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第875章

作者:文盲写小说

还有一些人什么都没做,但是做好了投降的准备。

与此同时。

兖州府的曲阜,东平洲,东阿,阳谷,平阴。

青州府的蒙阴,莒(iǔ)州,沂水,诸城。

东昌府的濮州,观城,范县,朝城,冠县等城中。

也在发生着类似的事。

当地主要官员都被东厂或者锦衣卫以各种名义带走调查。

一时间,半个山东的城池都出现群龙无首的状况。

山东形势,岌岌可危。

......

傍晚。

济宁城外。

抚宁侯朱国弼,诚意伯刘孔昭,魏国公徐文爵等人坐在凳子上闷闷不乐。

他们围攻济宁已有半个月的时间。

用尽了各种办法,愣是没攻下来。

越是攻不下来,越着急。

可打仗急不得,尤其是攻城战。

所以越是着急反而越攻不下来。

刘孔昭第一个说道:“诸位,俗话说久攻不下必有失城。现在军中伤兵越来越多,士气也越来越低。如果再拿不下济宁,恐怕咱们就得暂时退兵重新休整了。”

朱国弼使劲摇头:“不能退兵!一旦退兵,之前积攒起来的士气就全都白费了。”

刘孔昭反问:“那你说怎么办?”

朱国弼嚷嚷道:“不管怎么办,哪怕用人命堆也得拿下济宁!”

刘孔昭站起来拍手:“好好好,最近几天都是我的人在攻城,明天换你的人攻城,到时候不管死多少人我都不带心疼的。”

朱国弼指着刘孔昭的眼睛:“你...”

徐文爵当起和事佬,站起身说道:“好了,不要再吵了。吵架没有意义,当务之急是拿下济宁。”

朱国弼和刘孔昭齐声询问:“你说怎么办?”

徐文爵不假思索的回答:“求援。”

朱国弼问:“向谁求援?”

“郑芝龙或者马士英。”

朱国弼立刻撇嘴:“你可拉倒吧!郑芝龙看似出兵了,实则跟没出兵一样。一直龟缩在东海中所附近,不是粮草有问题,就是身体有问题。”

“马士英就更别提了,为了拿下归德府损失了不少兵马。不向咱们支援就不错了,还指着他支援咱们?”

徐文爵两手一摊:“我也没辙了,总不能再次向南京求援吧?”

说到再次向南京求援,刘孔昭忽然拍案而起。

他大怒道:“南京那边一帮废物!自从进入山东以来就说援军马上就到,可是打了这么长时间,一个援军也没看到。”

朱国弼叹息一声,有些无奈:“其实这事怪不得南京那边。”

“那怪谁?总不能怪咱们自己吧?”

朱国弼快速摆手:“当然也不能怪咱们自己,要怪就怪秦良玉的侄子秦翼明,还有她的孙子马万年。”

徐文爵不知道具体的情况,开口询问:“怎么回事?”

朱国弼义愤填膺:“还能怎么回事...在咱们出兵之前,秦翼明和马万年就答应出兵,但是他们始终都没有出兵。”

“最开始以钱粮不足为借口,蜀王殿下筹集到足够多的钱粮后,他们又说甲胄不全,武器不行。准备好武器甲胄后,秦翼明称病。不等他病好,马万年又开始称病!”

“好不容易都没事了,他们又说军中闹瘟疫!”

听完这番话,刘孔昭和徐文爵气愤之余又有些无奈。

秦翼明和马万年手里的川军是一支精锐。

就算他们答应出兵却不出兵,也只能哄着,不能为敌。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骂人。

刘孔昭率先骂道:“他妈的,秦翼明和马万年只动嘴不动腿,简直把咱们当猴耍。”

徐文爵跟着骂:“太他妈可恨了!要是他们跟着咱们一起出兵,小小的山东根本挡不住咱们。”

就在众人骂个不停时,外面忽然响起脚步声。

军帐门帘一挑,一个身穿便装的南京锦衣卫走了进来。

他对着朱国弼说道:“朱大人,机会来了。”

朱国弼没听懂,站起来问:“什么机会?”

锦衣卫压低声音:“快速拿下山东的机会!”

第1279章 兵临曲阜

“快速拿下山东的机会?”朱国弼将信将疑:“机会在哪?我怎么没看到?”

锦衣卫再次上前两步,压低声音:“据可靠消息,山东兖州府的四州十一县,东昌府的两州三县,青州府的一州四县;城中主要的文臣武将都被东厂或者锦衣卫带走了。”

“都被带走了?这不可能!”朱国弼根本不信。

双方正在打仗,而山东又是战争的最前线。

即便那些官员都有罪,考虑到当前的形势也应该让他们戴罪立功,而不是临阵抓人。

锦衣卫伸出手拿出一摞信纸并说道:“千真万确,此等大事我岂敢妄言?这是潜伏在各城的锦衣卫送来的消息。”

朱国弼接过信纸一一查看。

上面的内容果然是各地官员在近期被集中带走。

城中群龙无首,大军一到就能兵不血刃拿下城池。

朱国弼开始怀疑。

他首先怀疑是不是东厂和锦衣卫的陷阱。

片刻后他摇头否定了这个猜想。

故意搞丢一座两座城还可以认为是陷阱。

同时搞丢这么多座城池,东厂和锦衣卫可担不起相应责任。

可如果不是陷阱的话,锦衣卫和东厂为何要临阵抓人?

而且突然抓了那么多人。

他们到底是奉了谁的命令?

崇祯的命令?

没道理。

崇祯身为大明皇帝,肯定是要尽快平息叛乱,而不是故意丢城失地。

王承恩的命令?

也不可能。

南京朝廷出兵的口号是清君侧。

他和谢三宾是被清理的目标。

为了不被清理,他们要守住战线,甚至反攻南京。

到底怎么回事呢?

朱国弼皱着眉思考起来。

其他人也开始琢磨,表情各异。

许久之后,朱国弼猛拍大腿:“管他陷阱与否,先出兵试试再说。”

刘孔昭和徐文爵同时点头:“对,试一试。”

为了试探真假,朱国弼下令分兵。

一部分兵力继续包围济宁,但是围而不攻。

其余兵马以最快的速度杀向兖州。

兖州城守军本不想投降。

但东厂突然把他们的上司全都抓走了。

士兵们群龙无首,且对此十分不满。

为了报复,他们索性打开城门直接投降。

朱国弼拿下兖州后马不停地赶往曲阜。

曲阜也是同样的情况。

守军看到“勤王军”的旗帜后立刻开城投降。

大军兵不血刃拿下曲阜。

当天下午朱国弼在城外扎营。

他并未进城,而是派出一队士兵去城中找人。

士兵们进城后先是向百姓问路,随后按照指示来到衍圣公府门外。

衍圣公府大门紧闭,门外的道路虽然整洁,但给人一种十分凄凉的感觉。

一名士兵迈步上前,拍打大门:“开门,开门。”

吱的一声,大门被打开一个缝隙。

一个仆人露出半张脸看了看,低声询问:“军爷有事吗?”

士兵双手抱拳,毕恭毕敬道:“我们大人想请孔先生去城外军营喝茶。”

这里的孔先生是指衍圣公孔胤植的儿子孔兴燮(Xiè)。

衍圣公孔胤植虽然死了,但投敌资敌的罪名尚在。

由于此事性质太过恶劣。

所以朝廷一直没有让他的儿子孔兴燮承袭衍圣公的爵位。

考虑到孔兴燮的身份,所以士兵们称他为先生,而不是大人或者老爷。

衍圣公府的仆人问:“你口中的大人是谁?”

士兵回答:“勤王军东路军主帅,抚宁侯朱国弼。”

“我们老爷病了,无法出城。”

“朱大人交待了,命我们务必请孔先生出城一叙。如果请不到孔先生,我们都得死。”

看着士兵们气势汹汹的样子,仆人知道这件事不好糊弄,只能进去通禀。

孔兴燮一点也不意外。

他简单收拾了一下,跟着士兵出城来到朱国弼的帐篷内。

挑开门帘,茶香扑鼻。

朱国弼和徐文爵立刻起身双手抱拳:“孔先生,别来无恙。”

孔兴燮也双手抱拳:“两位大人太客气了,孔某不敢当。”

寒暄几句,分别落座。

朱国弼开门见山道:“朱某有一事相求,不知孔先生能否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