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705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西沙河除了春汛时水流充沛外,其他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断流的状态。

在某些河床地势较高的地方,步兵可以直接走过去。

李定国选择渡河的地方地势相对较高,步兵和骑兵可以轻松通过。

“明军炮击结束!”

“明军开始渡河了!”

探马不停地往返,将岸边的情况告知多尔衮。

“准备半渡而击!”多尔衮举起右手下令。

他话音未落,探马再次来报:“明军停止进军。”

“嗯?”多尔衮的右手此时悬在半空,很是尴尬,“明军...停止进军了?”

“是,”探马回答。

“再探再报。”多尔衮放下右手,更加尴尬。

范文程和洪承畴则同时皱起了眉头,有种不好的预感。

李定国不会平白无故地下达这种命令。

“李定国到底要干什么?”范文程盯着岸边的方向,喃喃自语。

洪承畴也紧锁眉头,一言不发。

他们不怕和李定国正面作战,更不怕李定国主动出击。

就怕搞不清李定国的意图。

探马很快返了回来:“启禀王爷,明军正在后退。”

“什么?”多尔衮瞪大了眼睛:“你确定你没看错?”

“末将麾下有近百弟兄,他们都看到明军正在后退。”探马回答。

“前面带路,本王要亲自到岸边查看。”多尔衮还是不信,决定亲自查看。

“王爷不可,明军在岸边布置了大量火炮,贸然前往恐怕...”

“让你带路就是让你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这点本事还没有吗?快点带路,再啰嗦一句本王砍了你的头。”多尔衮急的大喊起来。

战场上机会稍纵即逝。

如果明军真的在撤退,他必须派兵在后面追杀一番才行。

就算没有任何收获,也能振奋八旗兵的士气。

明军入辽以来,八旗兵屡战屡败。

他太需要士气鼓舞士兵了。

探马不敢怠慢,带着多尔衮一行人快速来到了岸边,并在一处土丘后面停了下来。

多尔衮躲在土丘后面,拿着千里眼看向河对岸。

现场的情况和探马说的一样。

明军不但在撤退,而且退的速度非常快。

如果不是炮兵拖累,或许早已退到了视线之外。

“两位先生,你们觉得该不该追击?”多尔衮问道。

范文程看向洪承畴时发现洪承畴也在看向他。

二人对视一眼,同时摇头:“有诈,不可轻敌冒进!”

“可是两位先生有没有想过本王麾下士兵的感受?”多尔衮说话时看向身后的士兵。

这些士兵脸上灰蒙蒙的,看不到一丝喜悦之色。

连续的失利已经让他们失去了追求胜利的欲望,甚至对正在撤退的明军也毫无兴趣。

攻下镇靖堡只是攻下了城池,却没有获得战利品。

很难说是一场胜利。

长此以往下去,后果可想而知。

洪承畴知道士气的重要性,他思考后提议道:“王爷可以派兵追击,但是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第1045章 互断粮道

“李定国擅长故意败退,埋伏追兵,请王爷务必小心谨慎,莫要中了此贼的诡计。”洪承畴认真提醒多尔衮。

“多谢洪先生提醒,本王心里有数!”多尔衮朝着洪承畴点了下头,表示感谢。

为了对付李定国。

多尔衮不但阅读了大量资料,还找到被李定国击败的将领和士兵询问战斗过程。

再加上洪承畴的总结,他自认为对李定国有了充分的了解。

在他看来,李定国突然撤退显然是故意为之。

目的是引诱他前去追击,然后半路设伏将他击败,从而扭转战局。

想到这。

多尔衮冷笑一声:“呵呵,李定国啊李定国,本王有卧龙凤雏相助,而你只有自己一个人。你的计谋已经被本王看穿了,接下来要让你知道本王的厉害。”

冷笑结束,多尔衮开始排兵布阵。

他将两万骑兵分为前后两个军阵。

前军一万,后军也是一万。

前军负责追击,后军负责接应。

这还没完。

他又将负责追击的一万骑兵分为了左右两个军阵,每个军阵各有五个梯队。

每个梯队一千骑兵。

追击时前后保持一定距离。

第一梯队遇伏时立刻向后退,第二梯队负责接应。

如果能击败伏兵。

那么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合兵一处,继续追击。

如果无法击败伏兵,那么就继续向后退。

与第三,第四甚至第五梯队汇合,并择机反击。

快速说完计划后,一万八旗兵率先出发。

其中左翼五千骑兵由正红旗的勒克德浑率领。

右翼五千骑兵由正黄旗的谭泰率领。

多尔衮亲率剩下的一万骑兵紧随其后,准备随时接应。

明军撤退的速度虽然非常快,但终究有步兵和炮兵拖延步伐。

在距离广宁城还有十里时,建奴骑兵发现李定国并追了上来。

李定国有多少兵马?

一万骑兵,一万步兵。

既不多,也不少。

听闻建奴分兵南下后,他确实也向南面派出了一支骑兵。

不过这支骑兵只有数百。

任务是寻找并上报石廷柱的位置,为附近的友军提供预警消息。

仅此而已。

至于粮道被断的问题,他早就有了办法。

这个办法不是打通粮道,而是...以牙还牙。

“报!”探马来到李定国身边:“建奴追兵已至,望大人悉知。”

“嗯,”李定国看向远方并对着传令官说道:“传令各部,按原计划进行。”

“是,”传令官挥舞令旗,传达了军令。

步兵和炮兵得到命令后加快脚步,用最快的速度撤向广宁城。

八千骑兵原地结阵,抵御后方来敌。

勒克德浑和谭泰的第一梯队不敢正面对战,纷纷停了下来。

就在他们以为明军会趁势发起反击的时候,结果明军却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

建奴的第二梯队很快靠了上来。

紧接着是第三梯队,第四梯队。

当勒克德浑和谭泰率领第五梯队赶过来的时候,明军还是一动不动。

勒克德浑和谭泰几乎同时下令:“列横阵,准备冲阵。”

他们早已知道了李定国的底细。

李定国麾下只有一万骑兵,优势是士气正盛。

他们二人加起来也是一万骑兵,优势是单兵战力强。

双方兵力看似相当。

但是他们身后还有多尔衮的一万援军。

无论怎么看,优势都在他们这里。

呼啦——

令旗挥舞,军令下达。

一万建奴骑兵朝着明军骑兵发起了冲锋。

明军不敢恋战,只能边战边退。

他们既不能退的太快,以免超过正在撤退的步兵和炮兵,让他们暴露在建奴骑兵的兵锋之下。

也不能退的太慢。

如果退的太慢会被建奴骑兵缠住。

等多尔衮率领援兵抵达时,他们将陷入建奴骑兵的包围。

建奴距离远时,明军就用弓箭射击。

距离近了用手雷扰敌。

尽量不和对方近身肉搏。

在付出一些伤亡后,明军终于退到了广宁城外。

步兵和炮兵用最快的速度重新在城外列阵完毕。

明军骑兵来到步兵军阵的两翼,开始休整。

此时多尔衮也已经率部抵达了战场。

谭泰来到多尔衮身边:“王爷,明军背靠城墙重新列阵了。若是强攻的话,我军伤亡恐怕...”

“不要强攻,”多尔衮冷哼一声,“咱们的任务是牵制李定国,让他左右为难。”

“那末将让他们撤回来。”

“不急,继续对峙。”多尔衮继续冷笑着说道。

他只要牵制住李定国的主力,石廷柱那边就能毫无压力地断掉平辽大军的粮道。

到时候他不急,急的是李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