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621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第926章 泉州府通判顾炎武

“走私?”顾炎武皱眉:“走私确实归本官管辖!”

顾炎武的官职是泉州府通判。

在明代,不同地区的通判职责不一样。

一般情况下,府通判负责管理官仓,督办税粮以及劝课农桑。

而境内有比较大的河流经过的府通判,还要负责管理水利。

沿海地区的府通判则要兼管海防。

如果说知府是市长,那么通判就是主管不同领域的副市长。

具体负责什么,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泉州月港是大明朝远洋贸易港口。

作为泉州府的通判,顾炎武不但要负责海防事宜,还要兼管走私一事。

李山向他揭发施琅走私,合情合理。

“你确定他走私的是火药?”顾炎武又问。

“确定,我看到一清二楚。”

顾炎武提醒:“朝廷对火药的管控并不是特别严,毕竟这玩意还可以制作烟花爆竹。所以只要数量不是特别多,就不能算走私。”

“多,太多了,至少有十几万斤!”渔民李山咽着唾沫说道:“前些天我亲眼看见他的人将火药密封装船,并亲自护送出海。”

“你是怎么看到的?”

“我当时就在码头上往船上搬火药,而且亲自搬了几十箱。”

“也就是说,施琅是你的雇主?”

“算...算是吧。”李山结结巴巴地回答道。

“你为什么要揭发雇主?雇主走私,你帮着搬货也算帮凶。”顾炎武开始寻找渔民李山的破绽。

他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确认案件的真实性,排除被人下套当枪使的可能。

听说自己是帮凶,李山顿时慌了。

他断断续续的说道:“我...我就是...就是一个干活的,怎么能...能算帮凶呢?”

“知法犯法,就是帮凶。”顾炎武继续施压。

李山更慌了,立刻跪在地上邦邦磕头,口中不停地说恕罪饶命之类的话。

看着李山发自内心的恐惧模样,顾炎武心里有了七八分把握。

他先是用言语安抚李山,等对方情绪稳定后才继续问道:“你为什么揭发雇主?”

“干完活他不给钱!”

“不能吧?”顾炎武心存疑虑,“这种钱他都敢克扣?没道理啊!”

见顾炎武有些不信,渔民李山急了,开始说道:“五天前的早晨,草民按照约定来到月港给一艘货船装货。”

“在搬运时不小心摔坏了一个箱子,里面的火药撒了出来。在看到火药的那一刻,草民才知道干的都是杀头的活。”

“搬完货物后草民去找工头要工钱,结果工头说草民摔坏了火药箱弄撒了火药,要扣掉工钱赔偿损失。”

“他还警告草民,说这船货物是施琅大人的。如果草民告到官府,就让草民吃不了兜着走。”

顾炎武眼睛转了转,“也就是说,你只是从工头口中听说施琅走私,并未亲眼看到他本人出现在船上对吧?”

“确实没看到施琅本人!不过那艘船挂着郑氏商号的旗,如果走私的不是施琅,肯定就是郑芝龙!”李山心怀恨意道。

“别胡说!”顾炎武的管家推了一把李山,“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吃错了饭只会拉肚子,要是说错了话,你我的身家性命可就没了。”

郑芝龙虽然是海盗出身,但是归顺朝廷之后个人势力发展非常迅速。

别说他所在的泉州府,就是整个福建的官员都要看他脸色。

现在李山把走私的事往郑芝龙身上扯。

如果查不出来倒还好,只需按照诬告处理。

如果真查出来了什么,郑芝龙知道后会把所有知情人全部悄无声息地杀死。

朝廷追问起来就说是身患重疾不治而亡,或者水土不服,亦或者巡查时落水淹死。

反正验尸的仵作是自己人,死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看着眼前这块烫手的山芋,顾炎武沉声又问“这艘船最终的去向是哪里?”

“出海去往东洋一带,具体去了哪里草民就不清楚了。”

“还有其他线索吗?”

“没了。”李山回答。

顾炎武陷入长久的沉思之中。

这件事可信度高吗?

按照规矩来说,无论可信度高不高都得查一查才行。

可问题来了。

施琅是郑芝龙的人。

这个泉州府甚至整个福建的官员都和郑芝龙走的特别近。

只要查,必然会惊动施琅和郑芝龙。

如果李山是在诬陷。

哪怕查明真相还施琅清白,施琅也会心存嫌隙,对以后的工作极为不利。

如果李山没有诬陷...

以郑芝龙的做事风格,他顾炎武已经离死不远了。

该怎么办呢?

他看着李山觉得对方不是烫手山芋,而是一箱即将爆炸火药。

他浇不灭,也跑不掉。

“老爷,”管家见状走了过来,“这件事要不先压下去吧?”

管家压下去的意思有两个。

一是找人把李山弄死,就当什么事也没发生过。

二是让李山回去,拖着不查。

可问题又来了。

谁也不敢保证李山不会把这件事告诉别人。

消息一旦泄露且走私为真,他和李山都会有生命危险。

“老爷,”管家再次小声提议,“李山大概率是在诬陷,念在他是初犯,把他打一顿放回去算了。”

“不行,”顾炎武拒绝道:“我虽不是君子,却也不能做出如此卑劣之事。”

又想了一会,顾炎武脑海中灵光乍现。

他对着李山说道:“本官会彻查此事,你暂且回去。切记,回去后守口如瓶,否则会有大麻烦。”

李山抬头看了看顾炎武,下跪告辞。

不等李山走远,管家便低声询问:“老爷,什么时候动手?”

“动什么手?”顾炎武白了他一眼,“李山确实是个麻烦,但是老爷我要把这个麻烦送给其他人。”

“其他人?”管家百思不得其解,“小的纵观整个福建,也没人敢接这个麻烦。”

“哈哈,”顾炎武放声大笑:“当然有,而且就在泉州府。”

第927章 顾炎武的猜想

泉州府安海镇。

安平府门外,顾炎武的轿子缓缓停了下来。

安平府是郑芝龙府邸的名称。

看着牌匾上的三个大字,顾炎武的管家双腿一软。

他隔着轿帘问道:“老爷...您说把麻烦送给其他人,那个其他人难道是郑府的人?”

“当然了,除了他,没人敢接这个麻烦。”

“老爷三思啊...”管家隐隐感觉脖子后面悬着一把刀,让他脖子发凉。

“少废话,快去通禀。”顾炎武轻声呵斥。

管家硬着头皮对郑府看门的家丁说道:“快去通禀郑副总兵,就说泉州府通判顾大人前来商议公务。”

家丁不敢怠慢,分别将消息送给了郑芝龙和郑成功。

郑副总兵是郑成功。

通知他是理所应当。

而郑芝龙作为一家之主,也有通知他的必要。

“老爷,”家丁来到郑芝龙身边:“泉州府通判顾炎武前来拜会少爷,说是商议公务。”

“公务?”郑芝龙眯着眼睛琢磨了一下,“既然是公务那就应该去衙门里商议啊,为何要来府上?”

家丁不知道答案,只能闭口不言。

“这样,”郑芝龙凑到家丁耳边低声嘱咐:“你安排一个人潜入少爷的院子,听听他们到底会说些什么。”

“是,”家丁转身离开。

此时郑成功已经来到府门外迎接,他看到顾炎武的轿子后立刻高呼:“顾大人别来无恙!”

顾炎武走下轿子拱手施礼:“郑副总兵亲自迎接,顾某受宠若惊!”

客套之后,二人来到郑成功的院子。

走进屋子关闭房门,仆人立刻将热茶端了上来。

二人又寒暄了一会,郑成功忍不住问:“顾大人说有公务要商议,不知是何公务?”

“事关黑番(黑人)!”顾炎武故意当着仆人的面说道:“月港是大明远洋贸易的港口,我初来乍到发现当地有不少黑番。”

“确实有不少黑番,”郑成功话说了一半发现屋内还有仆人,于是摆手让他走了出去。

等仆人离开郑成功接着说道:“这些黑番给官府惹麻烦了?”

“确实,”顾炎武认真点头,“这些黑番只有极少数人遵守大明的律法,剩下的绝大多数人都目无法纪,严重扰乱了地方上的治安。”

“最近不断有百姓上报黑番的种种恶行,请求朝廷严惩。”

“这些人犯得都不是死罪,不能处以极刑只能关在牢中看押。”

“这不挺好的吗?顾大人为何还愁眉不展?”郑成功询问。

“把他们关进监牢不但占用牢房,还浪费粮食。泉州府衙的开支本就有限,我不想在这些黑番身上浪费一文钱!”

“哦,”郑成功顿时明白了顾炎武此行的目的,他问:“顾大人是想把他们关进水师的牢房吗?”

“不是,”顾炎武笑着从怀里拿出一封公文递给郑成功:“我已经将此事上报朝廷,陛下回了旨。但是旨意上的内容我有些看不懂,想请郑副总兵帮忙参谋参谋。”

顾炎武作为一个读书人,还能看不懂旨意上的内容?

郑成功不知道是该信还是不该信。

他接过公文打开后快速扫了一遍,最后将目光落到崇祯的朱批上。

大臣有事上奏,皇帝回复时会用红笔,又叫朱批。

只见题本上崇祯用红笔回复了三行字,每行字都十分简单。

第一行字是棉花。

第二行字是皮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