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等他意识到这是明军主力时,李定国已经率领骑兵冲入他的营地。
他们一边冲杀,一边高呼:“投降免死!投降免死!”
这句话在战场上极为好用。
随着投降的人越来越多,战场的形势很快倒向明军。
为了扭转战局,郑芝豹先后三次组织兵力进行反击。
可他麾下没有多少骑兵,根本无法扭转战局。
见大势已去。
郑芝豹只能弃岸登船,顺着洛阳江去泉州湾寻找郑芝龙。
第1326章 枭雄落幕
崇祯二十八年二月二十四。
入夜不久。
郑芝龙得到了施福和郑芝豹兵败的消息。
此前他还幻想可以凭借泉州与朝廷周璇。
现在仅存的一丝幻想也破灭了。
“来人!”郑芝龙朝着外面大喊,“让郑芝豹来一趟。”
不多时,郑芝豹灰头土脸的迈步走了进来:“大哥!”
郑芝龙指着旁边的凳子:“坐。”
郑芝豹刚刚兵败,心中有愧不敢坐。
郑芝龙也不勉强,给他倒了一杯茶并说道:“五弟,先喝了这杯茶。”
郑芝豹端起茶杯将里面的茶水一饮而尽后说道:“大哥,我指挥不当打了败仗,自知有罪。无论如何处罚,我都不会有任何怨言。”
郑芝龙慢慢摇头:“不,你没罪!”
郑芝豹有些意外:“没罪?”
郑芝龙表情平静:“对,此乃大势所趋,结局早已注定,非人力可改!”
“那大哥叫我来是为了?”
“为了拜托你一件事。”
“拜托就太见外了,大哥有事吩咐一声即可!”
郑芝龙叹息一声:“我打算向朝廷投降。”
郑芝豹惊呼:“投降?大哥早不降晚不降,为何偏偏这时候投降?”
郑芝龙解释:“刚才我已经说过了,结局早已注定,非人力可改!继续负隅顽抗只会郑家军白白送死,让郑氏一族损失惨重。所以我打算向朝廷投降,换取整个宗族的平安。”
郑芝豹脸色一变:“大哥你...”
“听我说!”郑芝龙打断了郑芝豹的话:“不用劝,我意已决!”
郑芝豹解释:“大哥我的意思是现在投降是不是已经晚了?咱们毕竟参与了造反,很难无罪脱身。”
郑芝龙拍了拍郑芝豹的肩膀:“不晚!如果朝廷追究责任,我会承担所有罪行。”
“可是...”
郑芝龙挺直身体,摆出一副大哥的姿态:“没什么可是,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如果朝廷给我定罪,郑成功和郑氏宗族就拜托给你了。”
郑芝豹不停地摆手:“不行啊大哥,我可扛不起这个重任。”
“扛不起也得扛。”
郑芝豹还是不同意,他提议道:“大哥为何不把这件事交待给郑鸿逵?他毕竟也是您的亲兄弟。”
“郑鸿逵?”郑芝龙冷哼一声:“他向李定国投降倒也没什么,可是在投降前却不曾知会我一声。你说...我能把这么重要的事托付给他吗?”
郑芝豹又婉拒了一会,最后只能同意。
当天夜里。
郑芝龙派人乘坐一艘小船靠岸,向朱慈炯表明了投降之意。
朱慈炯很高兴。
就在他思考派谁去受降的时候,外面传来了锦衣卫的声音:“殿下,赦免郑芝龙的旨意到了。”
朱慈炯愣了下。
郑芝龙前脚刚表明要投降,赦免他的旨意随后就到。
这也太巧了。
不过他并未多想。
毕竟旨意从京师送到福建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
确实是巧合,并不存在阴谋。
现实情况却是旨意早就送到了福建,只是并未送到前线。
转天一早,传达旨意的锦衣卫登上了郑芝龙的座船。
看着手中赦免自己的诏书,郑芝龙心中五味杂陈。
在此之前。
跟着太子起兵勤王是他的唯一出路。
现在...
投降自杀是他的唯一出路。
他的命运好像被一双无形的大手狠狠戏弄了一番。
郑芝龙面朝北方,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等他再次起身时,已是泪流满面。
郑芝豹等人以为郑芝龙在感激大明皇帝崇祯赦免了他的罪行。
殊不知是郑芝龙对命运的表现。
过了一会,郑芝龙止住眼泪。
他下令所有人弃船登岸,向岸边的平叛大军投降。
待一切准备就绪。
郑芝龙的座船也缓缓驶向岸边。
定王朱慈炯带着李定国等人早已在岸边等候多时。
不等投降仪式结束。
曾英,杨展和郑成功率领水师进入泉州湾。
在得知郑芝龙投降后,曾英和杨展很意外。
郑成功更意外。
可事实已经发生,他没必要再去寻找投降的原因。
仪式结束后,郑成功来到郑芝龙面前:“爹...您这是...”
郑芝龙没说话,而是仔细盯着郑成功看。
此时郑成功身穿一身戎装,肋下挂着佩刀。
虽然已经弃笔从戎多年,但还是能从他脸上看到那股文人的儒雅气息。
他很知足,也很得意。
因为这是他的儿子。
有他在,郑家就在。
郑氏宗族也能跟着辉煌。
见郑芝龙一直不说话,郑成功关心的问:“爹,您没事吧?”
郑芝龙扶着郑成功的肩膀:“我没事。”
郑成功提前准备了很多话,可是话到嘴边却又说不出口。
只能点头道:“没事就好!”
接下来是长久的沉默。
不知过了多久,郑芝龙轻咳一声:“快回去吧,军中事务繁忙,不能久离。”
郑成功使劲点头:“行,父亲保重,我先行告退!”
“等等,”郑芝龙喊住郑成功:“没事的时候多回家看看你娘。”
“知道了。”
郑芝龙提高声调:“知道了可不行,得记住!”
“是,我记住了!”
“还有一件事,”郑芝龙再次说道:“我听闻吴三桂等人逃到了东番,那里不但有当地的土著,还有红夷。”
“如果朝廷打算派兵剿灭,必然会出动水师,福建水师更是首当其冲!红夷擅长火器,想打赢他们并非易事。不过红夷军中有一个叫何斌的人,他曾在我麾下效命,后来成为了红夷的通事(翻译)。”
“如果真的开战,你可以让他当内应帮你打败红夷。”
(红夷是明朝对荷兰人的称呼,《明史·列传》:和兰,又名红夷,红毛番。)
“行,我记住了。”郑成功转身离开。
看着他的背影,郑芝龙满意的笑了。
一天后。
郑芝龙在自己的座船上自尽。
一代枭雄就此落幕。
郑成功得知消息后,先是错愕,随后放声痛哭!
第1327章 谋东番
随着大明太子朱慈炯失踪,南京文武官员被俘,郑芝龙投降自杀。
这场“叛乱”终于被平定。
平叛大军在泉州停留等待朝廷的旨意。
消息很快送到京师。
崇祯命大军在泉州停留两个月,震慑地方豪强的同时强制推行货币改制。
天下皆戴罪之人,择其不从者而罚之。
乖乖配合的,相安无事。
抵制政策的,人头搬家,家产充公。
另外。
他命福建水师和关辽登津水师大修船只,准备随时出征东番,彻底剿灭吴三桂和盘踞在那里的和兰(荷兰)人。
旨意送到泉州已是半个月之后。
在明代。
官员父母去世需辞官回乡,为父母守孝二十七个月,又称丁忧。
如果恰逢国家有大事发生,且皇帝需要他为国效命,则以国家为重放弃丁忧。
此为夺情。
(礼记·曾子问:君使则行,无敢辞辟。)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