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盲写小说
可谓悲惨至极。
高时明见状继续说道:“现在的情况是大明朝求稳,张将军求存!你我各取所需,何乐而不为?”
汪兆麟捏紧拳头,一脸的愤恨:“与李自成比起来,大明官府更不可靠!”
“岳父大人!”汪兆麟扭头看向张献忠,“明廷派高时明名义上是诏安,实则是挑拨离间我军和李自成的关系,请岳父大人下令将其处死。”
第153章 秦良玉
“对,此人妖言惑众扰乱军心,请义父下令将其处死!”
“杀了他!”
“杀了他!”
县衙大堂内,要求杀死高时明的声音越来越多。
张献忠见状开始犹豫。
崇祯十六年五月他占据武昌自称大西王,同年李自成在襄阳称王自称顺义王。当李自成得知张献忠称王后非常不满,派人送信进行威吓。
李自成势大,他势小。
而且他夹在李自成和明军中间,位置尴尬且危险。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他才下湖南攻岳州,打江西,随后逆流而上进攻四川。
如果明廷召降他这件事被李自成知道了,一旦对方发怒,后果不堪设想。
不如杀了高时明以绝后患。
“义父不可!”见张献忠要杀高时明,李定国站了出来,“我认为......”
说到这,他停顿片刻向张献忠请命:“义父,请先将高时明羁押起来,我有话讲。”
张献忠点点头,吩咐两个士兵将高时明带了下去。
等高时明走远了,李定国才开口说话:“义父,我以为此事宜缓不宜急。”
“老二你这话什么意思?”孙可望眉头紧锁。
“义父,诸位,你们认为此次出兵四川有必胜的把握吗?”李定国没有回答,反问道。
“有!我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大西军无敌!”
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汪兆麟等一众将领官员纷纷表态。
李定国苦笑一声:“诸位,可以骗敌人,不能骗自己啊!”
“二哥喝多了吧?说醉话干什么!”刘文秀与李定国私下里关系不错,立刻出来打圆场。
现在大西军剑指重庆,两军交战在即。
李定国的这番话完全是灭自己士气,涨敌军威风。
往轻了说是出言不逊,往重了说是扰乱军心。
要砍头的。
果不其然,汪兆麟第一时间指责道:“李将军此话何意?难道你盼着我军失败?”
“二弟这话过分了啊,下次不要说了。”孙可望咳嗽一声,试图将这个话题跳过去。
“听他把话说完!”张献忠挥挥手,示意其他人安静。
李定国早已深受他的信任,对方这么说肯定有他的道理。
李定国点点头,压低了声音:“义父,此次进攻四川胜了还好,一旦失败,我军将何去何从?”
“届时前有秦良玉,后有左良玉,北有李自成,往南是广西和贵州!那里民风彪悍,物产不丰,去那里等于自掘坟墓。”
“义父要深思熟虑啊!”
张献忠怔了怔,看向李定国的目光中多了一丝期待。
其实这个问题早在进攻四川前就考虑过,当时最坏的打算是兵败后退守夔州,然后据守荆州,岳州,常德府以及长沙。
控制湖广南部地区。
但还是有全军覆没的风险。
当时他夹在李自成和明军中间,不得不行此险招。
“定国的意思是?”
“胜则入蜀休养生息,败则假意诏安,等待东山再起!如果明军让我们攻打李自成,义父可以趁机索要军饷...明军缺饷,自然无饷可发。”
“我军则可以顺理成章的进行休整!”
张献忠脸上已经笑开了花,他刚要拍板同意时想到了最后一个问题:“高时明怎么办?”
高时明想要的答案只有两个:诏安,或者不诏安。
前脚刚放了他,后脚就攻打重庆,他们给朝廷的态度自然是不接受诏安,那么兵败的话就没有退路了。
如果不放...态度就更明确了。
李定国想了想:“他屁股上有伤,若想养好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
“一个月伤好之后呢?”
“他的伤可以好不了...”李定国眼神闪烁。
张献忠哈哈一笑,不再掩饰脸上的笑容,吩咐左右道:“诸位,就按定国的意思办!”
“此次进军四川有两个目的,一是打下西蜀之地休养生息,二是蜀王府中的财产。汝等要齐心协力,与本王一起奋勇杀敌!”
其余众人纷纷领命,目光复杂的看向李定国。
有高兴,有羡慕,有平淡也有嫉妒...
孙可望眼角里虽然闪过一丝不甘,脸上却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可望,定国,文秀,能奇,你们留下,其余人可以离开了。对了,要好吃好喝的招待高时明,但不要让他把伤养好。”
无关人等离开后,张献忠屏退左右拿出地图,对四个义子说道:“据本地人讲,此次大水多则两月,少则一月就会退去。等大水一退,我要你们立刻包围忠州(现在的忠县),不惜代价斩杀秦良玉。”
“她手中只有五千兵马,不可能挡得住我二十万大军!”
四位义子表面上虽然毫无惧色,心中却颇有非议。
秦良玉简直是张献忠的克星。
双方对战这么多次,秦良玉的胜率能达到恐怖的百分之八十甚至九十。
如果不是崇祯十三年那场大胜将秦良玉三万精锐尽数歼灭,他们绝可能占领夔州,更不敢染指四川。
即便秦良玉没了精锐,他们几人心中还是有些抵触。
“义父,我愿当先锋!”李定国昂首挺胸。
“好!”张献忠指着忠州:“拿下忠州,记你首功一件!”
......
忠州。
府衙大堂内,一位七旬老妪穿着便装坐在椅子上长吁短叹。
此人面白如玉,二目有神。虽然年迈,身子骨却非常硬朗,举手投足间尽显矫健。
一副英姿飒爽的女子大将风范。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二品诰命夫人秦良玉将军。
她看着面前的地图,喃喃自语。
“没权,没钱,没兵,没将!这忠州如何守?”
“李自成进攻北京已过月余,不知道陛下怎么样了。”
“听闻太子、永王、定王去往南京,不知道南京六部那帮老狐狸有没有欺负他?”
“还有...辽东,河南的战事,哎!”
就在秦良玉长吁短叹时,她的侄子秦翼明快步走了进来:“姑姑,京师来人了。”
“啊?”秦良玉抬起头,通红的双眼射出一道精光:“谁来了?”
“锦衣卫!”
第154章 秦良玉的部署
锦衣卫?
秦良玉何等的老练,听到锦衣卫三个字后第一反应不是自己犯了罪,而是反问道:“有旨意?”
秦翼明点头:“是,请姑姑快去接旨。”
秦良玉不敢耽误,急忙起身走到门外。
门外站着两个人,打扮成纤夫模样。
年长的目测有三十多岁,整个人黑黝黝的像个鬼,头上戴着斗笠身穿蓑衣。年少的约有二十左右,穿着同样的服饰。
二人站在绵绵细雨之中,脸上看不出悲喜。
“锦衣卫百户王忠,锦衣卫王永新见过秦将军!”两个锦衣卫上前一步施礼。
“不敢当,秦良玉见过两位上差!不知两位上差是如何来到忠州的?”秦良玉很是疑惑的问。
长江上游发大水,如果顺着长江逆流而上,到万县一带就不能走了。不止河道,河道两边的的路此时也已被大水漫灌。
如果能走行人的话,张献忠早就打过来了。
王忠抱拳拱手:“我等出京后一直往西南走,到达怀庆后再往西,穿过石门(石家庄)进入山西,随后转陕西,走汉中到达忠州!”
秦良玉一愣,盯着王忠的眼睛看了好一会才悠悠说道:“佩服!王百户艺高人大胆,锦衣卫果然能人辈出!”
她不得不佩服王忠。
山西,陕西都在李自成手里,王忠竟然敢带着圣旨从那里走,可见他的胆子有多大!
其实这条路线是王忠迫不得已才选择的。
皇帝让他一个月内将圣旨送到秦良玉手中。
安全的路线是先去天津,然后往南穿过山东到达长江沿岸,或乘船入海到达南京,再逆流而上去往四川。
但那样太绕远了。
综合利弊之后,他们决定冒险从李自成的地盘上走。
好在运气非常好,路上没有露出破绽。
王忠见过秦良玉本人,但根据流程还是互相查验了手续。
确认无误后,王忠伸手从怀里拿出圣旨,站在高台上低声朗诵:“秦良玉接旨。”
秦良玉立刻带人下跪:“臣秦良玉恭请圣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忠清了清嗓子,念道:“崇祯十七年三月,流贼携十数万之众进犯京师,京师告急!得上天庇护,先祖保佑,朕与京师百万军民奋勇杀敌,终将流贼击退。”
“然,大明内外交困。外有建奴、蒙古人虎视眈眈;内有李自成、张献忠之流四处作乱。动我大明根基,伤我大明国本!”
“为稳固各方局势,朕决意诏安张献忠。但在诏安之前,朕需要一场胜利逼迫张献忠臣服。”
“即日起,迁秦良玉为四川、湖广,云南,贵州四省总督,四省兵马皆听其调遣。”
......
领旨谢恩,秦良玉仍然处于震惊之中。
她没想到形势变化的竟然如此之快。
尤其是李自成,前脚刚围了北京城,后脚就兵退大同了。
更为震惊的是,她被封为四省总督,节制四省所有兵马!
这代表了什么?
她现在掌控了大明的半壁江山!
上一篇:你黄巾小兵,也开无双单挑吕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