们就退出荆州,今天各部要抓紧时间往船上搬运辎重粮草。”

刚走下城头,朝廷派人送来公文。

公文里只写了一件事,让他从他军中抽调五千兵马,北上山东攻击建奴。

这道公文让加剧了袁继咸退兵的想法:“传令水师,让他们先行一步顺流而下去往岳州。”

“其余各部入夜后拔营起寨,也往岳州退。”

袁继咸的这个想法不但救了他自己,还救了他手里的明军。

一天后的清晨。

当李定国的一万大军来到荆州城下时,城中除了百姓,没有一兵一卒。

“追!”

李定国不甘心,命人下令追击。

追了一天,别说明军了,就是明军的影子都没看到。

李定国顿足捶胸:“袁继咸啊袁继咸,你但凡跑慢一点就全军覆没了。”

此时袁继咸大军刚刚到达监利县城外。

“岳州塘报!”探马飞奔到袁继咸面前,“数千流贼突然出现在岳州城外的江面上。”

“他们劫持过往船只,打算逆流而上,结果被退兵的水师发现并击败,随后退往洞庭湖一带。”

袁继咸被惊了一身冷汗,自己的腹地岳州竟然出现了数千流贼。

他们是谁?为什么会出现在自己的后方?

袁继咸不知道的是,这支兵马是靳统武的坐营。

他从长江南岸登陆后长途奔袭到洞庭湖附近,随后抢夺渔民船只进入长江。

本打算是用这些船只将骑兵运到长江北岸,突然出现在袁继咸身后。

届时李定国在前,他的骑兵在后,高文贵的兵马在侧翼。

三路围攻之下,袁继咸必败无疑。

结果被退往岳州的明军水师发现,将他击败。

退到洞庭湖后靳统武不敢停留,沿着来得时的路返回。

又一天后。

在接连放弃荆州,公安县,江陵县,石首县以及监利县后,袁继咸和数万大军终于来到岳州城外。

进城前,袁继咸对着身边的传令官说道:“给朝廷发塘报,我军进攻荆州不利,退守岳阳。根据朝廷旨意,我会让卢鼎领兵五千北上山东剿灭建奴。”

第357章 为何不报官?

七月十六。

京师顺天府衙外面挤满了人。

今天是审理阳武侯薛濂霸占民田,屠戮百姓的日子。

整个京师为之轰动,围观的人不但有百姓,还有官员甚至皇亲国戚。

府衙内,顺天府尹王庭梅正在布置公堂。

“三法司加上锦衣卫共有四位大人,一把椅子够坐吗?快从后面搬三把椅子来。”

“茶盏摆放要齐整,里面的茶水不要太烫,也不要太凉。”

“椅子上的垫子呢?没垫子多硌得慌!”

“椅子也得摆齐了,这是规矩。”

布置完这些后,王庭梅看向衙门外。

离门口最近的位置挤满了身穿官袍的官员,他们表情各不相同。

有高兴,有难过,有嘲讽,有担忧。

但更多的是...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样子。

王庭梅见收拾的差不多了,带人离开去往后堂。

来到后堂王庭梅躬身施礼:“陛下,已全部准备妥当。”

“那就开始吧。”

“遵旨。”

不多时。

一个官员站出来喊道:“今奉旨调查阳武侯薛濂一案,有请刑部侍郎孟兆祥,大理寺卿凌义渠,都察院左都御史施邦耀,锦衣卫都指挥使李若琏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