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如果多尔衮认可范文程,就要说挽留的话。
如果多尔衮认可洪承畴,只需同意了范文程的请求即可。
此时的多尔衮把注意力全放到了吴三桂身上,根本没想到范文程会在这个时候说这种话。
他有些恼羞成怒道:“既然身体有恙,就请范先生回赫图阿拉养病吧。”
范文程没有任何犹豫,迅速施礼:“多谢王爷,臣告退。”
说罢,转身离开。
等他走远后,多尔衮才有些后悔。
不过也仅仅是后悔,没有挽留。
为了防止范文程在赫图阿拉搞阴谋,多尔衮派了二十多个八旗兵“护送”范文程返程。
谁也没有注意到,范文程骑马离开时嘴角带着一丝笑意。
他此举看似是在争宠,实则是以退为进。
此番回赫图阿拉,他要做一件天大的事。
当然了。
他没有背叛多尔衮的想法。
送走范文程后,多尔衮和洪承畴商量接下来的对策。
“洪先生,接下来...”
“出兵逼吴三桂投降。”
“出多少兵?”
洪承畴表情严肃:“全军出击。”
“啊?”多尔衮被吓到了,“全军出击?”
“没错,只有这样才能让吴三桂害怕,从而投降。”
“可是...如果吴三桂不降呢?两军在战场相遇岂不是要发生决战?”
“王爷放心,”洪承畴笑了:“只要把吴三桂出卖友军,资助咱们的证据交给明军。且让吴三桂知道,咱们已经把证据交给了明军,他不得不降!”
多尔衮捂着额头想了想:“道理是没错,但全军出击风险也太大了,稍有不慎就会和即将投降的吴三桂自相残杀起来。”
“具体怎么做,还请王爷自行定夺。”
多尔衮又想了一会,开始准备兵马和证据。
他没敢出动全部兵马,只出动了数千骑兵。
待一切准备就绪,多尔衮出动了。
此时明军已经开始在抚顺城外五里扎营。
吴三桂的营地在北,王永吉的营地在南。
多尔衮先是派兵逼近吴三桂营地,等吴三桂领兵出来对峙时,他当着吴三桂的面派出一个士兵拿着一摞纸张奔向王永吉的营地。
吴三桂先是一愣,随后大惊失色:“坏了,多尔衮要出卖我。如果没猜错的话,那个建奴手里拿的是证据。”
“大人,末将带人把他抓了。”胡心水请命道。
“不妥!”吴三桂摇头:“越是这么做,越会显得咱们有问题。”
“如果王永吉相信了那些证据,恐怕...”
“呵呵!”吴三桂苦笑一声:“他若不信,万事大吉,他若是信,咱们就只能投建奴了。”
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攻击,吴三桂命全军戒备,并在营地内部王永吉所在方向布置了重兵。
此时的王永吉比吴三桂还要紧张。
他麾下只有三千兵马。
如果吴三桂现在发难,他不但要面对数万关宁军,还要面对数千建奴骑兵。
“报!”探马探马冲到王永吉身边:“建奴放归一个俘虏,他回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一摞纸,要求见总督大人您。”
“降兵?”王永吉好像猜到了什么,他沉声道:“把他带过来。”
不多时,那个俘虏来到了王永吉面前。
刚一见面,他便跪地叩首道:“参见总督大人。”
王永吉身边的亲信立刻问道:“手里拿的什么?建奴为何要把你放回来?”
“多尔衮让我回来把这个交给总督大人。”那个俘虏说话时,将手里的纸高高举过头顶。
亲信们接过纸张,展开后给王永吉看。
仅仅扫了一眼,王永吉便吩咐道:“收起来。”
“大人!”那名俘虏说道:“多尔衮说这是吴三桂通敌的罪证。”
“不要再说了!”王永吉后背开始发凉。
他看透了这是多尔衮的阳谋。
只要让吴三桂意识到他已经暴露,吴三桂必反。
在得到朝廷的回复之前,他不能擅自行动,更不能把吴三桂逼反。
王永吉低头看着那个俘虏,心中叹息:你错就错在听了不该听的,看了不该看的。
“总督大人...”那个降兵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还想继续说下去。
王永吉冷声道:“来人,把他和他带来的东西全都交给吴三桂。就说本督已经识破了多尔衮的离间计,人和东西任凭吴三桂处置。”
周围的士兵一拥而上,将那名俘虏捆起来,连同他带来的东西一并送到了吴三桂面前。
“这是?”吴三桂明知故问。
“多尔衮欲用离间计让平辽大军陷入内讧,现已被总督大人识破,人和东西都交由您处理。”
吴三桂顿时又惊又喜,下令将那名俘虏斩首并把东西烧毁。
没有了证据的威胁,吴三桂开始了表演。
他先是集结上万兵马和多尔衮对峙,随后率领精锐主动发起了进攻。
还是那句话。
可以说吴三桂坏,但是不能说他菜。
看着冲过来的万余骑兵,多尔衮不敢正面抗衡,只能后退。
多尔衮不甘心,又派出一个降兵带着证据前往王永吉营中告密。
结果还是一样,被王永吉交给吴三桂处理。
当天傍晚。
除了吴三桂和王永吉,北路军其余兵马有惊无险的进入抚顺城。
处理完军务已经是半夜时分。
王永吉刚要睡觉,忽然有人来报:“刘肇基总兵有要事求见。”
第1133章 口供里都是吴三桂的名
“刘肇基?”王永吉皱了下眉:“他不在城中驻守,来此作甚?”
“他没说。”
“让他进来。”
“是。”
不多时,一身便装的刘肇基走了进来。
“参见总督大人。”刘肇基双手抱拳。
“不必多礼,”王永吉站起身并摆手道:“刘总兵深夜到访,有何贵干?”
“我抓住一个人。”
“什么人?怎么抓住的?”
“此人名叫方光琛,是吴三桂的谋士。他扮做普通百姓试图绕过抚顺城去沈阳,结果被我的探马发现并抓了起来。经过一番审讯,他才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王永吉对此人有所耳闻,他立刻追问道:“他现在在哪儿?”
“就在抚顺城中。”刘肇基低声说道。
“他都说了什么?”王永吉问。
“吴三桂出卖友军,资助敌军的证据。”刘肇基回答。
“是主动招认吗?”王永吉又问。
“当然不是,”刘肇基强忍着笑意:“一开始他什么也不肯说,两棍子下去就全都招了。三张纸的口供里,写满了吴三桂的名字。”
“太好了!”王永吉使劲拍了下桌子:“人证物证俱在,吴三桂必死无疑。”
“总督大人在等什么?为何不直接动手?”;
“吴三桂毕竟是掌管数万兵马的总兵,想要动他既要有朝廷的旨意,还要有足够的实力。”
刘肇基点点头:“接下来该怎么办?”
“等。”
“等什么?”
“等朝廷的旨意还有李定国的兵马。”王永吉解释道:“李定国兵分两路,他将先锋部队留在清河堡驻守,其余主力正跟着他返回辽阳。一旦抚顺发生意外,他会第一时间支援。”
“朝廷的旨意什么时候到?”刘肇基又问。
“估计还两三天。”
刘肇基很是担忧:“就怕吴三桂在此期间发难。”
“没错,所以咱们要想办法稳住他。”
王永吉想办法的同时,多尔衮也在想办法。
在接下来的几天。
多尔衮用威逼利诱的那个各种方式,试图让吴三桂投降。
王永吉则用尽各种办法安抚吴三桂。
而吴三桂则游离在二人之间,首鼠两端。
......
三月二十一,王永吉先后接到了三个好消息。
第一个消息是朝廷认定吴三桂有罪,命他缉拿吴三桂,押往京师审讯。
第二个消息是李定国亲率五千精锐抵达沈阳,正在来抚顺的路上。
第三个消息是祖大寿即将抵达抚顺。
他的任务是劝降吴三桂和他的部下。
祖大寿其实不想来,毕竟吴三桂是他的外甥。
他不参与此事,吴三桂或许还能多活一段时间。
有了他的参与,吴三桂只会死的更快。
崇祯下达的是中旨,祖大寿理论上可以抗旨。
但他不敢抗旨,只能在妻子左氏的陪同下来抚顺劝降。
抚顺东城门旁边的一个院子里,众人云集。
除了正在赶路的李定国,其他人全部到齐。
平辽总督王永吉坐在中间。
刘肇基,李宪忠,黄得功和高一功站在他左手边。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