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534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豪格虽然看不清满达海的脸,但是猜到了对方的表情和想法。

他重重咳嗽一声:“我知道你是在想什么,前脚继承礼亲王的爵位,后脚就从宁远退兵,传出去有损名声,对不对?”

满达海尴尬地笑了笑:“王爷言重了,名声什么哪有生死重要。宁远之战事关生死,我肯定不能在乎名声。”

“真的?”

“真的。”满达海认真回答。

“那你帮我想个办法。”

“啊?”满达海一怔,“我...怎么才能帮到肃亲王?”

“帮我想一个万全之策,既能从宁远退兵,又不会被朝廷和皇上治罪。”豪格说出了心中准备多时的问题。

他深知自己生性莽撞

用兵打仗还算可以,和那帮老狗搞朝堂斗争就不行了。

这不是他的强项。

满达海不同。

他虽然只有二十八岁,但是在七年前就开始参与朝政。

要知道当时他并无爵位在身,且参政的人多为王爷,贝勒,贝子。

能在这些人里面争得话语权,可见其能力。

“这...”满达海十分老练的拉长声音,“您是三军主帅,我的馊主意恐怕难入您的法眼。”

“是不是馊主意说出来才知道,说吧,我等着听呢。”

“王叔别为难我了,”满达海被迫开始套近乎,“我今年才二十八岁,哪儿有什么主意可言。”

“不说是吧?”黑暗中,豪格语气很是生硬。

“真没有。”

“好,你可以走了。”豪格语气不善。

“王叔生气了?”满达海急忙追问。

他虽然看不清豪格的脸,但是能从豪格的语气中听出敌意。

“没有,我是三军主帅,岂可轻易生气?”

就在满达海以为豪格即将放过他的时候,豪格突然掀开了军帐的门帘。

外面的月光和远处的火光照在二人的脸上。

跳动的火光让豪格脸色阴晴不定。

满达海朝着豪格深施一礼:“王叔,那我可走了。”

“别着急走,还有一件事。”豪格冷冷笑道。

“王叔请讲。”

“明日本王要亲赴塔山,击溃绕后的明军。俗话说军不可一日无帅,把大军交给别人本王又不放心。所以本王决定让你暂领三军,你务必守住战线,确保宁远无恙。”

满达海大惊失色:“王叔万万不可。”

“有何不可?本王信得过你。”

“我从没带过这么多兵,恐怕...”

“休要多言,这是本王的军令。”豪格说罢,转身就走。

“王叔留步!”见豪格要玩真格的,满达海害怕了。

他使劲拽住豪格的衣服,强迫对方停下脚步。

“王叔别开玩笑了,我真不行。”

“是你先开玩笑的。”豪格反怼道。

“可是...”满达海还是不肯说出对策。

谁出主意谁担主要责任,他怕朝廷降罪时,豪格把他卖了。

“逃回锦州不丢人,把命丢在宁远才丢人。”豪格恶狠狠地说道。

“哎...也罢!”满达海终于下定决心。

他放下军帐的门帘,在黑暗中说道:“肃亲王,接下来要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保证退路顺畅。”

“嗯,”豪格点头,“这件事本王一直在做。”

“第二件事是给朝廷上书,请求朝廷增派援军。援军的数量不用太多,明军有十三万步骑和三万水师,咱们也向朝廷索要同样数量的兵马。”

豪格皱眉:“本王让你帮忙谋划退兵之策,你向朝廷请求援军是几个意思?更何况宁远之战我军已经失了先机,就算朝廷增派援军也不会改变现状。”

满达海轻轻摇头没有向豪格释疑,而是继续说道:“第三件事至关重要!在向朝廷请求援军这段时间,战斗不能停!打的越惨烈越好!”

第799章 挖沟和填沟

六月二十七。

豪格先是给各部下达了死战的命令,随后命人将写好的公文送往盛京。

不等送公文的人离开,战斗便已打响。

双方在四个战场投入大量兵力,展开厮杀。

双方的重心从上游转移到下游。

明军的策略很简单:步步为营,缓慢推进。

哪怕每天只能推进一丈,也要也要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

他们用这种逐步蚕食的方式,不断压缩豪格的阵地和战线。

从六月二十七到七月初三,明军通过这种方式向前推进了二里。

“报!”傍晚时分,传令官来到中军帐向豪格汇报:“启禀肃亲王,明军又在向前移动营寨。”

豪格开始沉默。

理论上来讲,他也可以效仿明军,向前移动营寨。

但...

问题随之而来。

宁远河下游战场宽度本就有限,向前移动营寨会压缩战场纵深,缩小战场空间。

八旗兵的优势是机动性,就算重甲步兵也会骑兵进入战场作战。

战场空间越小,八旗兵的优势越小。

再者,明军拥有的火炮数量是他的数倍甚至十几倍。

当对方的营寨进入火炮射程,谁的伤亡大已经不言而喻。

“传令各部,将营寨向后退五十丈。然后连夜在现有营寨的位置挖掘数条壕沟,自明日起不再主动出击,而是据守壕沟。”

......

“什么?建奴竟然敢掘壕沟?”得到这个消息,王永吉直接笑出了声。

众将有些疑惑,“总督大人为何发笑?壕沟战历来是建奴的强项。”

“哈哈哈,”王永吉笑声不减,“我笑豪格昏了头,竟然想出这种馊主意。”

“请大人释疑。”

“呵,”王永吉大笑改为冷笑:“宁远河都未能阻止我军前进的步伐,区区几条壕沟更不可能!传令各部,在壕沟旁堆土山架炮。”

众将一怔,大笑着离开。

明军先是在壕沟的一侧堆土山,随后将火炮放到土山上。

紧接着大批士兵用各种工具填埋壕沟。

每当八旗兵出动袭扰之时,都会被土山上的明军发现,并遭到炮击。

虽然造成的伤亡不大,但带来的震慑感十足。

见袭扰无效,豪格决定将挖壕沟这一战术贯彻到底,“自今日起,宁远河下游各部轮番挖壕沟!每隔一丈挖一条,贻误军机者斩!”

由于壕沟数量太多,明军若想前进必须对壕沟进行填埋。

于是乎。

双方在宁远河下游展开了挖沟和填沟竞赛。

八旗兵在北面挖,明军在南面填。

此时双方比拼的既不是技战术,也不是指挥能力,更不是士气,而是土方作业的熟练度。

豪格本以为八旗兵更胜一筹,可现实狠狠给了他一巴掌。

明军队伍里有大量流贼降兵降将。

他们很多人都是农民出身,本就擅长挖土。

再加上之前还是流贼时,每次攻城都会挖地道。所以论土方作业的熟练程度,没人比他们更强。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挖沟比填沟费劲。

八旗兵累死累活用一天时间挖出的两条壕沟,明军只需多半天就能填埋完毕。

“王爷!”传令官哭丧着脸来到豪格面前,他左手拿着一支箭矢,右手拿着一个纸条,“明军向在我军挖壕沟时派兵袭扰,射出的箭矢上

绑了纸条。”

“写的什么?”豪格问。

传令官打开纸条放到豪格面前,吐着舌头说道:“王爷您还是自己看吧。”

豪格定睛细看,发现上面写了七个字:快点挖,等着填呢!

啪!

豪格使劲拍在桌子上,尖锐声音在空旷的军帐内尤为刺耳。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啊!”豪格咬牙骂道。

“王爷,要不咱别挖了!”有人提议。

“不行,”豪格断然拒绝,“挖沟的目的不是挡住明军,也挡不住!是为了减缓明军前进的步伐。”

“挖沟前,明军每天向前推进数十丈。挖沟后,明军每天只能跨越两三道壕沟,前进的速度大大减慢。”

“可是...”一个将领叹气道:“每天挖沟不但让将士们疲惫不已,还加大了粮草的消耗。”

“这都不是问题,”豪格一脸坚决的说道:“粮食管够随便吃,吃饱了才能有力气挖沟。自明日起将队伍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在白天挖沟,一部分在晚上挖沟,另一部分负责警戒和御敌。”

“挖出来的土不要堆积在一起,要尽可能的散开。”

“遵命。”众将无奈,领命离开。

豪格拿起纸笔,再次向盛京写求援公文。

此时的盛京城中,八旗内部正在为退兵还是增援进行争论。

“我军以骑兵为主,辽西走廊狭窄,根本无法发挥我军的实力!不如早早退兵,把明军放进来打。”多铎率先说道。

“不妥,”济尔哈朗反驳道:“一旦放弃宁远,辽西走廊将无险可守!明军便可长驱直入到锦州城下,我军在锦州囤积了大量的粮草,其他的还用多说吗?”

“郑亲王的意思是增兵?”多铎问。

“我可没说增兵!”济尔哈朗连忙摆手。

多铎伸手将豪格的公文扔到济尔哈朗面前:“明军水师在塔山登陆绕后,牵制了豪格大量兵马。豪格兵力本就不多,现在更是捉襟见肘,为此连续十多天给朝廷写信要求增兵。”

“郑亲王既不增兵,也不退兵,是想让豪格和六万大军死在宁远吗?”

第800章 流血的政治

历代王朝都会出现将士在前方拼命,后方大搞政治斗争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