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692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袁枢点点头,反问道:“你是?”

“卑职是平辽总督王大人谋士的护卫。”年轻士兵回答。

“平辽总督...谋士的...护卫?”袁枢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后才想起这个谋士的身份。

定王朱慈炯入辽不久,就被王永吉留在身边成了谋士。

虽然他没出过什么主意,但谋士的身份却是真的。

另外,朱慈炯还能指挥辽东的锦衣卫。

身份显赫且复杂。

“有什么事?”袁枢问。

“我家大人请您过去聊两句。”年轻士兵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土丘说道。

那里聚集着数百骑,为首的年轻人站在马的前面,正在无聊的用脚踢地面上的泥土。

“走!”袁枢不敢怠慢,立刻走了过去。

在距离朱慈炯还有一小段距离时,袁枢躬身施礼:“参见定王殿下。”

“嚯!”朱慈炯故作惊讶,“这不是百官表率的袁大人吗?”

“殿下说笑了。”袁枢苦笑道,“为官者当清,当慎,当勤。袁某只是想让那些百姓活下来,担不起百官表率的称呼。”

“怎么样?辽南的百姓没事吧?”朱慈烺问。

“活了一部分。”袁枢面带悲伤。

“总比一个没活强,”朱慈炯安慰道。

袁枢点点头,再次躬身施礼询问道:“请问殿下来辽南是...?”

“来查走私!”朱慈炯开门见山,“据锦衣卫线人汇报,建奴水师撤离辽南前,这里走私猖獗。为了追逐利益,沿海各省的商人纷纷带着货物来辽南走私。”

“走私的事确实有,”袁枢坦然说道,“关辽登津水师之前在辽南附近抓过一些商人和商船,虽然对他们进行了审讯。但除了少数人承认走私外,大部分都自称遇到风暴迷失了航向,否认走私。”

“审讯的时候是否用刑?”朱慈炯问。

“只对一部分商人用了刑,剩下的没用刑...”

“那些没用刑的商人是怎么回事?”朱慈炯向前走了一步,盯着袁枢的眼睛问,“难道是袁大人您自己的人?”

“不是我的人,”袁枢否认,“这些人的背景深厚非常难缠,不是我一个小小巡抚能惹得起的。”

“背景深厚?”朱慈炯来了兴趣,“难不成比本王的背景还要深厚?比锦衣卫还要难缠?”

袁枢没有说话,点了点头。

“怎么可能?”朱慈炯脸上写满了诧异。

“确实如此。”

“说,他到底是谁?”朱慈炯用逼问的语气询问。

袁枢说话,伸出右手指向南方。

朱慈炯先是皱眉思索,随后大惊失色道:“你说的是...是...我大哥?”

“没错,”袁枢点头。

“不可能!”朱慈炯断然否认,“我大哥不可能走私,就算走私也不会向辽东的建奴走私。”

第1026章 袁枢献策

说其他人走私,朱慈炯或许还信。

但要是说他大哥,当今太子走私...

尤其是向建奴走私这种事。

他一万个不信。

现在明军正在收复辽东,此时向建奴走私等于资敌。

身为大明太子,未来的皇帝。

他没道理这么做。

等等!

朱慈炯忽然觉得这可能是栽赃陷害。

大明朝这帮文臣为了内斗,什么都搞得出来。

别说诬陷太子了,就是出卖皇帝也不在话下。

想到这。

朱慈炯脸上的表情逐渐凝固,然后慢慢变冷。

袁枢察觉到了朱慈炯的变化,他拱手说道:“定王殿下别急,容我把话说完。”

“想说什么全都说出来,本王今天有的是时间听。”朱慈炯冷笑着回答。

“登莱水师之前确实抓过不少商船和商人,他们大多都有南京那边的背景,所以查了几次后都放了。两个月前,我们又从辽南附近扣押了数搜商船,并抓了商队里的商人。”

“本想对他们用刑逼供,但商队的领队拿出了太子殿下的手谕。”

听到手谕二字,朱慈炯瞪大了眼睛:“手谕上面写的什么?”

“只写了两个字:放行!”袁枢回答。

“这...这不是我大哥的行事风格啊。”朱慈炯顿时眉头紧锁。

袁枢摇着头说道:“这确实不是太子殿下的行事风格,但手谕就行命令,水师只能放行。”

“为何不请示陛下再放人?”朱慈炯反问。

袁枢苦笑一声,没有说话。

这种事怎么能告诉崇祯呢?

若是查出此事与太子有关,等于逼着崇祯对自己的儿子下手。

他可能会因为这件事升官。

但有朝一日崇祯怀念太子时,他就要遭殃了。

若是查明此事与太子无关。

那些商人真正的幕后之人会说他诬陷太子。

他只是一个登州巡抚,势单力薄。

拿什么和那些人斗?

所以这件事只能瞒。

至于瞒多久,袁枢也早就提前做好了规划。

收复辽东是节点。

他此生的愿望和他父亲袁可立一样,都是收复辽东。

只要收复了辽东,他心里就没了负担。

到时候会放下个人得失,把这件事上报崇祯。

见袁枢不语,朱慈炯开始追问。

袁枢不得不说出心中的疑虑。

听完袁枢的分析,朱慈炯这才明白当大臣的难处。

“说句实在话,你觉得此事和我大哥有关吗?”朱慈炯沉默片刻后问。

袁枢琢磨了一会,开口说道:“这件事有一个不可能,两个可能。”

“有劳袁大人释疑!”朱慈炯又恢复了之前谦恭态度。

“首先一个不可能,太子绝不可能是幕后之人!”袁枢率先给这件事下了定论。

“理由呢?”

“就像犯人犯罪一样,需要有动机。太子既不缺钱,也不造反,没有任何动机向建奴走私!”

朱慈炯眨了眨眼睛,“袁大人继续。”

袁枢嗯了一声,继续说道:“接下来说两个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有人狐假虎威,故意模仿太子殿下的笔迹并伪造了太子的印信。”

“等等,”朱慈炯打断了袁枢的话,“伪造这些东西可是要杀头的!”

“走私同样会被杀头!”袁枢提醒,“反正都是杀头,不如冒险拼一把。”

“那也不对啊,”朱慈炯皱着眉说道:“模仿笔迹伪造印信并非易事,除非能经常接触到这些东西。”

袁枢伸出右手食指:“殿下猜的没错,这就是第二种可能。幕后之人和太子殿下非常熟悉,或者说他经常出入南京皇宫。”

“此人可能是太子殿下的亲信,背着太子做出了这种勾当,太子并不知情。”

“也可能是某些权臣勋贵,试图用这种方式往太子身上泼脏水,然后把太子拉下水!”

“等太子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想否认其他人也不会相信......”

袁枢这番话有些复杂,朱慈炯听完之后想了很久才想通其中的道理。

他歪着脑袋问道:“也就是说...无论怎么查,最后都会查到我大哥的头上?”

“殿下果然聪慧!”袁枢对着朱慈炯伸出右手大拇指,“商人敢走私,说明他们有靠山。这个靠山用商人为自己谋利,同时也通过走私完成自己的政治目的。”

“此人...非同一般!”

“不行,”朱慈炯深吸一口气,“我要立刻书信一封,把这件事告知父皇。”

“殿下万万不可!”袁枢吓得又是摇头,又是摆手。

“为何?”朱慈炯很是不解,“我是父皇的儿子!你们怕受到牵连,我可不怕!”

“殿下如果参与其中,在其他人眼里看来会有争夺储君之位的嫌疑。”袁枢一脸严肃地说道。

“这...”朱慈炯终于意识到事情的复杂程度。

太复杂了。

复杂到他有种无力的感觉。

想了很久之后,朱慈炯抬起头问袁枢:“这件事难道就一直瞒下去?”

袁枢也很犯愁。

就在他一筹莫展时,忽然灵光一闪。

他凑到朱慈炯身边:“殿下来辽南所为何事?”

“刚才不是跟你说了嘛,为了查走私!”

“殿下该查还是要查,否则没法交差。”袁枢嘱咐道。

“若是查到持有我大哥手谕的人怎么办?”朱慈炯皱着眉问。

“扣留商船和货物,但是把人放了!”袁枢说话时嘴角浮现出一丝坏笑。

“把人放了?”朱慈炯以为自己听错了,重复询问道:“你确定?”

“确定。”袁枢点头,“扣留一次两次还没什么,扣留的次数多了,商船和货物的价值将会飙升。”

“到时候谁打这些货物的主意,谁就是幕后之人!”

“妙啊,实在是太妙了!”这次轮到朱慈炯对袁枢伸出右手大拇指了,“不愧是名臣之后,果然有两把刷子。”

“殿下过誉了,臣只是尽了一些微薄之力,不值一提。”袁枢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朱慈炯咳嗽两声:“咱俩别在这互捧了,你让水师快点卸粮食。卸完粮食之后马上去海面上查走私,抓商人,扣商船!”

第1027章 稽查走私

海面上。

大明水师的战船正在漫无目的的航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