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苏沫儿想了很久,有些不确定道:“没准是消失许久的前太子朱慈烺。”
福临有些激动的说道:“那就赶快告诉官府,让他们兄弟相残。”
苏沫儿摇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咱们刚才祭拜时破绽百出,还是赶快离开这里为妙。”
福临有些无奈又有些苦恼地回头看了一眼,跑步离开。
番外 李定国的任务
辽东广宁,辽东总兵府。
李宪忠得知崇祯驾崩,下令全军戴孝给皇帝守丧。
守孝的最后一天夜里,有人送来消息:“五天前数百罗刹越过黑龙江,偷袭了木河卫附近的蒙古牧民后又退回古里河以北。”
(木河卫也是大明王朝在辽东设置的一个卫所,始置于天顺年,位于漠河流域。)
李宪忠听完之后顿时大怒。
他本想亲自带兵北上追击罗刹人,可是考虑到路途以及后勤压力后只能作罢。
不过他没有置之不理的打算,而是找到辽东巡抚王夫之商议对策。
听完陈述,王夫之轻轻摇了摇头。
李宪忠皱着眉问:“王大人的意思是不急?”
王夫之再次摇头并说道:“我的意思是不管。”
李宪忠瞪大眼睛,有些不可思议道:“不管?”
王夫之点头:“对,不管。”
“辽东蒙古诸部和女真人已经归顺大明,你这么做就不怕寒了他们的心?”
王夫之再次摇头:“不是一直不管,是暂时不管。”
“为何?”
“过早插手不但不会让他们心存感激,反而会引起他们的反感。”
“那何时才能插手?”
“等他们与罗刹有了深仇大恨之后再施以援手,届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李宪忠想了想,总结道:“你的意思是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雨后送伞?”
王夫之咧嘴一笑:“对喽。”
二人又商议了许久,把这个消息和他们的计划写信告知朝廷。
西北草原。
钦差镇守陕西三边总兵官李定国接到崇祯驾崩消息时,正在巡视边境。
他一脸错愕的扔下马鞭,翻身下马跪地痛哭。
其余众将也纷纷下马,跟着哭丧。
送信的骑兵拿出提前准备好的丧服,来到李定国身边帮他穿好。
此时李定国已经泣不成声。
他自知能有今天的成就,全都是崇祯的恩惠。
哭了许久,李定国才慢慢止住眼泪。
他环顾四周,用低沉的语气对着一名将领说道:“岳镇邦,你给草原诸部传令,命他们给先帝守丧三日,随后准备贡礼,进京朝见新皇帝。”
“是。”岳镇邦带着自己的兵马离开队伍,分散去往草原各处。
三天后。
岳镇邦带回一个消息。
他向李定国汇报道:“和硕特部不堪准噶尔部的袭扰,有归顺朝廷之意。”
李定国眯着眼睛问:“此话当真?”
岳镇邦点头:“当真,末将不敢胡言乱语,不过...”
“不过什么?”
“西土默特部十分反对和硕特部的归顺。”
李定国皱着眉想了想,明白了西土默特部为什么反对。
在地理位置上,西土默特部位于大明与和硕特部中间。
和硕特部一旦归顺朝廷,朝贡时就要从西土默特部的牧场上穿过。
他们的牧场上不但有丰富的草料和水源,还有成群的牛羊。
让和硕特部从他们的牧场上经过,无异于引狼入室。
蒙古人虽然没读过多少书,却也明白这个道理。
李定国又琢磨了一会,心中有了主意。
他开口说道:“同不同意和硕特的归顺是朝廷的事,西土默特部说了不算,咱们说了也不算。”
旁边的亲信问:“大人的意思是?”
李定国表情平静:“上书朝廷,让朝廷定夺。”
当天午后,一支骑兵小队带着李定国的公文离开固原镇,奔赴京师。
与此同时,李定国秘密召见了岳振邦。
岳镇邦双手抱拳:“末将参见总兵大人。”
李定国点点头:“听说你媳妇给你生了个大胖小子。”
岳镇邦红着脸回答:“多谢大人。”
李定国转身从后面搬出一个红色木箱子。
箱子虽然不大,但是从李定国手臂上的青筋可以看出箱子很重。
砰的一声,李定国把箱子放到桌子上。
在岳镇邦疑惑的眼神中,李定国指着红箱子说道:“恭喜你们岳家有后了。”
岳镇邦更加疑惑:“这...”
李定国解释:“这是份子钱。”
份子钱自古就有,在明代成为一种制度。
明太祖朱元璋在《教民榜文》中规定:凡我同里之人,各遵守礼法,毋恃力凌弱......其婚姻丧葬有乏,随力相助。
随力相助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力帮助的意思。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力相助变成了随礼相助。
“多谢大人。末将感激不尽...”
岳镇邦客套了一番,在李定国的注视下走到箱子旁边伸手去搬。
嗯?
箱子很沉,比岳镇邦想象中沉很多。
岳镇邦本想打开箱子看一看里面装了什么,竟然这么沉。
可是当着李定国的面有有些不好意思。
李定国看出了他的疑虑,索性说道:“打开看看吧。”
“是。”岳镇邦打开箱子,抻着脖子向箱子里看。
仅仅看了一眼,他就被吓得缩回了脖子。
里面装满了崭新的大明圆宝,粗略一数竟然有近两千枚之多。
以李定国的身份,随十两银子就不少了。
两千两银子简直有些不可思议。
岳镇邦抬头看向李定国:“大人,这...这...”
李定国压低声音:“这里面有两千五十枚大明圆宝,也就是两千五十两银子。其中的五十两是我的份子钱,剩下的钱是任务钱。”
(明代十六两一斤,两千两重量约一百二十八斤,军人可以搬动。)
岳镇邦脑袋上写满了问号:“任务?什么任务?”
李定国淡淡一笑:“放火...”
番外 郑成功进京
“放火?”
李定国看向草原方向:“听说顺义王府和顺礼王府已经修建完毕,是时候放一把火让他们重新来过了。”
这项计划早在崇祯还未驾崩时就已制定。
之前一直没实施的原因是没机会,毕竟会引起对方怀疑。
现在西土默特部反对和硕特部归顺大明。
此时放火,西土默特部首先怀疑的是和硕特部,而不是大明朝廷。
机会难得。
听完解释,岳镇邦心中还是有个疑问:“大人,此事既然如此重要,理应由锦衣卫动手,为何让末将参与?”
李定国沉默了一会:“原因比较复杂...首先谁也不敢保证任务一定能成功,如果锦衣卫失败并暴露身份,这件事就会牵扯到朝廷和皇上。到时候草原诸部联合起来对抗朝廷,事情就会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
“反之,如果你失败且暴露身份,朝廷可以说是你的个人行为,或者...最多牵扯到我,与朝廷和皇上无关,其中的利弊你应该明白...”
“其次,锦衣卫一直在寻找前太子的下落,他们的精力不在蒙古人身上。突然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很容易出问题。”
“最后一点...”李定国说到这顿了顿,“这件事会越过三边总督,兵部,内阁以及司礼监,直接向陛下汇报。干好了是一件天大的功劳,能让整个宗族跟着一起翻身。咱们都是行伍之人,岂能把功劳拱手让给锦衣卫?”
岳镇邦恍然大悟:“多谢大人教诲,末将明白了。”
李定国指着箱子:“给你两个月的探亲假,你要在这期间完成任务。钱不够了可以再要,人手自己准备,必要时可以调动我的亲军。”
岳镇邦深吸一口气,终于下定决心道:“大人放心,末将一定完成任务。”
......
崇祯三十四年三月十六,朱慈炯在皇极殿完成登基大典,继承皇位。
按照惯例,新皇帝登基要大赦天下。
其他犯人还好说,除了十恶不赦的全都赦免。
但是在看到洪承畴的名字时,内阁首辅邱瑜犯了难。
平定江南后,崇祯处决了一批犯人。
留下了东林魁首钱谦益和前蓟辽总督洪承畴。
钱谦益已经被国子监的学生们骂的吐血而亡。
洪承畴不但活着,而且活的很好。
毕竟是奉旨要饭,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给他一口吃的。
就在邱瑜犹豫要不要把洪承畴的名字报上去时,一个官员急匆匆走进来说道:“大人,出大事。”
邱瑜头也不抬地问:“何事惊慌?”
“洪承畴死了。”
邱瑜抬起头,有些意外:“死了?怎么死的?”
“被活活饿死的!”那名官员咽了口唾沫继续说道:“先帝驾崩后,洪承畴像往常一样乞讨求生。百姓们本就悲痛欲绝,看到他还活着纷纷心生厌恶,联合起来不给他饭吃,于是被活活饿死。”
“呼...”邱瑜长舒一口气。
洪承畴死了麻烦也就没了。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