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副本:开局我为道祖牵青牛 第3章

作者:扶摇入画来

  李大憨憨一笑,朝老聃拱了拱手,又看向陆歌。

  “那我先去打柴了。”

  “你初来此地,并无住处,可先住在我那里。”

  “等我打完柴,在过来接你啊。”

  李大说完,便匆匆离去。

  今天救陆歌可是耽误了不少时间,得加把劲了。

  陆歌看着李大离去的背影,心中暗叹,这大哥是真好人啊。

  推开篱笆院门,陆歌进入其中。

  “小子陆歌,见过圣人。”

  老聃笑道:“无需客气,且入屋一叙。”

  陆歌跟着老聃进屋,各自落座。

  “我观你衣着,不似中原打扮。”

  “且还留着短发。”

  “不知你来自何方?”

  老聃开口询问道。

  陆歌本想和其他小说里的穿越者一样,随便糊弄一二。

  但又想到眼前这位,那不是一般人啊。

  现在还没摸清楚这个副本到底是历史向,还是神话向。

  万一是神话向?

  自己撒谎,岂不是在作死?

  即便是历史向,自己又有什么本钱能跟圣人交好呢?

  若是自己一无是处,怕是圣人跟自己客气一番就直接送客了。

  自己唯一的优势,就是两千年后的知识。

  念及至此,陆歌也不再隐瞒。

  “不敢相瞒,小子并非这个时代之人。”

  听到陆歌的话,老聃眼中闪过一抹惊愕。

  “不是这个时代之人?”

  “难不成你是上古先贤?”

  “亦或者未来才生?”

  陆歌老实道:“按照时间来算,我应该是两千多年之后才生。”

  老聃眼中闪过一抹光彩。

  没有畏惧,没有惊慌。

  只有对新奇的渴望。

  “来自两千多年以后?”

  “难道时光当真能够倒流,覆水也能回收?”

  老聃喃喃自语,心中欣喜。

  陆歌听着老聃的话,心中暗自琢磨。

  这看起来好像是历史向啊。

  如果是神话,以眼前这位的分量,游走时空长河那不是跟在自家散步一样简单么?

  绝不会如此意外。

  “小友,不知可否为我讲讲之后两千年之风光?”

  老聃拱手行礼,恍如求学问道,但也是试探陆歌话语的真实性。

  陆歌急了,赶忙摆手道:“您别这么客气啊,我担不起,担不起。”

  老聃笑道:“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如今我向你求道,自该以师相待。”

  陆歌眨眨眼,这个时代的大佬都这样么?

  这么谦虚的?

  “那我讲讲,您坐,您坐。”

  陆歌缓缓开口。

  “往后两千年,虽有王朝变幻,但其实都大差不差。”

  “直到那场大变故发生。”

  “世界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天登月,下海擒龙,高楼大厦,车马不息。”

  “人人皆可饱餐,亦可取暖。”

  “不出意外的话,我华夏已无饿死,冻毙之人。”

  “虽不敢说天下大同,但也距离不远。”

第3章 牛牛开口说话了

  一直聊到黄昏时分。

  陆歌人都蔫了,但老聃依旧兴致勃勃。

  他有着跟年龄完全不匹配的精力。

  “叔公,叔公。”

  “我卖完柴回来了。”

  李大的声音在院子外响起。

  但老聃此刻可舍不得放走陆歌了。

  “卖完柴就赶紧回家。”

  “陆小友以后住我这里了。”

  老聃朝外喊了一句,便回头继续催着陆歌讲。

  院外的李大挠挠头,叔公好像还蛮欣赏这个年轻人的嘛。

  以往那些个达官贵人,能在屋中聊半个时辰都算不错了。

  老聃留客,李大也不好再多说,自顾自回家去了。

  陆歌有些受不了了。

  “圣人,要不咱们明日再说吧。”

  “我这讲了一天,着实有些累了。”

  陆歌这辈子也没一天时间说过这么多话啊。

  从科技到军事,从民生到人文,嘴就没停过。

  也就是他现在刚好处于高三巅峰期,不然怕是问啥都是不知道,我忘了。

  老聃有些意犹未尽,但还是点头道:“也罢,那先这样。”

  “你也莫要喊我什么圣人了。”

  “今日一见如故,我老你小。”

  “你唤我一声老李,我唤你一声小陆即可。”

  陆歌眨眨眼,我都这么有牌面了么?

  喊圣人老李。

  啧,还别说,心里有些得劲呢。

  老聃家中还有几间空屋,倒是能让陆歌住下。

  不过吃的食物,倒是与李大家没什么区别。

  白天陆歌肚子饿,是吃什么都香。

  但是此刻,却实在是有些难以下咽了。

  “怎么?不好吃?”

  老聃一眼看出陆歌的不对劲。

  陆歌老实点头道:“白日里腹中饥饿,倒是不觉得有什么。”

  “但是此刻,眼前食物确实是不如我那边。”

  老聃眼珠子一转,抓住机会问道:“那后世都吃些什么?”

  说起这个,陆歌又来了点精神。

  “那吃的可就太多了。”

  “有蒸羊羔儿、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

  一串贯口叽里咕噜的从陆歌嘴里说出来。

  老聃听得都想流口水。

  圣人也是人,也喜欢吃好吃的。

  陆歌小嘴叭叭了好一会,老聃终于是开口打住了。

  低头看了看自己碗中的稻米,好像确实有点难以下咽了。

  不过粮食不可浪费。

  老聃和陆歌还是咬着牙,将食物一扫而光。

  忙碌了一天的陆歌,这才终于休息。

  陆歌被一阵哞哞叫吵醒。

  出门一看,就见青牛叫唤个不停。

  老聃站在一旁,眉头紧锁。

  “怎么了?”

  陆歌疑惑上前问道。

  老聃叹息道:“之前一直为我送草料的人,刚才来说以后怕是难以供给了。”

  “而且不仅仅是我们这里,附近乡县皆是如此。”

  “这老牛没了吃的,搁着发脾气呢。”

  陆歌看了一眼哞哞叫的青牛。

  虽然不懂牛语,但能看得出骂的很脏。

  “为什么难以供给啊?”

  陆歌有些迷惑。

  老聃叹息道:“所谓见微而知著。”

  “乡中草料难继,必是有人收购。”

  “而能收购如此多者,必然是国家出力。”

  “你说国家收如此多粮草,还能做什么?”

  陆歌脑中灵光一闪。