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44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杀害朝廷重臣也就罢了,你们还敢抗旨不遵,与朝廷作对吗?”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沉默了。

杀人的事先放一边,他们确实对朝廷表达过不满。

平日私下里没少骂人,骂朝堂上揽权的文臣,骂克扣军饷的户部,骂富可敌国的勋贵。

总之,除了皇帝,其余的他们都骂过。

但说归说,骂归骂。

发牢骚并不代表他们要和朝廷对抗。

官军好歹是官,一旦和朝廷对抗就变成了匪。从此居无定所,颠沛流离。

无法保家,更不能卫国。

见众人沉默,刘文耀使出了杀手锏:钱!

“本官此行有三个目的,一是护送太子去往南京,二是奉旨诛杀刘泽清,三是给你们发放军饷。”

“之前拖欠的军饷全部补齐,每人再发五两银子!”

听到发银子,众人再次沉默。

“放你娘的狗屁!”李良才挥刀再次劈下。

刘文耀不躲也不闪,脖子迎着刀光向上,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

铛的一声!

李良才的马刀被一个骑兵用武器挡下!

李良才大怒,吩咐自己的亲兵:“你们几个立刻斩杀刘文耀!快!”

“李副将,听刘都督说完再动手不迟!”

“是啊,听他说完了。”

“他只有一个人,就算你想杀他也不急于这一时吧?”

七八个骑兵将刘文耀与李良才和他亲兵隔离开来。

李良才见众人意见不统一,只能深吸一口气后退半步,但是目光始终死死的锁定着刘文耀。

沉寂片刻后,有人问:“刘都督不会骗我们吧?”

“银子就在城中,现在就能发!我到城下喊一声,他们就会将银子从城墙上扔下来。”

众人听到现在就能发银子,纷纷咽了口唾沫,随后你看我,我看你,最后将目光放到李良才身上。

“李副将,你怎么知道这圣旨是假的?”一个平日里与李副将不和的参将问道。

“是啊,你还没看过怎么就知道是假的?”

李良才紧握马刀,怒道:“刘总兵为朝廷出生入死,尽心尽力,何来欺君?什么时候克扣过军饷?与流贼往来书信一事更是无稽之谈!”看書菈

“分明是刘文耀假传圣旨,想要夺总兵大人的兵权!”

刘文耀面无表情的反问道:“陛下让刘泽清进京勤王,他谎称坠马受伤这事不是我编的吧?他来之前还骑马了,你应该看见了吧?”

众人齐齐看向李良才,看他如何反驳。

李良才不说话,刘泽清骑马的时候大部分人都看到了,诈伤这件事没法反驳。

“你们都是骑兵,按照朝廷规矩,普通士兵每人每月发一两六钱的饷银,每匹马每月发一两银子的牲口粮,你们各自收到了多少?”

“流贼与刘泽清往来的书信已被锦衣卫截获,还用我多说什么吗?”

李文耀其他的话众人没往心里去,但是军饷和牲口粮的事说出来后众人纷纷怒不可遏。

按照刘文耀的标准他们每个月能有二两六钱银子,但实际上一半都没有!

当兵本就是卖命的差事,拖欠军饷也就算了,没想到刘泽清竟然克扣军饷和牲口粮。

众人再也忍不住了,纷纷对刘泽清破口大骂。

“该!吃肉喝血的玩意死了活该!”

“俺们兄弟的卖命前都敢克扣,完了吧!有命扣,没命花!”

“枉老子信任你那么久,竟然克扣老子的军饷,啐!”

副将李良才顿感不妙,眨眼的功夫形势突变。刚才他们还对刘文耀指手画脚,现在的态度完全变了,有种要臣服的意思。

李良才大喝一声:“刘文耀胡言乱语,杀了他替总兵大人报仇!”

说罢他举起马刀,对准刘文耀的脑袋狠狠地劈了下去。

噗嗤一声!

不等他手中的马刀劈下,李良才被人从身后捅了一刀。

这一刀又准又狠,直接穿破暗甲刺进了他的后心。那把刀没有任何停留快速拔出,鲜血顿时四溅,李良才死尸倒地。

紧接着,十几个骑兵将李良才的亲兵围了起来。亲兵只有寥寥四五人,在他们的围攻下很快全军覆没。

这一切发生的太快了,等其他人反应过来副将李良才已经死了。

解决完李良才的亲兵后,动手的人来到刘文耀面前单膝下跪:“属下田梁,任参将一职,拜见刘都督!”

有了他的带头,众人纷纷单膝下跪,表示没有与朝廷对抗的意思。

刘文耀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从城门前埋火药,用计让刘泽清点燃火把,到火把上的火星将火药点燃爆炸。

再到出城一人面对五千骑兵。

这里面每一环都不能错,尤其是最后一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好在,他赢了。

杀了刘泽清,说服了这些兵!

其实这件事的关键还是刘泽清,只要他一死,手下的这些兵便没了主心骨。

刘泽清死了,他们只有两条路可以选。

一条是继续跟着朝廷混,另一条路是投降流贼。

但前者师出有名!

他赌的就是选前者的多!

刘文耀脸上不敢有任何表情,淡淡的说道:“田参将,现在本都督升你为副将。”

“随本都督去城前领取饷银,随后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护送太子前往南京,另一部分与本都督进京勤王。”

第66章 内斗的文臣

三天后,京师。

皇极殿内,气氛压抑。

内阁首辅李邦华正在汇报军情。

“陛下,唐通兵败居庸关,正率领七千残兵退往京师,现已到达昌平一带。流贼大军紧随其后,来势汹汹!此战我军损失三千余人,流贼损失万余人,但七成是被流贼裹挟的百姓。”

方岳贡攥着拳头,狠狠的咬着牙齿。

百姓在流贼眼睛里已经不是人了,甚至猪狗不如。因为流贼不会用猪狗在前面当挡箭牌!

“流贼刘芳亮部已到达京师西南五十里处,预计明日抵达京师城下。”

“通州官仓的粮食已经全部运抵京师,存放在离京的勋贵和朝臣家中,并派有重兵把守。漕运已全部停运,所有船舶离开通州停靠在天津码头。”

“勇卫营昨夜回京,除一人受伤外,并无其他损失,此次出征共斩杀流贼探马二十七人,俘获流贼两人,战马二十九匹。”

勇卫营的战报按理说会直接送到皇上手里,但是他们的粮饷和杀敌的奖励同京营一样归兵部办理。李邦华得知后为了振奋军心,选择念出来。

“左都督刘文耀及麾下一万三千兵马已到天津城外,预计三日后抵达京师。考虑到届时流贼已经围城,臣提议让刘文耀驻守天津,等待时机。”

“太子乘船入海,现已到达海州附近,诸事顺利。”

随着一封封塘报从李邦华的嘴里念出来,朝堂上的气氛也越来越压抑。

虽然早就知道流贼会来,但真正来到时候人们还是会表现出畏惧。

流贼的所作所为早已传遍了京师。

所有人心里都有一个想法:京师,守得住吗?

守住了还好,若是守不住,结果会怎样?

抢钱?抢粮食?抢房子抢女人?

会杀人吗?

还是说...会被屠城?

朱连面无表情,表现的很平静。该做的不该做的都已经做了,结局如何全看天意!

况且他是皇帝,是百官和京师的主心骨,不能表现出任何惊慌。

“李阁老,这些天招募了多少百姓?”

“回陛下,共招募百姓七万八千二百四十七人,均已配发武器。但盔甲不足,工部又忙于制作纸壳火药,只能暂时这样。”

朱连皱着眉点了点头。

京师现在满打满算还有八十万人,募兵的人数占了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已经够多了。

盔甲的事他也没办法,无论暗甲还是棉甲,制作都很繁琐,一时半会做不出多少来。

等等...

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李阁老,范尚书,退朝后你们来一趟乾清宫,朕有事需要确认一下。”

“臣遵旨。”

“方尚书,迁徙了多少百姓?”

方岳贡出班拱手:“回陛下,京师方圆五十里的百姓已经全部迁入城内,五十里之外的地方...鞭长莫及。迁入城内的百姓少部分安置到百姓家闲置的房子里,大部分没有去处,露宿街头。”

朱连点点头,没说什么。

没办法,不可能每个百姓都有地方住。好在已经到了三月中旬(农历),虽然还很寒冷,但没有二月时的那般冷。

京师的三月干旱无雨,露宿街头也能承受。

“好了,诸位回去后准备一下,明天与朕一起登上城楼,看看流贼到底长什么样子!”

“退--”王承恩的话刚说出一半便被打断了。

“陛下!”文臣里站出来一个人。

“臣弹劾定西伯唐通!”

朱连愣了下,弹劾?

听到这两个字他眉毛一抖,起了杀心。

都什么时候了还搞弹劾那一套,这特么不是搞内讧吗!尤其重要的是,他要弹劾的人是在居庸关抵挡李自成十多万大军的唐通。

历史上的唐通先投降李自成,后投降多尔衮,从这些表现看他必须死!

但不是现在,更不是这个时候。

都察院右都御史房可壮站出来说道:“前山西总兵周遇吉手中只有七千人,在缺兵少粮的情况下尚能在宁武关阻挡流贼十数日。最后流贼虽然攻破宁武关,但损兵折将七八万人!”

“居庸关乃京师门户,唐通麾下八千兵马加上之前的两千守军共一万余人,兵力比周遇吉多,粮草比周遇吉充沛,如果浴血奋战一定可以将李自成挡在关外。”

“就算不敌,也能多挡十几日!”

“可唐通不但丢失关隘,甚至折损的兵将与流贼相差无几!”

“臣请陛下治唐通的罪!治他作战失利,畏敌不前,临阵脱逃之罪!”

“臣附议!”

“臣也附议!”

在右都御史房可壮的带领下,三四个御史、给事中站出来弹劾唐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