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多少?”崇祯抬起头,眼睛里写满了不可思议,“你们没算错吧?”
“没算错!”王承恩认真回答:“京师每头彘(猪)的售价在十五两银子左右,每头彘根据肥瘦不同可制作十五到二十块香皂。”
“因为制作香皂只用肥肉和板油,剩下的肉还有很多,所以综合计算下来香皂成本并不高。”
“现在制约香皂产量的因素有二,一是京师附近彘的数量,二是宫里人手。”
“嗯”崇祯欣慰地点了点头,对这门生意愈发重视起来。
他之所以重视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是经济因素。
香皂生意带来的暴利可以增加内帑收入,缓解财政压力。
另一方面是政治因素。
此前他拉拢打压地方士绅的政策理论没问题,但也仅限于理论没问题。
通过锦衣卫反馈的消息,他意识到自己的理论太过理想化,实际执行时困难重重。
崇祯的想法是让地方士绅内斗,把朝廷和地方士绅的矛盾转移到士绅和士绅之间。
但
治理地方的官员不这么想,地方士绅也不会这么做。
在地方官员眼里,稳定是头等大事!
任何让地方乱的行为都会被禁止!
士绅内斗造成的影响不比民变小,除非某个士绅做了穷凶极恶之事且证据确凿,否则地方官员不会落下手中的大棒痛下杀手。
因为士绅在十里八乡都很有名,百姓们会自发地相信士绅,并支持士绅。
要是没有确凿的证据就动手,反而会激起百姓民变!
而且。
士绅之间互相都有联系,他们会通过自己的方式把矛盾解决掉,而不是让官府介入。
因为很多官员在处理问题时会两头吃,吃完原告吃被告。
到头来原告和被告利益受损,唯一获利的是地方官员!
看完李若琏从南方送来的一封封密信后,崇祯知道短时间内动不了士绅阶级。
不过他没有放弃。
既然此路不通那就换个思路,先从商人开始。
经销商制度旨在拉拢各省的大商人,等香皂的生意稳定后,商人们会意识到他们部分利益来自皇帝。
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会潜意识的维护皇帝!
有了这些大商人的支持,崇祯接下来的货币改革会轻松很多。
第603章 今年过年不收礼
崇祯十九年腊月二十八,京师一派喜庆祥和的景象。
年关将至,前门大街上往来的人群络绎不绝。
“羊肉,新鲜的羊肉!都是蒙古草原的肥羊,刚从宣府大同打胜仗的官军手里买回来,现宰现卖!”
“卖牛卖牛,蒙古草原的上等大黄牛,每头最低只要十二两银子!”
商贩们在大街上卖力的吆喝着。
逛街的百姓边走边看,嘴里说个不停:“哎吆喂,这也忒贵了吧,打去年就卖这价,今年还卖这价!朝廷在草原上打了大胜仗,缴获无数牛羊,怎么着也得便宜点吧?”
“是啊,便宜点。”
“挣的都是辛苦钱,没法便宜。”
在普通百姓置办年货的同时,京中官员则在忙着送礼。
内阁首辅李邦华,官员们排队求见。
他虽然不在京,但权力和影响却在,官员们不敢不送。
李府府门紧闭,除了偶尔有买菜的家丁出入,其他人一律不让进。
不是李府的人清高,而是李邦华本人不在京,不便接受官员们的礼物。
毕竟他们不知道这些送礼的官员里有没有政敌,一旦中了政敌的阴招,对李邦华可谓灭顶之灾。
官员们等了半天后自知送礼无望,纷纷离开走向范府。
与李府不同的是范府的府门大敞四开。
进出的官员络绎不绝。
范景文此举并非贪腐,而是给下面的官员们一颗定心丸。
请客送礼自古人之常情。
不管礼物贵重与否,送礼收礼的行为就有很多深意。
试想一下。
过年时给上司送礼,上司收了职员会是什么心态?
上司不收,职员又会是什么心态?
上司收了礼物,职员才会安心。
因为收礼代表认可。
对工作的认可,对行为的认可,亦或是对职员本人的认可。
要是不收礼,职员会胡思乱想。
第一个想法就是上司不认可他,未来的一年会被处处针对。
一旦产生这个想法,接下来的工作大概率会敷衍了事,甚至故意捣乱。
更有甚者会觉得自己早晚会被开除,不如提前给上司挖个坑互相伤害。
等上司反应过来时已经晚了!
可见送礼收礼的重要性!
范景文身为内阁老狐狸之一,当然不会让这种事发生,索性开门接待。
并非所有的官员都能见到他,得看级别。
级别高的范景文会亲自接见,级别低的直接由范夫人和管家招呼。
“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带滤嘴的烟,香皂,细盐还有茶叶!其他的一概不收!”内阁次辅范景文对着夫人嘱咐道。
“为什么呀老爷?”
“烟能抽完,香皂会用完,细盐可以吃完,茶叶可以喝完!这些东西都是易耗品,虽然价格不菲,但是不会留下证据,而且朝廷也不会深究。”
“其他的就不行了,尤其是文玩字画之类的,留下证据不说,保不齐还会是赝品。”
提到赝品二字时,范景文露出一副痛苦的表情。
“我知道了老爷。”
“对了,收了礼物后一定要返还价值差不多的礼物,而且要登记在册。”
“老爷放心,都记着呢。”
乾清宫内,崇祯正在听王承恩汇报过节的安排。
“除夕当天迎完财神后,内廷会按照皇爷的吩咐给所有在京官员家中的小孩发压岁钱,压岁钱为一百个铜钱,以红绳穿钱,编为龙形。”
明代百姓会在除夕早晨迎财神,迎完财神后会给孩子们压岁钱。
压岁钱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由压祟钱演变而来,意思是希望孩子们在新的一年里免受邪祟侵袭。
见崇祯没有异议,王承恩继续说道:“除夕入夜前,内廷会把皇爷的赐菜给勋贵,六部尚书送去。主菜是鸡鸭鱼羊,其他的都是配菜。”
(除夕夜的鱼烹饪完之后尽量不吃,以象征年年有余。)
“嗯,”崇祯点了点头,不再往下听。
剩下的都是宫里的事,由于宫里的规矩早就形成了定制,再加上王承恩是宫里的“老人”,所以崇祯十分放心。
时间很快来到了腊月三十除夕夜。
吃完年夜饭后,崇祯和皇后等一众妃子开始守岁。
乾清宫的院子里燃起了熊熊大火。
明朝百姓守岁时要在庭院里点篝火,火烧的越旺,代表来年越旺,包括但不限于运势,寿命,香火延续等,又称旺火。
有时下雪下雨无法生火,百姓便把松柏等柴草放在盆里点燃,称之为烧松盆。
到了现代社会很多家庭没有生火空间,人们会把客厅灯亮一夜,以趋吉避凶。
除了这个说法外,还有躲穷鬼的说法。
(元宵节晚上也有亮灯一夜的习俗,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查阅。)
看着庭院里的篝火,崇祯思绪万千。
他在想明年开年第一刀砍谁?
南京的奸臣?
地方的士绅?
亦或是福建的郑芝龙?
随着院子里的篝火越烧越旺,众妃嫔的脸颊也被火光映得通红,媚态丛生。
崇祯笑着冲入人群。
院子里的火更旺了。
辽东盛京。
肃亲王府的院子里也点燃了篝火。
豪格看着并不太旺盛的篝火呆呆发愣。
今天早晨多尔衮亲自找他详谈。
谈话的内容只有一个:多尔衮想升职,希望得到他的支持。
换做之前,豪格会毫不犹豫地厉声拒绝。
可多尔衮的另一番话让他沉默了。
“之前我兵败被夺去正白旗旗主之位,现在你兵败了,是不是也要被夺去旗主之位?”
“咱俩不一样!我兵败损失的兵马只有你损失兵马的三成。”豪格反驳道。
“无论损失多少,结果都是兵败了!你要是不帮我,我就让多铎提议废除你旗主之位。代善和济尔哈朗可不是什么好人,他们巴不得我把你拉下水。”
“你考虑考虑吧。”
豪格陷入深思之中。
第604章 汪兆麟叛变
“军师啊,过年了,咱们也在院子里点些篝火吧,这样明年才能旺。”
湖广行省某处深山的一座帐篷里,张献忠对着军师汪兆麟说道。
汪兆麟抬起头看着周围的密林,谨慎地说道:“岳父大人还是别点火了,万一引发山火,不用明军进山剿灭,咱们自己就烧没了。”
张献忠跟着抬起头看了看。
周围山高林密,再加上近来天干物燥,贸然点火的话确实有引发山火的风险。
他有些不甘心地叹息一声,随后挥手道:“那那就别点了,都过来吃饭吧!”
刘文秀,艾能奇纷纷上前落座。
桌子上摆着鸡鸭鱼肉,另外还有两坛酒,很是丰盛。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