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睿亲王说他有办法解决这件事。”多铎一脸神秘地说道。
“多尔衮?”福临听到这个名字后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
他讨厌这个名字,更讨厌这个人。
不过为了大清,福临还是强压心中的恨意问道:“多尔衮有什么办法?朝廷都造不出来的东西,他能造出来?”
“臣只是在信中询问过睿亲王,他回信说有办法却没说到底有什么办法。”多铎低着头回答,“如果皇上想知道实情,还请皇上亲自询问睿亲王。”
“朕会问的!”福临没好气的说道。
君臣二人又商议了一会军政事务,就在多铎要离开的时候,殿外传来了匆匆的脚步声。
紧接着一个八旗兵右手举着塘报,迈着大步跑进崇政殿,“六百里加急,锦州塘报!”
福临站起身急忙询问:“出什么事了?”
八旗兵单膝下跪用双手将公文高举过头顶并说道:“启禀皇上,郑亲王兵败锦州!”
“什么?”福临大吃一惊,“郑亲王昨天还来信说正与明军僵持,怎么突然败了?”
多铎也瞪大了眼睛有些不敢相信。
为了抵御明军,济尔哈朗出兵锦州时征召了不少正白和镶白旗的将士。
这些人每天都会给多铎写信,把前线发生的一切都告知于他。
济尔哈朗虽然兵败南山,但是锦州还有小凌河这条天险可以守。
在他的认知里。
济尔哈朗的战术虽然不算完美,但也挑不出多余的毛病。
只要不主动出击,完全可以凭借小凌河与明军相持一段时间。
怎么突然就败了呢?
福临身边的太监从八旗兵手里接过塘报,快步来到福临面前。
福临看完之后脸色更加难看。
“皇上,发生了什么?”多铎迫切的询问。
“你自已看吧!”福临让太监把塘报转交给多铎。
“郑亲王率兵与明军相持于小凌河岸,锦州城内突然发生叛乱,叛军杀死伤兵......”多铎边看边念。
看完最后一行字,多铎沉默。
福临也跟着沉默。
多铎想的是既然济尔哈朗败了,那么就要趁此机会给他定罪,把他排挤出权力的中心。
到时候无人可用的福临只能重用他。
他多铎将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
不。
只要他愿意,甚至可以取代福临成为大清的皇帝。
福临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豪格兵败宁远,他将豪格夺职幽禁。
济尔哈朗兵败锦州,他要不要像对待豪格那样对待济尔哈朗?
如果不给济尔哈朗定罪。
那么将会打破八旗内部赏罚分明的规矩。
很难服众。
如果给济尔哈朗定罪,后续的麻烦将接踵而至。
废掉济尔哈朗后,他可用的人就只剩下多铎以及满达海。
其他人不是不能用,而是资格不够。
毕竟只有他们二人拥有亲王爵位,同时是八旗旗主。
而满达海太年轻,根本无法和多铎正面抗衡。
假以时日,多铎完全可以把满达海甚至他这位大清皇帝架空...
该怎么办呢?
福临悄悄看向多铎时发现多铎也在看向他。
君臣二人对视了一眼,又将目光从对方身上挪开。
许久之后,一个太监来到福临面前下跪:“启禀皇上,圣母皇太后身体有恙。”
“啊?”福临直接从龙椅上弹了起来,“走,快带朕去看看。”
离开前,他又对着多铎说道:“豫亲王先行回府,此事稍后再议。”
“臣告退。”多铎无奈离开。
福临来到凤凰楼时布木布泰正在端着茶杯喝茶。
“额娘您...”
“我没事。”
“那就好,”福临松了口气。
“听说济尔哈朗兵败锦州了?”布木布泰放下茶杯。
这种消息在福临知道之前,布木布泰就已经知晓。
她怕福临私做主张坏了大事,所以用装病的借口将他召到后宫。
福临点头:“郑亲王在前线和明军对垒,结果锦州城内发生了叛乱,无奈之下只能退兵,总的来说败的有点冤。”
“一点也不冤!”布木布泰冷笑道:“身为三军主帅,济尔哈朗理应清楚防守城池的第一要务是防备城中汉民。他不做针对性的布置也就罢了,还把城中大部分守军调往城外,只留下一帮老弱病残守城!”
“不败才怪!”
“那额娘想什么处置郑亲王?”福临看向布木布泰。
“这件事要慎重。”布木布泰皱起眉头。
现在大清的权力都集中在多铎和济尔哈朗身上。
想废掉济尔哈朗并非易事。
哪怕成功废掉了济尔哈朗,多铎又将一家独大。
皇权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
比福临刚登基时受到的威胁还要大,毕竟那时的权力比较分散。
该怎么办呢?
第882章 济尔哈朗的罪名
“济尔哈朗不能倒!”布木布泰对着福临说道。
“额娘想保他?”福临抬起脑袋,看着自已的母亲。
“是,也不是!”布木布泰长叹一声,“济尔哈朗深受太祖太宗的信任,他本人在军中尤其是旗内威望颇高,想要废掉他绝非易事。”
“当然了,济尔哈朗不是不能倒,而是要在他倒下之前扶持起一个能和多铎正面抗衡的人,你能明白为娘的意思吧?”
“明白!”福临点头。
他年纪虽然不大,但是在尔虞我诈的环境中长大。
再加上布木布泰等人的谆谆教导,所以心智比同龄人成熟很多。
“额娘就说想怎么办吧,我会一一照做!”福临认真道。
“这样,”布木布泰眨着眼睛想了一会后说道:“我先让人给正黄镶黄两旗在京的大臣将领捎个口信,和他们达成共识。下午议事的时候由他们提议,你不用多说什么,只需要在关键的时候表态即可。”
福临点头。
在布木布泰的安排下,一道道口信被送出宫。
时间很快来到下午。
八旗在京(盛京)的高级官员和将领全都到场。
多铎亲自主持会议。
“皇上,”他率先说道:“济尔哈朗指挥失当,不但丢掉了锦州,还折损了许多兵马!按照规矩,理应问罪!”
“郑亲王折损了多少兵马?”福临询问。
多铎展开手中的纸张看了看,确认无误后说道:“在整个松锦之战,济尔哈朗损失了一万三千兵马,不是一个小数目!”
“其实...也不是很多!”一向少言少语的罗洛浑探出脑袋说道。
为了保住济尔哈朗,福临和布木布泰只能将希望寄托在罗洛浑身上。
济尔哈朗兵退广宁卫,无法回到盛京参加朝会。
满达海也在广宁卫一带驻防,也无法回到盛京。
能在正面和多铎抗衡的也就只有罗洛浑这位镶红旗旗主了。
在分析利弊并许给对方一堆好处后,罗洛浑终于答应帮着福临对抗多铎。
“整个松锦之战确实死了很多人,但是有一半是外藩蒙古兵,八旗兵只占五成!”罗洛浑继续说道。
“五成也有六千多人!”多铎瞪了罗洛浑一眼。
“明军的损失高达数万,所以说郑亲王指挥失当属实有些过分。”罗洛浑继续反对。
“数万?呵呵!”多铎冷笑,“你信吗?他要是真的杀了数万明军,也不至于丢掉锦州!”
罗洛浑无言以对,站在原地不说话。
“具体杀了多少明军全都是济尔哈朗的一已之言,目前无从考证!考虑到他年纪太大,所以本王不在这上面过多计较!”多铎白了一眼罗洛浑接着质问,“丢掉锦州城总归是他指挥失当吧?”
“要不是他把大部分守军都调出城,只在城中留一些老弱病残,叛军根本没机会也没能力攻下锦州。”
“所以说,济尔哈朗对丢掉锦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确实是他的责任!”罗洛浑点头,“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丢城失地还不是大事?”多铎瞪着眼。
“确实不是大事!”罗洛浑满不在乎的说道:“往好听了说,锦州的战略意义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说句难听的,如果短时间内不图谋中原,锦州在大清手里没有任何意义。”
“你这是什么混蛋道理?”多铎怒目圆睁,给人一种随时要打人的感觉。
“豫亲王别急!”罗洛浑向后退了半步,开始解释:“天命七年(天启二年)太祖皇帝(努尔哈赤)兵分三路进攻广宁。在得知广宁失守后,明廷时任辽东经略立刻放弃了锦州和宁远,率领所有军民退往山海关内!”
“太祖皇帝只是派兵将城墙损毁,并未占领这些城池。”
“一是兵力不足,二是只有把明军放进来打才能发挥八旗兵野战的优势。”
“放狗屁!”多铎大怒,“照你这么说,宁远对咱们大清来说也没有战略意义,豪格兵败宁远也不该被降罪!”
“我可没这么说。”罗洛浑被多铎的气势吓得再次后退半步。
“你已经说了!”多铎向前一步,气势凌人。
“好了,”福临及时出声阻止了,“丢城失地就是罪,八旗内部赏罚分明,谁都不能坏了这个规矩。”
“不过,”福临话锋一转,“郑亲王虽然丢掉了宁远,但损失的兵马并不多。只要人还在,随时都能卷土重来把城池拿回来。”
“皇上,”多铎毫不退步继续紧逼,“如果只是丢城失地臣不会这么激动。”
“此番郑亲王兵败锦州损失的兵马虽然不多,但是却丢掉了无数物资!据可靠消息,他丢掉的物资有数十门火炮,十几万斤火药以及配套的炮弹,还有近十万石粮草,武器甲胄更是不计其数!”
“这些物资都是八旗兵用血汗换来的,济尔哈朗转手就送给了明军,不严惩他实在难以服众。”
“臣附议!”
“臣也附议!”
四五个八旗大臣将领站出来支持。
罗洛浑还想反驳些什么,可是脑子里没有合适的词汇,只能站在原地沉默。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