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可怜的懒虫
当然,也能让他们继续变强,只是效果不如活祭之道罢了,但胜在安全。
“天地更易,人道变迁,既然活祭之道已为人道所不容,那我等身为人道的一份子,当然不能逆大势而行。”
“便听龙伯所言,以香火之道,替换活祭之道。”
知道大势已去,在场的群臣不再犹豫,纷纷附和道。
“如此甚好!”
“不过,只是你们同意还不够,还得让天下的诸侯都同意才行。”
见群臣不再反对,敖丙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接着,就见他转身面向帝辛,朝他说道:
“还请大王下旨,召天下诸侯入朝歌,共议此事!”
分封制度下就是这点不好,想要促成某件事,不仅要说服中央,还要说服地方。唯有如此,才能在全天下推行。
不然,只是说服中央,却没有说服地方,那冒然推动的话,势必会引起地方震荡。轻则地方不再朝贡,重则举兵造反。
反之,地方先行,也会遭到中央的讨伐,麻烦的很!
“如今四方诸侯势大,强枝弱干,未必会听我大商号令。”
帝辛沉吟一会,说道。
他下令容易,但四方诸侯听不听,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对他们有利的,他们肯定听。但对他们不利的,那只能是不听,或者是选择性的听。
“此乃正道,有大商君臣做榜样,四方诸侯焉敢不听?”
“谁敢不听,谁就是乱臣贼子,大王可号令天下诸侯共伐之,以捍正道。”
敖丙的杀气腾腾的说道,废除活祭之道,乃是他的功德,为此,他都不惜拿出香火神道了。
付出这么大的代价,要是还促不成此事,那他可就亏大了。所以,无论是谁,只要敢挡在他的面前,都是他必须要剿灭的对象。
鬼神挡之,他就屠鬼神。
诸侯挡之,他就灭诸侯国!
“好,就依龙伯所言。”
帝辛也是好战分子,见敖丙都这么说了,当下不再迟疑,下旨将今日商议的内容昭告天下。
并令四方诸侯赶来朝歌共议此事,一副铁了心的要在全天下废除活祭之道的样子。
君臣见此,皆没有阻拦。因为没有意义,四方诸侯若是赞同此事,那自然不会有战争发生。
四方诸侯要是反对此事,仍一意孤行的要行活祭之道,那无疑是入了邪道,彻底走向他们的对立面。如此一来,就是他们不想打,也得打了。
香火神道与活祭之道,是注定无法共存的。他们入了香火神道,四方诸侯却没入,彼此立场走向对立,最后可不是要打起来。
帝辛说完,朝会便散了,殿内众臣纷纷返家,召集所有的族人,商议今日朝会上发生的一切。
别看他们在朝会上答应的好好的,但最后是否真的愿意改入香火神道,仍在两说之间,因为他们还需说服自己的族人。
没有族人的支持,那这些大臣做出的所有承诺,都可以当做是放屁。
至于地下先祖的意见,只要说服了所有的族人,那他们的意见就不重要了。
毕竟,祭祀的权力掌握在他们这些活人的手里。只要他们的意见达成统一,那自然是想用什么当祭品,就用什么当祭品。
下方的先祖就算不满,又有什么用,他们难道还能爬上来不成?
洪荒的传信方式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落后,这边朝会才刚刚结束,帝辛的旨意就已经通过秘宝,传到了所有诸侯的手上。
紧接着,更多的势力知晓了大商的变故。很快,此事就闹得洪荒人尽皆知。
四方诸侯得到帝辛的旨意后,尚还没什么反应,许是在权衡其中的利弊。
可另一与其息息相关的群体,那被大商祭祀的鬼神们,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一个个是气的破口大骂:
“混账!”
“无耻小儿,你们言而无信,过河拆桥!”
无怪乎这些鬼神如此生气,实在是大商这么做,确实违背了当初与他们缔结的盟约。
彼时,夏朝末年,商汤与四方鬼神约定,若他们助大商取得天下,便奉他们为神,祭祀不绝。
面对商汤的提议,四方鬼神同意了,果真助大商取得了天下。之后,商汤没有违约,真的奉他们为神,以举国之力祭之。
而这,就是大商祭祀鬼神成风的原因。得其之助,自然要有所回报。
但今日,身为成汤后裔的帝辛,悍然撕毁约定,决定不再祭祀他们,这让四方鬼神如何能接受?
破口大骂都是轻的,若非忌惮九鼎,此刻满怀怒火的他们,怕不是已经杀到朝歌了。
当然,所谓的撕毁约定,是在四方鬼神看来。而在大商一方看来,他们并没有撕毁约定。
他们只是更换了祭品,又没有废除对鬼神的祭祀,仍旧在祭祀他们,如何能算得上是撕毁约定?
相反,在大商看来,他们这么做,把祭品从活祭换成香火,反而是在救四方鬼神。
天意昭示,活祭之道乃邪道,继续为之,难逃一死。
大商正是出于对四方鬼神的安危考虑,怕他们在邪道上越走越远,这才更换祭品,试图将他们拉回正途。
此情不可谓不感人,四方鬼神闻之,不感谢他们也就罢了,反而对他们破口大骂,甚至是污蔑他们撕毁先祖定下的约定,这是何道理?
反正,不管四方鬼神怎么想,大商君臣都认定,他们这么做是为四方鬼神好。
他们不领情,那就是他们对不对,不识好人心!
第296章 圣人动向
大商觉得自己这么做,是为四方鬼神好,但很显然,四方鬼神并不领情,他们觉得自己遭到了背叛,准备联手给大商一个报应。
对此,隶属于截教一系的四方鬼神,因事先得到敖丙招呼的缘故,很多人对此都保持了沉默。
毕竟,他们上榜虽然已成事实,但上榜也分真灵上榜与肉身上榜。很显然,在上榜之事无法更改的情况下,他们都想搏一个肉身上榜。
但具体怎么做,他们还没想好。可有一点,他们却很清楚,那就是接受活祭一事,可以停下了。
他们因此而上榜,可见这是坏事,继续为之,只会加深自己身上的罪业。
到时,别说是肉身上榜了,恐怕就是真灵上榜,也捞不到什么好神位。
这后果,他们皆是承受不起,光是想想,就让他们不寒而栗,如何敢继续为之。
不再接受活祭,未必能使他们肉身上榜。但继续接受活祭,肯定能让他们真灵上榜,甚至是成为凶神、恶神。
该如何选,一目了然。
所以,敖丙只是向他们简单的陈明利弊,立即就有大量的截教弟子放弃接受活祭。
之所以是大部分,而不是所有。只能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总有一些人看不清形势,或者是干脆破罐子破摔。
非但不愿放弃接受活祭,反而行事愈发猖獗,开口索要更多的祭品,试图以此快速的提升实力,从而撑到大劫结束,肉身上榜。
对于这样的人,哪怕同为截教弟子,敖丙也是极为不屑的。
他已经派人警告过他们了,并制止了他们索要祭品的行为,强令他们不再接受活祭。
为此,这些人对敖丙很是不满。当然,敖丙对他们也很不满。
也就是他不愿背上残害同门的名声,否则,他早就下手把这些人全杀了,通通送他们上榜。
不过都无所谓了,就算敖丙不杀他们,他们也活不了多久了。过上一段时间,等杀劫爆发,他们肯定会在第一时间死于阐教弟子之手。
当然,若是阐教弟子无能,没能杀了他们。那敖丙无奈,就只好亲自动手了。刚好可以借他们人头,重新立一下他司法大神大公无私的人设。
……
因为对敖丙很是不满,所以,当那些除截教外的四方鬼神,决定联手搞事,给大商一个报应时。
这些破罐子破摔,认不清形势的截教弟子,全都选择了加入,准备配合其余的四方鬼神行动。
按理来说,同为截教弟子,他们不该与敖丙为敌才对。可在他们看来,先前敖丙强令他们不再接受活祭时,双方之间就已经没了同门之谊。
是敖丙不仁在先,那就不要怪他们不义了。敖丙不把他们当同门,他们又何必热脸贴冷屁股,将他视为同门。便是与其为敌,那又如何?
再说了,他们报复的是大商,又不是敖丙,并不算与敖丙为敌。
倘若敖丙非要揪着此事不放,那他们也不怕,毕竟是大商违约在先,他们占着理呢,官司就算打到通天教主那里,他们也不怕。
……
四方鬼神能报复大商的手段不多,但却都非常的有效。地震、海啸、大旱、洪涝、雪灾、冰雹……
只要他们愿意,那大商境内,立即就会被各种可怕的天灾所充斥。
偶尔出现一次天灾,那对大商没什么影响。可要是一直出现天灾,那影响就大了,完全足以动摇大商的社稷。
至于四方鬼神为何有此能力,说来也怪成汤。
本来,操纵天灾的权柄是属于天庭的。可随着颛顼帝绝地天通,生生将掌控九州天象的权柄,从天庭的手中给夺了过来。
至此,九州的天象变化,就不归天庭管了,而是归九州共主管。
这项权柄,从颛顼帝手中开始往下传,历经数朝数代,始终没有发生变化。可当其传到商汤手中后,变化发生了。
为了报答四方鬼神助他夺取天下的恩情,商汤将掌控九州天象的权柄分给了他们,让他们来庇护九州风调雨顺。
然后,四方鬼神就有了拿捏九州的手段。
就像现在,因对大商废除活祭之道不满,四方鬼神决定操纵九州的天象,演化种种天灾,来给大商一个教训,以迫使其收回成命。
四方鬼神虽有报复大商之心,但操纵天象变化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所以短时间内,尚还没有异常发生。
也是因此,大商君臣并未察觉到四方鬼神的想法,进而没有做出应对之举。
……
不提四方鬼神,就说昆仑山玉虚宫,当元始天尊得知大商的变化后,嘴角不由勾起一抹嘲弄的笑容。
“事情都已经成定局了,现在才想着做出改变,未免太晚了。大商早已积重难返,任凭截教施尽手段,也难挽其灭亡的结局。”
“不过,倒是我小看人龙了,竟能找出大商的问题,并想出解决办法。”
“就是可惜,太晚了,若是他早生十几万年,未尝不能改变大商的结局。可现在,不行。”
大商的变故,自然瞒不过元始天尊,只一眼,他就看出敖丙废除活祭之道的目的,想要以此为大商续命。
而对此,他的评价是,太晚了。大商早已积重难返,唯有大破大立,方能救之。
敖丙如此行事,无外乎飞蛾扑火,不仅不能救大商,反而会把自己给搭进去。
“因大商而活,又因大商而亡,这就是人龙的命,从他决定借商帝的紫微帝气续命时,便已注定。”
“就是可怜我那三弟了,好不容易碰到一个这么优秀的弟子,还未等其成长起来,便要亲眼见证他走向末路。”
想到敖丙,元始天尊不由摇了摇头。在他看来,敖丙虽然优秀,但他与大商的纠葛太深了,早已分不开。
而这就注定,他要与大商同葬。所以,无论敖丙有多优秀,元始天尊对其始终都没有太过重视。
一个注定要死的人,他没必要投入太多的精力。
倘若敖丙没有杀掉元始天尊的爱徒太乙真人,那元始天尊对他的态度绝不会如此。
或是可怜,或是可惜,亦或者是同情,甚至是找人提醒他一声,让他寻一条生路。
可奈何,敖丙杀了太乙真人,所以元始天尊对他的态度就一个,那就是死的好!若非顾忌通天教主的感受,元始天尊都能笑出声来。
“童儿,传我法旨,让燃灯率领云中子、南极、惧留孙、慈航等人前往朝歌除魔。”
回过神来,元始天尊下令道。
大商的信使已经到了,而不管元始天尊愿不愿意,他都要派弟子前往朝歌除魔。
除魔卫道乃是大义,他身为玄门圣人,更应该起到表率的作用。
若是不去,世人还道他怕了魔道,这要是传出去,影响仙道士气不说,道祖也不会放过他。
是以,就算他再不喜大商,听闻朝歌有魔道为祸后,也要派遣得力弟子前去除魔。
……
元始天尊在朝歌的信使到达后,不得不派遣弟子前往朝歌。而在另一边,洪荒西方,远离洪荒中心的贫瘠之地。
一座装饰着无数玛瑙、宝石的巨大金山上,西方二圣看着朝歌信使送来的帝辛旨意,满脸的纠结之色。
这是让他们派遣弟子,前往朝歌除魔的旨意。旨意上还说,若是他们除魔有功,便许他们在大商传道。而这,赫然便是西方二圣纠结的原因。
若是换成别的时候,西方二圣在得到这道旨意后,根本不会有任何的犹豫,直接就会答应下来。
但现在不行!
上一篇: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
下一篇:离谱!开局成了精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