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704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这...”高文贵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刘文秀看向李定国,轻声问到:“二哥,如果建奴真的分兵,咱们该如何应对?”

李定国没有回答问题,而是选择了沉默。

这件事非常棘手。

摆在他面前的选择只有两个:支援或者不支援。

可是无论他选择哪个选项,都是风险远远大于收益。

都说两利相权从其重,两害相权从其轻。

可是到了他这,两害相权一个比一个重。

想了很久,他脑海中忽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没有急着说出来,而是看向身后的众人。

他的目光从刘文秀,高文贵,任七,张七,梁敏,黄镇山等人身上一一扫过。

最后收回目光,重新看向面前的巨幅地图。

“二哥,有主意了?”刘文秀急忙询问。

“嗯,”李定国点点头,“办法倒是有了,只不过我还在考虑这个办法的弊端大不大。”

“那你先告诉我,如果建奴真的分兵南下,咱们是否支援!”刘文秀问。

“支援!”李定国回答的非常坚决,“不但要支援,而且要全力支援。我要通过这场仗让建奴见识一下,大明官军真正的战力。”

七月二十八清晨。

多尔衮按照原定计划分出一万兵马,在正白旗汉军旗主石廷柱的率领下绕过广宁城,向南快速行军。

石廷柱原本为大明广宁守备。

天启二年,努尔哈赤率兵攻打广宁。

时任辽东巡抚王化贞与时任辽东经略熊廷弼不合,最终丢掉了广宁。

王化贞逃回了关内,而石廷柱跟随其他人一起投降了建奴,并被授予了世职。

此人性多谋略,遇事明敏。

历史上的他屡立战功,深受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以及福临的信任。

先后被授予昂邦章京,固山额真,镇海将军,一等伯等职位和爵位。

按理说此战极为重要,多尔衮应该派满人担任主将。

但多尔衮认真思考后没那么做。

原因有三。

首先石廷柱确实有能力,由他带兵出征多尔衮相对比较放心。

其次大清每况日下,八旗内部也出现了各种矛盾。

汉八旗作为八旗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想办法拉拢。

重用石廷柱对稳固汉八旗的忠心非常重要。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石廷柱是正白旗的人。

多尔衮对这场仗信心十足。

秉承着肉要烂在锅里的想法,石廷柱成了不二人选。

近一万大军带着七天的口粮,顺着西沙河南下,进犯大明在辽东重要的驿站之一:盘山驿。

石廷柱前脚刚离开,广宁城中的李定国就得到了消息。

他在广宁附近布置了大量的探马和夜不收。

对建奴的动向了如指掌。

中军帐内,高文贵请命道:“建奴已经分兵,请总兵大人下令吧!”

李定国没说话,面带犹豫之色。

他接下来的话会决定很多人的生死,必须慎重。

“总兵大人下令吧!”刘文秀劝道。

“请总兵大人下令!”榆园军的首领们纷纷说道。

“好!”李定国站起身开始下达军令。

......

七月二十八午后,正白旗汉军旗主石廷柱率兵抵达了盘山驿附近。

与关内的驿站不同。

大明朝廷在辽东设置的驿站周围,大部分都又宽又高的土墙。

这些土墙既能防御野兽的偷袭,也能抵御小股敌人的攻击。

盘山驿的驿丞很快知道了建奴来犯的消息。

他一边派人给王永吉和李定国送信,一边收拾行李准备随时跑路。

驿站的土墙只能对付小股敌人,挡不住一万大军!

由于在建奴兵峰抵达前未能等来援军。

驿丞只能把带不走的物资全都烧毁,然后带着人员和牛马撤向广宁南面的闾阳驿。

石廷柱扑了个空。

不过他没有气馁,反而斗志昂扬。

短暂停留后他带兵继续向南,杀向了位于明军粮道上的西平堡。

次日清晨,大军兵临西平堡城下。

堡中守军只有六百。

他们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坚持了不到一天才被攻陷。

除了极少数守军投降外,大部分守军全都战死。

堡中粮草全被石廷柱搜刮干净,成了他的补给。

接下来,他把目光放到了西平堡东南方向的平洋桥堡。

这座城堡也位于明军的粮道上。

石廷柱故技重施,耗时不到一天攻陷了这座城堡。

七月三十傍晚。

石廷柱守在地图旁边开始思考接下来的进攻方向。

左边是闾阳驿,右边是沙岭驿。

虽然进攻驿站大概率不会有收获,但消息传出去后对明军尤其是平辽大军来说将是致命的。

“向左还是向右呢?”石廷柱犯了选择困难症。

“报!”

就在石廷柱犯难的时候,探马忽然冲了进来:“西北二十里发现明军骑兵踪迹。”

石廷柱立刻站起来问:“对方有多少兵马?打的什么旗帜?”

第1044章 进攻/撤退

“这支明军骑兵数量不多,只有区区数百骑。打着一面大明国旗,没有其他旗帜。”

“数百打着大明国旗的骑兵?”石廷柱第一反应是有诈。

现在他已经断了明军的粮道。

王永吉和李定国知道后必定来救。

按照距离推算,最先抵达的肯定是李定国的兵马。

李定国就算不派主力来救,至少也应该派出一支数千人的军队来才行。

只派了区区数百骑是几个意思?

是瞧不起人?

还是自知不敌,只是象征性的派出一点人意思意思?

石廷柱越想越懵逼。

“不对劲,太不对劲了!”石廷柱说完之后对着其他将领下令:“立刻派出大量探马,务必找到明军大部队的踪迹!”

在他看来这数百骑只是李定国的探马。

李定国的主力肯定藏在某个地方,伺机而动。

但是他转念一想又觉得自己想多了。

睿亲王多尔滚一直在密切观察着广宁城。

李定国麾下有数万兵马。

如果李定国率领主力南下,睿亲王肯定会在第一时间得知消息,并派人向他发出预警。

可截止到现在,他什么预警消息也没收到。

是李定国的主力没有南下,导致睿亲王没发出预警消息?

还是说睿亲王发出了消息,由于种种原因自己却没收到?

石廷柱第一次感受到打高端局的压力。

他越琢磨心里越没底,无奈之余只能收缩兵力加强侦查,并派人与多尔衮核实情况。

石廷柱懵逼的同时,多尔衮也在懵逼。

因为石廷柱南下的第二天,李定国忽然率领主力离开广宁城来到了西沙河边。

是的。

李定国既没有南下支援,也没有怯敌畏战。

而是选择了全军出击。

多尔衮骑在马上,不停地用千里眼观察河对岸的情况。

在他的视野里。

明军无数明军士兵正在列阵,摆出了一副要决战的姿态。

“这不对吧?”多尔衮很是意外,他对着身边范文程和洪承畴说道:“李定国为什么不去救粮道,反而要和咱们决战?”

“这...”范文程沉吟许久:“如果李定国有必胜的把握,先和咱们决战,然后再南下救援粮道确实无可厚非。”

“但问题是...他没有这个实力更没有百分百的把握!如果败了,明军广宁,松锦等地将尽数落入我大清之手。”

“这太不对劲了!”

“范先生所言极是,这确实很不对劲!”洪承畴也跟着说道,“不过兵者诡道也!李定国这么做肯定有这么做的目的,请王爷命令各部打起精神,不给李定国可乘之机。”

“嗯,”多尔衮点头下达了让各部小心谨慎的命令。

此时明军已经列阵完成。

他们并没有急着进攻,而是在西沙河的南岸原地休息。

晌午时分。

明军忽然动了。

炮兵率先将火炮布置到岸边,朝着河对岸的建奴士兵开炮。

多尔衮不敢请示,立刻让大部队后退三里,只在岸边留下了少量探马侦查情况。

将建奴主力逼退后,明军开始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